金坛区 编辑

江苏省常州市辖区

金坛区金坛区

金坛区,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南京)、沪(上海)、杭(杭州)地理中心,东与常州市武进区相连,西界茅山,与句容市接壤,南濒长荡湖,与溧阳、宜兴市依水相望,北与丹阳市、镇江丹徒区毗邻,总面积975.68平方千米。 金坛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截至2023年6月,金坛区辖6个镇,1个街道。 金坛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清风路1号。 截至2023年末,金坛区常住人口59.56万人。

金坛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生存。武周垂拱四年(688年),改为金坛县。县名一直未变,但境域和隶属关系多有变动。199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区境内有常州至溧水公路东西横贯,镇江至广德公路南北穿越。 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江苏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境内有东方盐湖城、花谷奇缘旅游景区、茅山森林世界、华罗庚公园、金坛博物馆等景点景观。

2023年,金坛区地区生产总值1302.92亿元,同比增长8.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坛区

外文名:Jintan District

别名:金山、金坛、金沙、良常

行政区划代码:32041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江苏省常州市

地理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江苏省南部,常州市西部

面积:975.68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6个镇

政府驻地:西城街道清风路1号

电话区号:0519

邮政编码:213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9.56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东方盐湖城、花谷奇缘旅游景区、茅山森林世界、华罗庚公园、金坛博物馆等

火车站:金坛站

车牌代码:苏D

地区生产总值:1302.92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金坛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生存。

金坛区春秋时属,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灭越,属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云阳县,金坛属之;三十七年(前210年),云阳县改为曲阿县,金坛属曲阿县。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楚地为荆、楚两国。金坛属荆国曲阿县。十二年(前197年),废荆立吴,金坛属吴国曲阿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撤吴国,金坛改属江都国曲阿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废江都国,金坛隶会稽郡曲阿县。新莽元年(9年),曲阿改为凤美。东汉初复名曲阿。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钱塘江西部地区置吴郡,金坛改属吴郡曲阿县。

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复改曲阿县为云阳县,属毗陵典农校尉。

晋太康二年(281年),撤毗陵典农校尉,置毗陵郡,云阳县复为曲阿县,并分曲阿县西南地区置延陵县,金坛属之。永嘉五年(311年),毗陵郡改为晋陵郡,延陵县属之。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晋陵郡改隶南徐州,延陵县属南徐州晋陵郡。齐、梁、陈各朝隶属未变。

隋开皇九年(589年),扬州改蒋州,延陵县属蒋州。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延陵县属润州,因延陵南界距治所京口(今镇江)太远,别置金山府,仍属延陵县。大业三年(607年),废润州,延陵县改属江都郡。大业末年(617年),天下纷乱,乡人自立金山府为金山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金山县为螂砑县。武德二年(619年),复名金山县,属茅州。武德七年(624年),废茅州,金山县改隶蒋州。武德八年并入延陵县,蒋州改为扬州,金山属扬州延陵县。武德九年延陵县改属润州。武后垂拱四年(688年),复置金山县,遂更名金坛县,仍隶润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阳郡,金坛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丹阳郡为润州,金坛又属润州。

五代因袭唐制,金坛属南唐润州。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南),金坛隶属两浙路润州。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润州升为镇江府,金坛属之。南宋时,两浙路分为东西两路,金坛属两浙西路镇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镇江府升为镇江路,金坛属镇江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江淮行省治所由扬州迁杭州,改称江浙行省,金坛隶江浙行省镇江路。

明太祖丙申年(1356年)三月,改镇江路为江淮府,十二月改为镇江府,金坛属之。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迁都北京后,金坛改属南京(南直隶)镇江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金坛属江苏省镇江府。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期间,改镇江府为镇江郡,金坛县属太平天国天京省镇江郡。后仍隶江苏省镇江府。

民国元年府制废,金坛属江苏省第三区。民国三年(1914年),省县之间设道,金坛属金陵道。十六年(1927年),道废,直隶江苏省。二十二年(1933年)3月,省以下设行政督察区,金坛属镇江行政督察区;同年12月,改属溧阳行政督察区。二十三年(1934年)2月至二十六年(1937年)7月,金坛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二十八年(1939年)1月,民国政府在苏南设江南行署,金坛属江南行署。二十九年(1940年)1月,江南行署将所属各县划为三个行政督察区,金坛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江南行署撤销。金坛仍属民国政府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丹阳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后,金坛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乡区分属三县一行政办事处。三十年(1941年)3月,成立金溧宜武丹县;同年6月,分县而治。三十一年(1942年)4月改名为茅东县;同年7月,县东北部与丹阳、武进相邻边区建立金丹武行政办事处,三十一年(1942年)3月,并入金坛县。三县一处,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前,除镇江县属苏南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外,余均属苏南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三十年(1941年)11月后,五、六两专署合并,成立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三县一处皆属之。三十二年(1943)3月,撤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苏南行政公署,三县同属之。三十三年(1943年)2月,苏南区划为四个分区,茅东、金坛、溧阳三县分属第一、第二、第三行政分区专员公署。三十四年(1945年)5月,一、三,二、四行政分区专员公署分别合并为苏南第一、第二行政分区专员公署,茅东、溧阳二县属第一行政分区专员公署,金坛县属第二行政分区专员公署。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县均告终止。

1949年4月24日,金坛解放,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同年11月,改属常州专区。

