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 编辑

江苏省南通市代管县级市

海安市海安市

海安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南通市代管。地处江苏省中南部,江海平原 ,东临黄海,与如东县接壤,南和如皋市毗邻,西通泰兴市,并与泰州市姜堰区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总面积118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10月,海安市下辖4个街道、9个镇 ,市政府驻海安街道长江中路106号。截至2022年,海安市常住人口86.81万人。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宁海县。2018年5月,海安撤县设市 。因海水经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取“永不扬波”之意。海安市是长三角北翼重要的战略枢纽,宁启铁路、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连申线、通扬线航道在海安交汇 。海安市是江海文明起,境内的青墩遗址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走出了魏建功、杨冰等一代名家,留下了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以及苏中七战七捷的不朽神话和角斜红旗民兵团的革命薪火。海安市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建筑之乡、茧丝绸之乡、河豚之乡、纺织之乡、花鼓之乡、紫菜之乡和长寿之乡 。海安市主要景点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青墩遗址、江淮文化园等 。

2022年,海安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9.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1年增长1.8%。 2023年,海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6.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793.2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61.97亿元,增长2.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安市

外文名:Hai'an

别名:紫石、三塘

行政区划代码:320685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通市

地理位置:江苏省中南部

面积:1184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9个镇

政府驻地:海安街道长江中路106号

电话区号:0513

邮政编码:2266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6.81 万(2022年)

著名景点:七战七捷纪念馆、江淮文化园、七星湖生态园、广福禅寺、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

火车站:海安站

车牌代码:苏F

地区生产总值:1436.27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南莫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西周至东周属国,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属楚。今海安及周边数县、市当时称海阳。郧(今立发)是海阳的中心,吴侯与卫侯曾在此会晤。

秦,属东海郡。

汉属吴国,汉初一度为吴王刘濞封地。汉至西晋,属海陵。汉武帝时海安地区属临淮郡海陵县。至东汉仍属海陵县,上属徐州广陵郡。

三国时先属魏,后属吴国,一度海陵县废。

西晋,复置海陵县。东晋,建宁海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宁海县,上属海陵郡。宁海县即今海安县,为海安建县之始。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宁海县西境置海安县(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后并入宁海县。

唐,置海安县。唐初宁海县省入海陵县,属扬州淮南道,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海陵县东境复置海安县。县治在今海安镇,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中唐至元,属海陵县。

五代十国,南唐升海陵为泰州。

宋,海陵县建置未变,海安、西溪(东台)为海陵县二大镇之一。北宋设泰州军。

元代,设泰州路总管府,下辖海陵县。

明清,分属泰州、如皋、东台等州县。明朝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上属扬州府,清代相沿不变。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泰州之东北境置东台县,至此今海安境域之东南部在如皋县境,上属通州;北部在东台县境,中部、西部仍在泰州境,上属扬州。

民国六年(1917年),改泰州为泰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新四军东进,在海安镇建立泰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海安镇以东建立泰东县,海安、曲塘、白米以北建泰北办事处。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建紫石县,县政府设在沙岗莫家庄。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县境与海安市大略相同。此后市域与东台、泰县等互有变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1949年1月20日,海安全境解放,政府迁回海安镇。2月后,姜北、白米、城东三区划归泰县,台南划归东台,河东地区的李堡、角斜、西场、噇口区以及河南地区的雅周、曲南、海南等地复划归海安。

1950年1月,海安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

海安七星湖公园海安七星湖公园

1953年1月,撤销苏南、苏北两个行署区和南京特别市,建立江苏省,海安属江苏省南通专区。

1971年,南通专区改为南通地区。

1983年,江苏省各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海安县隶属南通市。

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海安县,设立县级海安市,以原海安县行政区域为海安市行政区域,海安市由省直辖,南通市代管。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月,海安市下辖4个街道、9个镇:海安街道、孙庄街道、胡集街道、隆政街道,城东镇、角斜镇、李堡镇、大公镇、雅周镇、曲塘镇、南莫镇、白甸镇、墩头镇,另设有海安农场。 市人民政府驻海安街道长江中路106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海安市,位于北纬32°32′—北纬32°43′,东经120°12′—120°53′之间。地处江苏省中南部,江海平原,东临黄海,与如东县接壤,南和如皋市毗邻,西通泰兴市,并与姜堰区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东西直线最长71.1千米,南北最宽39.35千米,总面积1184平方千米。