1953年1月,撤常州专区,属江苏省镇江专区。

1958年8月,撤镇江专区,金坛属常州专区。

1959年9月,撤常州专区,金坛属镇江专区。

1983年3月起,实行市管县体制,金坛属常州市。

199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以原县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金坛市由江苏省直辖,实行计划单列,仍暂由常州市管辖。

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清康熙至光绪年间,金坛城内设坊(街、巷),城外设乡,乡以下设都,都下分里(保、村)。光绪十一年(1885年),城区计有22坊、2街、17巷,农村有9乡、3镇、36都、135里(保、村)。清末改都为图,改里为村。城内称市,市下设图,图下分街道;农村乡下设镇,镇下辖图,图下设村。自宣统三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全县分为1市区,8乡区,22镇,162图,76条街道,1355村。

中华民国初年,行政区划基本沿袭清制。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全县设1市、8乡、162图。

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改变建制,县下设区,区下设乡镇,乡镇下设闾邻。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底,金坛区、乡、镇、闻、邻划定。全县设9区,282乡,40镇,1896闾,8341邻。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金坛城区始行保甲制。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全县改间邻为保甲。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办理完竣,设6区,66乡,6镇,538保,5714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全县设6区,66乡,6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区、乡镇进行划并调整,撒6个区,设5个区。是时,全县计设5个区,28个乡,2个镇,263保,3824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撤区,全县调整为16乡,2镇,155保,2639甲。

1949年5月,全县设7个区,28乡,2镇;同年10月,改划为8个区,49个乡,2个镇;12月又划为53个乡,1个镇,15个区属村。

1950年6月,全县共设8个区,63个乡,5个镇。

1951年5月,至此,全县划为9个区,63个乡,5个镇。

至1956年4月初,全县设8个区,63个乡,1个区属镇,6个居民委员会;同年4月起,金坛行政区划作了较大的变动,全县划并为4个区,37个乡,1个县属镇,1个区属镇。原金城区改为金城镇。

1957年8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镇18乡。

1958年9月,撤销乡、村建制,建立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全县设8个公社,1个县属镇,70个生产大队,919个生产队。

1960年8月,全县设19个人民公社,291个大队,3147个生产队。

1961年8月,全县设26个农村人民公社,1个县属城镇公社,396个大队,3986个生产队。

1982年底,全县设26个人民公社,1个镇,418个大队,4550个生产队,7个居民委员会。

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恢复乡、镇建制,乡以下设村,村以下设村民小组。全县依原辖区改设26个乡,1个镇,418个村民委员会,4550个村民小组。

1987年,全县设22个乡,6个镇,425个村民委员会,4739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委员会。

1996年,金坛区辖18个镇、10个乡。

2007年3月,金坛区将15个镇调整为7个镇。

2015年1月28日,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金坛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金城镇辖11个村,指前镇辖12个村。

截至2022年6月,金坛区下辖6个镇(金城镇、薛埠镇、直溪镇、朱林镇、指前镇、儒林镇),3个街道(东城街道、尧塘街道、西城街道),37个居委会和92个村委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金坛区辖6个镇,1个街道:西城街道、金城镇、儒林镇、直溪镇、朱林镇、薛埠镇、指前镇。 金坛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清风路1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金坛区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南京)、沪(上海)、杭(杭州)地理中心,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33′42″-31°53′22″,东经119°17′45″-119°44′59″之间,东与常州市武进区相连,西界茅山,与句容市接壤,南濒长荡湖,与溧阳、宜兴市依水相望,北与丹阳市、镇江丹徒区毗邻。总面积975.6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784.9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90.78平方千米。

金坛区

地质

金坛区(原金坛县)地质构造略图金坛区(原金坛县)地质构造略图

在大地构造上,金坛区属于扬子古陆东端的下扬子台褶带。境内广大地区为古生代以来的坳陷区沉积了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在地质历史上,这些地层经受多期构造运动,每期构造运动都破坏和改造了原有的构造体系并以重叠和交接的方式复合,其中尤以中生代燕山期的构造运动最为强烈,形成了一系列的深大断裂和断陷盆地,特别是控制了晚白垩纪到老第三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老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产生的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又切割了燕山期北东、北北东向的断陷和隆起构造,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构造格局。境内最主要的断裂有6条。北西向断裂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有4条。此外,与茅山断裂带相伴生的还有一些北西、北北西向的张扭性断裂斜切茅山。

地形地貌

金坛区西缘为南北走向的茅山低山丘陵,其东为长江三角洲西部的冲积湖积平原区,冲积湖积平原区中央微凹,东西两侧微凸,自西向东可进一步分为三个次一级地貌单元:西部的黄土缓岗,中部的冲积湖积圩田平原和东部的高亢平原。从总体上看,全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常态地貌有基岩的低山丘陵,黄土岗地,冲积、湖积平原。

气候

金坛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2020年,金坛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正常。年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平均偏高1.4℃。

气温

1954年至1980年,金坛区年平均气温15.3℃,1月最冷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955年1月7日,为-16.0℃,7月最热,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1959年8月22日,为39.3℃。历年日最高温度≥35.0℃的高温,年平均为12天。历年日最低温度≤0℃,初终间天数平均为52.8天。最早出现时间是1968年11月10日,最迟结束时间是1962年4月3日。

降水

1954年至1980年,金坛区平均降水量1063.6毫米,有80%的年份雨量在900毫米以上。全区降水量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全年有三个较明显的多雨期:一般4月至5月为春雨期,6月至7月为梅雨期,9月至10月为台风秋雨期。4月至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7.5%,7月份雨量167.3毫米,为全年最多月;12月和1月雨量为最少月,平均30毫米左右,相对为全年偏旱期。