海安县

地形地貌

海安市是江积、河积、海积平原区,分别为古潟湖相沉积和黄泛冲积、海相沉积、长江冲积而成。海安也是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方。地貌特征:地势低平,平原约占78.3%;水网密布,域内河道纵横、沟渠稠密、湖荡众多。海安地貌按成因、地理位置、成陆先后和地貌显示等可划分为里下河低浅洼圩田平原、长江三角洲微凹平原、三角洲平坦平原三个区域。域内各级河道、沟渠、池塘密布成水网,尤以西北部地区最为明显。内成陆最早的是扬泰古沙嘴(扬泰岗地),在南莫镇青墩村。海安镇北部吉家墩、现曲塘镇所辖原双楼镇等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已有6500年以上的历史。此后基本上是在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沉积淤涨,不断向东延伸和扩大,东部成陆较晚,李堡镇、大公镇、角斜镇等地区成陆从上千年到数百年不等,滨海新区(角斜镇)沿海地区2010年年底才完成海堤围筑,新增土地面积3.74万亩。

气候

海安市地处中纬度黄海之滨,北亚热带的北侧,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3—5月):天气多变,时晴时雨,乍暖乍寒,较不稳定。夏季(6—8月):天气炎热、降水集中,是台风、暴雨多发的季节。初夏,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会,海安出现连续阴雨、温度低、湿度大的梅雨天气;盛夏受暖湿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容易出现伏旱天气。秋季(9—11月):天气稳定,阳光充足,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少数年份会出现秋季连阴雨,对秋收不利。冬季(12月—翌年2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东风,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到风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北风、东北风。

水文

通扬运河横穿东西,串场河纵贯南北,将海安分为河南、河北、河东三个不同自然区域,地跨江淮两个水系,以通榆公路为界。通扬公路以北,通榆公路以西属淮河水系,总面积420.3平方千米,区域内正常河网水位1.2米。通扬公路以南,通榆公路以东属长江水系,总面积723.9平方千米,区域内正常水位2.50米。一级河7条:栟茶运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扬运河、通榆运河、如海运河(引水工程)、通扬运河。通扬运河为汉代开凿,吴王刘濞为获取盐泽之利,开凿了上官河、运盐河(即通扬运河),是海安最古老的河流。二级河13条:串场河、丁堡河、新古河、红星河、姜黄河、滩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级河56条,四级河465条。东西向骨干河道有:新老通扬运河、栟茶运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干河道:串场运河、通榆运河、丁堡河、如海运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区有东塘河、北洋大河、七湾河、西塘河等大河。

土壤

海安市境内土壤主要分为草甸土、滨海盐土、水稻土(潴育型、潜育型、脱潜型)3个类型。河北地区为水稻土地区,主要分布着缠夹沙、缠沙土、缠脚土、灰土、勤泥土等;河南地区为高沙土地区,主要分布着泡沙土、板而沙、夹沙土等,其北缘及村镇附近夹沙土占较大比重,其余则以板而沙为主;河东地区为潮盐土地区,除近海的老坝港外,大部分土壤发展为潮土类灰潮土亚类、脱盐土,主要分布着夹沙土、板而沙、黏土等。

自然资源

编辑

生物资源

海安市内共有野生植物31科123种,草本植物居多;陆生野生动物42种,分布于3门7纲;淡水野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20种,分布于11科,有黄鱼、文蛤、鳗鱼等。

矿产资源

海安市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黏土矿、石油、地热资源。境内的黏土主要用于制作砖瓦,资源浪费大,利用价值低。油气资源丰富,是江苏油气建设的重点区域,其中李堡地区地下探明储量可开采20多年。地热资源丰富。海安区域地层中地热水温达45℃—52℃,单井出水量一般大于每日1000立方米,水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元素。

水资源

海安市水域总面积98.32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入境水)年平均6.0亿立方米。1980—2008年降水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001.59毫米,年平均径流量(即地表水量)2.77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11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1.59亿立方米,田间入渗补给量0.3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补给量1.94亿立方米。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海安市户籍总人口900920人,比上年减少6823人。全年出生人口3149人,人口出生率为3.68‰;死亡人口10028人,人口死亡率为11.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4‰。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1人。年末常住人口86.81万人,同比下降0.22%,城镇化率达70.23%,比上年末提高0.66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海安市的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有极少数为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等18个少数民族。