2020年金坛区金坛站、王母观站水位雨量一览表2020年金坛区金坛站、王母观站水位雨量一览表

金坛区最大年降水量是1956年1546.3毫米,最小年降水量是1978年561.1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是1956年9月24日250.8毫米,历年(指1954至1980年,下同)各月日降水量>;;;;0.1毫米的平均日数为124.2天;≥5.0毫米的平均日数为51.3天;≥10.0毫米的平均日数为30.6天;≥25.0毫米的平均日数为10.4天;≥50.0毫米的平均日数为3天;≥100.0毫米的平均日数为0.5天;≥150.0毫米的平均日数为0.1天。

湿度

1954年至1980年,金坛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大的为86%,小的为76%,平均为80%。

日照

1956年至1987年,金坛区平均日照时数为2033小时,最多年份是1967年2378.2小时,最少年份是1970年1791.7小时,年际差586.5小时。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份占56%,日照平均百分率为46%,以7、8月为最高,7月54%,8月60%;春季3至5月多阴雨,日照百分率只有40%左右;秋季10月、11月天高气爽,日照百分率可达50%左右。

霜降

历年(1953年至1987年,下同)初霜日最早是1980年10月22日,初霜最迟是1984年11月26日。历年终霜日最早是1966年3月3日,最迟是1982年4月23日,历年初终间平均霜期139天,最短的103天(1972年至1973年度),最长的179天(1958年至1959年度)。平均无霜期226天。

历年(1953年至1987年,下同)初雪日最早是1969年11月16日,初雪日最迟是1962年2月7日,历年终雪日最早是1962年2月8日,最迟是1961年4月2日,历年初终间平均雪期79天,最短的为2天(1962年至1963年度),最长的为118天(1969年至1970年度)。历年降雪日数平均8天,最多年为1969年的19天。每个冬季都有降雪,但积雪一般不厚,超过10厘米的只有7年(1953年、1955年、1957年、1964年、1966年、1977年、1984年)。最大积雪厚度为1984年1月17日至18日的32.6厘米。

金坛区地处季风区,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全年以东南风机率最多。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1955年、1980年最大风速18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11.6天。

水文

金坛区位于太湖流域上游湖西地区的西北部,西靠茅山,北东两面为丹徒、丹阳及县内洮漏间高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面高地之水均汇聚金坛中部洼地,西北部通济河之水(旧称大溪)因上承丁角高骊山之水,面积大,水量多,为主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系发生重大变化,上游拓宽了大运河及丹金溧漕河,金坛区水流不再以本流域径流为主,而改为引江水为主,丹金溧漕河成为引水主流,通济河则降为辅助引水的河道。

截至1987年底,金坛区有大小河流216条,总长512千米,其中流域性干河有丹金溧漕河等9条,长129.3千米。乡镇间干河有上新河等35条,长165.5千米。乡村支河172条,长217.3千米。外荡湖泊现存4个,内荡湖泊减少为9个。

土壤

据1982年至1985年金坛土壤普查,按土壤属性和生产性能划分,金坛区有7个土类,14个亚类,24个土属,49个土种。水稻土为主要土类,有15个土属,计60.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87%;黄棕壤土类有4个土属,计12.25万亩,占低山丘陵面积的91.6%;基性岩,石灰岩、紫色土类,计0.74万亩;沼泽土、潮土类土属计0.33万亩。

综观金坛区土壤分布状况,西以茅山丘陵为起点,向东侧为粗骨土——黄刚土——板浆白土——马肝土——黄泥土.县城中心东西两侧地区,则以板浆白土、白土、黄泥土为主,夹杂小面积乌散土、乌栅土、青泥土、滩乌土、沼泽土等。

自然灾害

2021年,金坛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低温、暴雨洪涝、高温连阴雨等。综合年景评估:主要农作物、旅游与交通行业等气候年景较好;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利大于弊,粮食增产,品质好;特色农业种植、河蟹养殖及水环境等气候年景则较差。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金坛区水面积较大,湖河库塘蓄水量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上游丹金溧漕河、大运河,通济河及各通江干河均已拓浚,沿江建闸纳潮,又在镇江谏壁建成能抽水150秒立方米的翻水站,年入境水量已增至10至14亿立方米。在沿江闸坝和翻水站的控制调节下,入境水量不再受自然降水影响。如1984年为丰水年;入境水量为13.35亿立方米。1978年为大旱年,入境水量仍有12.16亿立方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部入境水量已成为金坛区工农业用水主要水源。

土地资源

经1982年10月至1985年9月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实地调查量算,金坛区(原金坛县)总面积为975.49平方千米,折合为146.32万亩。其中陆地(含山地)117.1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0%;水面(含河流,湖泊、水库、塘坝)29.13万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陆地中,已被利用面积达116.87万亩,占陆地总面积的99.73%,未利用地面积3116亩,占陆地总面积的0.27%。

根据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显示,金坛区辖区总面积97567.62公顷,农用地面积65002.8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4201.5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8919.88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3644.85公顷,开发强度为19.39%。

活力金坛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金坛区在采矿山5个,分别为大石包山水泥用灰岩矿区,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朝阳洞水泥用灰岩矿区,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花山建筑用玄武岩矿区,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玄武岩;茅兴盐矿;陈家庄盐矿。

盐矿

由直溪凹陷内的老第三系地层中产出。盐矿分布范围约60.5平方千米,储量为162.42亿吨(氯化钠储量为125.38亿吨),分布于直溪、登冠、西呖、茅麓、花山等乡镇。埋深为808.6米至1236.84米,盐矿的盐层累计厚度为143米至237.32米,最大单层厚度为52.91米,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平均含量达85%左右。

石灰岩

金坛区境内有大小石灰岩矿点20余处,主要分布于茅山山脉一带,另外儒林柚山和唐王土山亦有分布。大、小石包山是江苏省少有的几个高品位石灰岩产地之一,位于薛埠镇西南5千米处,已探明该区有水泥石灰岩矿B+C+D级1262.96万吨,其中B级319.12万吨,C级。500.22万吨。除大、小石包山以外,还有不少石灰岩矿点。

煤和油页岩

金坛区境内的煤和油页岩矿体常成鸡窝状.茅山煤矿、阴山煤矿及煤岩山煤矿均开采结束。土山煤矿位于罗村i社头和唐王等乡交界处,面积约4.5平方千米,-600米以上储量453万吨,属焦煤——肥煤。其中B级储量110万吨,C级287万吨,D级56万吨。儒林煤矿储量264万吨,-290米以上的煤已采完,开采-370米二一290米之间的煤。在土山煤矿的煤层顼酃有厚约5米的油页岩,分布范围约19平方千米,估算储量1.38亿吨,平均发热量每公斤达650多卡。

粘土

金坛区境内已发现的粘土矿产有膨润土、陶瓷耐火粘土和凹凸棒石粘土等。膨润土主要由茅山东缘新生代玄武岩夹层中产比,质量较好,探明储量108.56万吨;陶瓷耐火粘土赋存于泥盆系五通组地层中.仅见于西营盘山,黄土墩和茅麓胡成岗,规模很小,储量不清;凹凸棒石粘土主要分布在花山乡东窑,探明储量189.2万吨,其中C级121.5万吨,D级67.7万吨;另外,境内西部岗地广泛分布第四系下蜀黄土可提供大量的水泥配料粘土和砖瓦粘土,仅薛埠镇北山、南山两矿点便拥有地质储量200万吨,为工业一级品矿石,属优质水泥配料粘土。

玄武岩

第三纪玄武岩在茅山东缘分布较为广泛,可分成以致密块状为特征的硬质玄武岩和以气孔状杏仁状为特征的软质玄武岩。硬质玄武岩除作建材外,还可作岩棉原料。主要分布于花山乡花山、朱林乡屯山、薛埠镇帽顶和锅底山,茅麓乡狮子山等。花山和凉帽顶玄武岩据明储量1061.35万吨,其中花山385.20万吨,凉帽顶676.15万吨。

泥炭

为第四系沼泽沉积。多见于境内东、北部的河头,白塔,城东、尧塘4乡镇,指前镇也有分布,泥炭矿层厚约0.3至1.0米,估计储量356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金坛区森林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动物类群组成中昆虫782种、鱼类85种、爬行类23种、鸟类275种、兽类39种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42种,主要有梅花鹿、猕猴、鹦鹉、猫头鹰、小天鹅、鸳鸯、鹤类、红隼等。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132种。“三有”(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保护动物283种,主要有刺猬、白鹭、绿头鸭、黑水鸡、野猪、狗獾、夜鹭、池鹭等。

植物资源

金坛区陆生植被资源丰厚,植被类型从平原、岗地到低山分布明显。全区共有植物180科900多种,可分为木、竹、花、蔬、草五大类。国家I级保护植物水杉,属中国特有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濒危等级。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杜仲、野大豆、樟等。全区水生植物可划分为浮游藻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四大类80多种,其中芦苇群系比重较大,占湿地植被总面积的47.4%。比较珍稀的还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莼菜(极危等级),国家I级保护植物莲、四角刻叶菱等。

人口

编辑

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金坛区常住人口为585081人,占常州市的11.09%,与2010年金坛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199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3090人,增长5.99%,年平均增长率为0.58%。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38164户,集体户8759户,家庭户人口为559209人,集体户人口为25872人;男性人口为296106人,占50.61%,女性人口为288975人,占49.3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7;0-14岁人口为66904人,占11.43%;15-59岁人口为364984人,占62.3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3193人,占26.1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4284人,占19.5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5034人,占65.8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0047人,占34.19%。

截至2023年末,金坛区户籍人口53.61万人,其中男性26.36万人,女性27.25万人,男女性别比0.97。户籍人口出生率3.79%,人口死亡率10.34%,人口自然增长率-6.55%。年末常住人口 59.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28万人,城镇化率67.6%比上年末提高 0.5%。

民族

截至2022年9月,金坛区有户籍登记的少数民族族别32个,常住人口超过3300人,其中人数在百人以上的民族为土家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回族、满族、侗族8个民族,到坛务工经商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7000余人。

宗教

截至2022年9月,金坛区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基督教五大宗教,依法登记30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佛教7处、道教6处、伊斯兰教1处、天主教1处、基督教15处。经认定备案教职人员60人,各类信教群众11000余人。有金坛区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以及伊斯兰教协会四个区级爱国宗教团体。

金坛区宗教活动场所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道教

正一

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建昌真武院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建昌吕丘村

道教

正一

常州市金坛区乌龙山吕祖行宫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城南风景区

道教

全真

常州市金坛区茅山乾元观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旅游度假区

道教

正一

常州市金坛区茅山元阳观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旅游度假区金牛洞风景区

道教

正一

常州市金坛区茅山崇寿观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旅游度假区

道教

正一

常州市金坛区茅山三清观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旅游度假区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念佛堂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白凉亭180号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乌龙山宝塔禅寺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城南风景区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普慈寺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湖溪村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普门禅寺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柚山村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弥陀寺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南汤村188号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乌龙山圆通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城南风景区

佛教

汉语系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茅麓彭城禅院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茅麓彭城村

数据来源:截至2023年11月9日

金坛风光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金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16.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9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69.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503.71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6:55.0:41.4。

2023年,金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2.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57 亿元,增长 4.4%;第二产业增加值 716.74 亿元,增长 9.7%;第三产业增加值540.61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5:55.0:41.5。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金坛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3%,比全部投资高出7.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入同比增长48.6%,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2.3%。从项目建设看,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8个,同比增长11.8%。新开工项目本年投资额同比增长34.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42.0%,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 59.4%。全年签约引进产业项目126个、协议投资总额442.78亿元,其中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19个。引进外资项目15个,协议投资总额6.12亿美元。打造“1+6”项目服务品牌,全力破解要素制约,8个省重大项目、37个市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贝特瑞正极材料、精测新能源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实现常态化。

财政收支

2023年,金坛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6亿元同比增长 12.5%。税收收入占比91.4%,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01亿元,增长5.0%;民生领域支出66.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9.8%,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0.0%和15.6%。

经营主体

2023年,金坛区新增经营主体9716户,注册资金210.2亿元;年末共有各类经营主体88073户,注册资金3948.8亿元。裕能石英、贝特瑞新能源等11家企业纳税超亿元,中创新航、东方日升等4家企业销售突破百亿大关。新增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数量位居全市第上市梯队蓄势待发,2家过会、2家申报、5 家辅导。“建昌红香芋”生产标准化试点和茶叶产业标准化试点获评2023年江苏省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数量位列全省县(区)第一。蜂巢能源高分通过“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验收评估。新增“江苏精品”8个,创历年新高,其中,东方盐湖城获全区首张服务业“江苏精品”证书,金坛“江苏精品”实现一二三产全覆盖。蜂巢能源、永臻科技分获2023年常州市长质量奖、提名奖。

第一产业

2023年,金坛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粮食播种面积 24.28 千公顷、单产 7135 公斤/公顷、总产1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0.2%、0.3%、0.5%。其中,夏粮总产4.3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1%,秋粮总产 12.93 万吨,比上年增长0.2%。油料种植面积 1.57 千公顷、单产2610公斤/公顷、总产0.4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1.1%、5.3%、17.0%。畜禽、水产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区生猪存栏2.54万头,累计出栏生猪4.21万头;建成省级四大家鱼良种繁育场1家,省级河蟹良种培育场4家,区级河蟹良种培育场9家。

2023年,金坛区的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分通过验收,金坛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国家创建名单。全年新增特色农机装备4179台套,特色农机化水平达77.0%,10家特色农机示范基地分别入选全省第二批和第三批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总量达12家,居全市第一。完成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任务7100亩,建成市级美丽农田1500亩,完成2022年度成片开发占用高标准农田补建项目710亩。

2023年,金坛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2.99亿元,经营性收入超百万的村占比达100%,其中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个、2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2个,分别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12.0%和52.0%,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成功入选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

第二产业

2023年,金坛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2%,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0%,拉动全区GDP增长3.4个百分点。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2215.71亿元,同比增长 9.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工业开票销售收入3177.39亿元,同比增长8.8%;工业用电量7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9%。特色集群日益壮大。全区规模以上“五新产业”产值占规上总产值比重达到97.8%,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 1265.45 亿元,同比增长 11.5%。中创新航、蜂巢能源2家动力电池总部企业装机量入围全球前十,新能源产业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3年,金坛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287.83亿元,同比增长4.9%;规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实现利税总额 167.22 亿元,同比增长 54.7%,较上年提升 1.7 个百分点;利润总额 112.57 亿元,同比增长 54.1%,较上年提升 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偿债能力增强,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5%,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率16.9%,较上年提升 2.6 个百分点。

2023年,金坛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7.99亿元,同比增长 1.6%。从构成看,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68.49亿元,同比增长 5.6%,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 97.5%,占比较上年提高了 3.7个百分点。从贡献看,以江苏城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首的特级资质企业以及全区40家总专包一级资质企业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22.33 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85.3%;签订合同额405.93 亿元,占全区签订合同额的88.7%,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65.46 亿元,占全区本年新签合同额的86.4%。

乡土金坛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金坛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57亿元,同比增长 0.5%,增速显著回升,较上年同期提升了4.5个百分点,扭转了负增长态势。从城乡消费看,乡村拉动作用明显,实现限额以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3亿元,增长18.9%,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1.7个百分点。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明显增长,实现限额以上餐饮收入额2.92亿元,增长11.1%。从消费行业看,全年实现限额以上贸易销售额491.04亿元,同比增长 8.6%;其中,实现批发业销售额442.29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限额以上贸易销售额增长8.4个百分点。

开放型经济

2023年,金坛区“新三样”出口逆势上扬,全年实现出口总额114.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8.2%,动力电池出口占全市份额七成以上。新增“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项目12个,协议投资2.14亿美元,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进出口总额 338.60亿元,其中出口总额 286.60 亿元。

2023年,金坛经济开发区首度跻身全省前五,获评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集聚德语区企业57家,入选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合成生物产业园入驻链上企业9家,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复核,RCEP常州华罗庚国际合作区成功揭牌。

旅游业

2023年,金坛区茅山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名单。实行“车票换门票”惠民政策,通过第八届全民运动会、茅山半程马拉松、金坛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超900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 21.9%。

金融

2023年,金坛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03.38 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11.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91.74 亿元,较年初增长 25.4%。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75.98亿元,较年初增长13.4%,其中个人存款817.88亿元,较年初增长18.9%;单位存款1158.05亿元,较年初增长16.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90.10亿元,较年初增长25.9%,其中短期贷款627.71亿元,较年初增长21.3%;中长期贷款1323.53亿元,较年初增长 29.4%。

金坛秋色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2023年,金坛区沿江高铁正式通车,金坛高铁枢纽投用3个月,到发旅客超70万人次、位居沿线各新建站点前列。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4.1亿元。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163公里,航道总里程达3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52万人次:完成交通部门货运量3976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2654万吨,水路货运量1322万吨。完成交通部门货物周转量590012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97万吨,内河港口吞吐量1024万吨,船舶总吨位40万吨,全社会船舶拥有量620艘,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1300万人次。

公路

金坛区境内有常州至溧水公路东西横贯,镇江至广德公路南北穿越。 境内也有沪蓉高速公路。张常溧公路、金武公路、大广公路、金宜公路、常溧公路,五条一级公路贯穿全区的东西南北。

2020年,金茅公路东延、金茅公路东延连接线-中兴北路、薛埠物流大道(茅山旅游大道一304县道)等项目建成通车。茅山旅游大道获评“品质工程常州市级示范项目”,265省道常州段(金坛段)工程获评“全省干线公路建设标准化示范项目”。

水运

金坛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丹金漕河和通济河组成的水运体系与长江和太湖相连通,可长年航行500至1000吨级的货船。

公共交通

2020年,金坛区城市公交全年完成客运量736.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84%,完成营收451万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52.13%;安全行驶1031.6万千米,比2019年同期下降16.64%。镇村公交全年完成旅客客运量23.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75%,完成营收12.4万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53.49%;安全行驶里程147.02万千米,比2019年同期下降13.13%。全区新辟城市公交线路3条,开通微循环公交705路、104路、114路,优化城市公交线路4条。

2020春运期间,金坛区客运站共投入运力293辆、13622座,发送15829班次,共发送旅客110048人次;城市公交262辆,发送旅客737034人次;镇村公交67辆,发送旅客21225人次。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全区客运班线共投入运力320辆、13802座,发送10394班次,运送旅客72154人次;城市公交262辆,发送226694人次;出租汽车279辆,发送219744人次。

2022年5月28日,常州首条常金一体化公交88路开通,进一步将常州主城区与金坛区连接。

金坛交通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金坛区编制全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3—2035),优化调整4所城区学校施教区,3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260个,实施华罗庚中学高质量发展办学改革,全区高考本科达线率取得新突破,985、211高校录取数较上年翻倍提升。

科学技术

2023年,金坛区蜂巢能源、厚生新能源入选江苏省独角兽企业。华罗庚创新中心、蓝色彩虹金坛生物医药孵化器等科创载体相继启用,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创新航入选“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海大学-华能江苏新能源中心签约落地,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6家。引进各类人才1.45万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3人、省“双创计划”11 人、市“龙城英才计划”39 人。累计建成人才公寓超2.3万套,获评五星级、四星级人才公寓各1家。科创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3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89家、瞪羚企业81家,新增省级“三中心”11家,均创历史新高。新增发明专利授权90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92件。亿晶光电获评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金坛瑞凌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永臻科技获常州市战略推进计划项目,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分获常州专利奖金奖优秀奖。

生态金坛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金坛区拥有综合性图书馆1座,藏书71.7万册,接待读者30.8万人次。

2023年,金坛区三星村遗址启动第二次考古发掘,有力佐证了长江下游地区璀璨的史前文明。华罗庚纪念馆成为全市首家“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儿童剧《草房子》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体育事业

2023年,金坛区新(改)建28个全民健身场地。成功举办2023大运河文化节暨金坛国际龙舟邀请赛、2023“一带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金坛站)暨中国金坛自行车文化旅游节、2023金坛茅山半程马拉松赛、“魅力江苏最美体育-骑乐无穷”自行车俱乐部联赛暨环金坛钱资湖自行车公开赛、2023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公路自行车锦标赛等赛事活动;金沙体育公园获评江苏省示范体育公园。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金坛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3家,其中区属医院2家、卫生院11家、城市社区服务中心2家、民营医院8家;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3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37人,注册护士1987人;新增市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2个,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单位1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6个。区第一人民医院升格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区中医医院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签定专科联盟框架协议;区妇幼保健院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建医联体。

2023年,金坛区成功创建江苏省健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院府合作经验在长三角推广。“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全覆盖。为4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东浦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

社会保障

2023年,金坛区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较好完成“优学金沙”、“颐养金沙”等10件29项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1.55万人,支持创业1821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 437元/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020元/月。

城乡建设

2023年,金坛区境内的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全面启用,1.5万余名学生顺利入驻,周边金山南路等7条配套道路建成通车,“陌上花开”项目扮靓城市环境。金沙大道建成通车,金城大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7个项目获省优质工程“扬子杯”

2023年,金坛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0个,新建改造市政污水管网30.5公里,排查检测排水管网690公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5台,新增口袋公园4个、停车位1800个、新能源充电桩 2300余套。

环境保护

2021年,金坛区水环境质量5个国考断面达标率和优Ⅲ率均为80%,11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和优Ⅲ率均为90.9%。 2022年,金坛区实施长荡湖水街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处置废旧船只19艘、220吨。开展“一江两湖执法”等联合执法行动16次,查获各类渔业违法违章案件60起;与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合作,开展“浅水型”“过水型”湖泊治理成效专题研究,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对茅山区域加大矿山、建筑工地等的扬尘治理,强化茅东水库周边水流域巡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2023年,金坛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突出抓好工地扬尘、露天焚烧等污染源管控,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扛牢太湖治理上游责任,实施洮滆片区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六大类20小类38项重点工程,长荡湖水质创近五年来最优,治理经验获全省推广,农业面源治理工作列入全国试点。在全市首倡“六个统一”工作制度,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分类处理,对67个集居村实施工程治理,农污治理率提升至75.0%。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各1家,金坛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据史料考证,金坛得名于茅山。《太平寰宇纪》载:“……取邑界句曲之山(即茅山),金坛之陵以为号。”金坛取“句曲之山”,“金坛之陵”之意。

金坛区前身为金山县,于隋大业末年建置。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因东阳郡已有金山县,又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更名为金坛。

古村落

2022年12月,金坛区境内的董永村、三星村、王母观村入选江苏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被确定为古村落地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7月,金坛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

金坛区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非遗名称

保护级别

金坛刻纸

国家级

金坛抬阁

国家级

直溪巨龙

国家级

董永传说

国家级

金坛封缸酒酿造技艺

国家级

儒林树德堂祖传妇科疗法

省级

老人山程氏祖传骨伤疗法

省级

乾元观道教音乐

省级

谈庄秧歌灯

省级

柚山放灯节

省级

指前鱼灯

省级

东浦丝弦锣鼓

省级

参考资料:

方方

金坛区位于吴方言区与北方方言区的交汇处,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境内操吴方言的人口与操北方方言的人口不相上下,两者大致以金城镇和丹金溧漕河为界,环城的城东乡、城西乡和河东面的河头、尧塘、岸头、汤庄、水北、涑渎、五叶、儒林等乡大都操吴语,沿河的白塔、社头、指前等乡镇操吴方言和北方方言的人各半,河西的朱林、直溪、西旸、茅麓、薛埠、罗村等乡镇大都操北方方言。金城镇存在着“双语”现象:城中居民有的说吴方言,有的说北方方言,还有的会说两种方言。

金坛区境内的吴方言是原有的语言,北方方言则跟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有关,咸丰六年(1856年)及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两攻金坛城,经此战争金坛城人口剧减,大量江北移民迁入金坛境内并在金坛西部定居下来。这些江北移民与金坛本地人通婚,繁衍生息。江北移民的迁入,带来语言的接触与融合,在长期互相渗透和影响之下,形成了现在金坛境内吴语和北方话并存的现状。

风景名胜

编辑

金坛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截至2021年底,金坛区共有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AA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各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工业旅游区2个。全年接待游客计1026.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5.85亿元。

金坛区部分景区

名称

级别

简介

茅山森林世界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茅山森林世界围绕“野趣”主题,拥有极限滑草、网红秋千、高空挑战塔、玻璃滑道、天空步道、丛林漂流等近四十项山野游乐项目,有艺术、盆景、赏石茶艺等三大博物馆,茅山肴、大灶台、野趣烧烤、石锅饭等饮食,以及野趣度假酒店、星空球形帐篷酒店、茶田帐篷酒店、竹林山居、知青客栈五大山野美宿。

东方盐湖城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方盐湖城坐落于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一期“盐泉小镇-道天下”项目占地27.8平方千米。景区融中国道教名山—茅山的“山、水、茶、盐、药、泉”六大自然资源及道文化、金坛地缘文化,以一期道天下景区为“一核”、加上茅东风情小镇、山地运动公园和道养生休闲公园为“三区”的规划分区。

花谷奇缘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花谷奇缘旅游景区,位于茅山旅游度假区内的花海小镇,是华东地区“花”主题原创旅游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5000亩,拥有花神园、法国花园、荷兰花园、玫瑰花园、茉莉花园、厨房花园、儿童花园、音乐花园等十大特色花园及两大原生花海,同时配有风情商业街、星空露营地、亲子游乐园、生态农业区、体验牧场、艺术展览中心等互动游乐产品。

茅山金牛洞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茅山金牛洞景区坐落于茅山主峰南麓,以古登山道为主线,筑有徒步登山之路,拥有千年古观—元阳观、古茅洞、天然溶洞—金牛洞及茅山地区首家道养主题精品酒店—保朴山房等众多旅游资源,以茅山道家七层境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打造道养文化深度体验景区,分为金牛洞寻仙生态体验区、元阳观休闲问道养生区、茅山上遇仙云端问鼎区、保朴山房道养度假区等区域。

华罗庚公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华罗庚公园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私家花园命名“雅约园”。民国十七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更名为“中山公园”,文革期间改为“人民公园”。1992年为纪念华罗庚先生命名为华罗庚公园。公园内有古城墙、护城河、华罗庚纪念馆、世纪钟广场等等。

薛埠镇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薛埠镇位于常州、南京、镇江三市交界处,是常州市、金坛区的西门户,古称“吴中门户”。境内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省四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区8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该镇依托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以道养文化为底蕴,田园农耕、红色教育、亲子研学、运动野趣、团建拓展、商务会奖等资源丰富。

柚山村

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柚山村位于儒林镇西部,西接长荡湖,南与溧阳市上黄镇隔河相望,系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辖区内有大涪山、普门禅寺、中干河、水泥厂遗址、宕口、储氏碑亭、湿地公园等景点。

金牛村

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金牛村位于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依托茅山旅游最点,充分利用茅东林场全场职工的居住地,因地制宜,以徽派建筑打造集“无味餐厅”、咖啡馆、半边茶室等住宿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小镇。

其他景区

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以长荡湖为中心,面积约188平方千米。以金坛区儒林镇为核心旅游小镇,建设渔乡田园、活力水岸、生态湿地三大功能片区。

长荡湖湿地是太湖流域一处重要的平原湿地。水景是长荡湖湿地最主要的旅游资源,湿地水域面积近万亩,内有沼泽、滩涂、芦苇等景观。

金坛博物馆位于城南风景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属于典型的水乡仿古建筑。馆内有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达国家一级文物标准20余件,达国家二级文物标准100余件,达国家三级文物标准300余件,藏品有陶瓷器、铜器、玉石器、书画等,共分六个展厅陈列。

焕彩金坛

地方特产

编辑

特产名称

主产区域

主要简介

茶叶

薛埠镇

金坛雀舌茶形如雀舌,翠绿色泽和鲜爽嫩香。金坛雀舌成品条索匀整,状如雀舌,干茶色泽绿润,扁平挺直;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齐成朵。

茅山青锋茶叶外形扁平,挺直如剑,色泽绿润,平整光滑,内质香气高爽,鲜嫩高长,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完整、

长荡湖大闸蟹

长荡湖

长荡湖大闸蟹(玉爪蟹)体型健壮硕大,青背、白肚、黄毛、金钩,色泽鲜亮。蟹体肥满,蟹黄厚实,蟹膏肥糯,白似玉而黄似金。

无节水芹

朱林镇

金坛无节水芹于2013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建昌红香芋

直溪镇建昌村

红香芋皮红、透白,性糯、味香。

建昌白蒜

直溪镇

建昌白蒜,蒜薹色泽暗绿发亮,粗长嫩脆,含水分较多;蒜头皮色为白皮,略呈球形,辛辣带甜味。

金坛大米

指前镇、金城镇

金坛大米颜色晶莹剔透、柔软丰腴、清香四溢、颗粒饱满。

封缸酒

——

封缸酒选用金坛标糯米为原料,引用钱资湖天然水源。酒清澈爽洌,浓郁香醇,鲜甜可口。

金坛米猪

——

在外形上,金坛米猪额宽嘴尖,短肋方臀且突出,骨骼软弱,龙腰较普遍,四肢多卧系,肚腹显紫红色,和尾都稍大,毛较稀软,皮薄而松弛。该猪整体体型较小,两头尖,形如米粒状,因而得名“米猪”。

水磨糯米粉

——

水磨糯米粉以粉质细腻、色泽白净、香糯甜软、口感韧滑而著称。

儒林羊糕

——

将煮好的羊肉卷好,用稻草扎裹成圆柱形,再淋上熬制的汤汁而成。新鲜的羊糕色泽诱人,香味扑鼻,蘸上甜面酱,入口是绵软细腻的质感、浓郁咸香的延伸。

黄金村软米

朱林镇

2022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独特的盆地圩区地貌、淤积成田的深厚土壤、矿化的灌溉溪水、理想的弱酸生长环境,造就了黄金村软米色白、味香、韧糯、富含微量元素的独特品质。

指前标米

指前镇

1915年获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曾以指前标米糯米粉糕点制品,招待各国外长。米色晶莹剔透、柔软丰腴、清香四溢、颗粒饱满,现形成绿色大米、有机大米的金字塔式的梯度结构。

参考资料:

著名人物

编辑

自三国至清末,金坛区境内有影响力的诗人、学者、著述家、政治家有百人以上,其中佼佼者有唐代诗人储光羲戴叔伦,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清代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近现代的《神曲》译者王维克,《民立报》主编徐血儿,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汤定元、地质学家孙枢、自动控制学家冯纯伯、生物学家王志新、物理学家周远、微电子专家胡正明等先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还有人造地球卫星功臣钱骥、法学家杨兆龙、教育家段力佩等。

蒋超

张纲

段玉裁

贺双卿

华罗庚

冯煦

于敏

王肯堂

吴定良

虞谦

钱骥

殷雪梅

戴叔伦

陶弘景

刘宰

——

——

——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编辑

称号名称

授予单位

获奖时间

全国科普示范市

——

——

全国绿化模范市

——

——

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市

——

——

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09年11月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金坛市人民政府)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

2009年12月

国家园林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6月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等

2010年11月

国家生态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1年7月

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2年2月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2014年3月

江苏省文明城市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5年6月

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入选)

——

2016年11月

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017年10月

2017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百强县(市)课题组

2017年12月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

2018年

2018年工业百强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11月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0位

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2019年10月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

2019年

2019年工业百强区

——

2019年

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80位)

——

2019年10月

2019年全国百强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

2019年12月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19年12月

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林草局

2019年12月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

2019年12月

第四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

2020年3月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2020年6月

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8月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0年11月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21年7月

2021年赛迪百强区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

2021年8月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1年9月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2021年9月

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1年11月

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21年12月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2年1月

江苏省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江苏省民政厅

2022年12月

“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70

中国信通院

2022年12月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79。

下一篇 崇川区

上一篇 新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