政治

编辑

海安市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

市委书记

谭真

常委

严长江、杨善彤、夏鹏飞、杨春红、王巧荣、郝三旺、卢林、张勇华、钱旭东、顾黎峰

市政府

市长

赵男男

副市长

王巧荣、卢林、夏卫军、侯艳秋、周小军、缪志春、邓加忠

市人大常委会

主任

张亚曦

副主任

卢忠平、储开泉、赵剑波、张忠宏、陈兴

市政协

主席

李春旺

副主任

丁兴育、李如生、陈锦璜、张羽翼、钱义华

参考资料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6.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793.2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61.97亿元,增长2.9%。

2022年,海安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9.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7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53.31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546.74亿元,下降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54.0:40.3调整为5.8:54.6:3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8766元,增长2.2%。

2022年,海安市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02亿元(净入库),下降5.01%,其中税收收入44.86亿元,下降21.38%,非税收入21.16亿元,增长70.1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46亿元,增长0.74%。

第一产业

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31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71.08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0.42亿元,增长0.5%;牧业产值43.77亿元,增长0.1%;渔业产值19.36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68亿元,增长9.7%。

2022年,海安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55亿元,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66.46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0.42亿元,增长3.2%;牧业产值47.32亿元,增长0.4%;渔业产值18.53亿元,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2亿元,增长13.3%。粮食生产全省“十七连冠”。

2022年海安市粮食总产62.37万吨,粮食总产保持稳定;粮食综合单产519.33公斤/亩,下降0.3%。全年蔬菜总产量76.81万吨,增长3.3%,油料总产量1.42万吨,下降9.6%,水产品产量4.95万吨,增长1.6%。

2022年海安市生猪存栏35.6万头,增长5.6%;生猪出栏61.84万头,增长1.1%;家禽存栏1440.46万羽,增长5.5%;家禽出栏1377.42万羽,增长5.7%。

第二产业

2022年,海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18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98.14亿元,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0.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4.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3%,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2.2%。

第三产业

2022年,海安市全年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065.4亿元,下降24.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5亿元,增长1.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84.16亿元,同比下降6.7%。分行业看,实现批发业销售额1027.87亿元,下降8.3%;零售业销售额296.78亿元,增长2.4%;住宿业营业额4.94亿元,下降3.8%;餐饮业营业额62.58亿元,下降4.5%。

2022年,海安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4亿元,下降4.9%。其中,出口总额163.22亿元,同比增长0.2%,进口总额37.82亿元,同比下降22.1%。实现外资到账2.8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1827万美元,新增省级服务贸易基地1个、重点企业3家。

交通运输

编辑
海安市是历史形成的综合交通枢纽。海安在汉代就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随着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沪苏通铁路以及盐通高铁的通车运营,海安全面迈入高铁时代,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战略枢纽;连申线、通扬线航道在海交汇;G15高速、S28高速、328国道、204国道、228国道、353省道、226省道、430省道全面构筑公路骨干网,1小时车程内分布着3个深水大港,2小时车程内分布着8个机场。

2022年,海安市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38万人公里,分别下降98.5%、98.7%。完成公路货运量1537万吨,货物周转量308788万吨公里,分别下降6.0%、6.6%。完成水路货运量2367万吨,周转量1309072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5%、15.7%。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安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3所,在校学生89570人。其中小学48所,在校生38849人;初中26所,在校生17046人;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0090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4352人;特教1所,在校生138人;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17354人;技工校2所,学生1741人。全市在职教职工982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2.5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32%,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保持在100%。

科技事业

2022年,海安市招引高校毕业生、蓝领技能人才1.2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200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海安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9家,其中,医院5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29家,村卫生室207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家,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家,卫生监督所1家,120急救站1家,门诊部、诊所114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4家。医疗机构总床位6635张,其中,医院床位5755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860张。卫生技术人员617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480人,注册护士2542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海安市拥有区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家。博物馆、纪念馆7家。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6处、县级 3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个。图书馆藏书量(不含图书馆分馆及农家书屋)51.22万册,全年阅读量79.92万人次,博物馆接待量36.01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2年,海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1.84万人、18.19万人、16.9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5.87万人。

2022年海安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4家,其中公办社会福利院1家,农村敬老院20家,民办养老机构13家。养老床位4854张,实际入住老人近2500人。年末全市在册城镇低保对象211户289人、农村低保对象4278户5668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475人

历史文化

编辑

传统吃食

海安市以稻米杂粮为主食,兼食部分面食。点心主要有糕、团、粽子、烧饼、米饼、老酵馒头、包子、油条、油饼、虾糍、花卷等。茶食主要有薄脆、京江脐、绿豆糕、薄荷糕、八珍糕、麻切、京枣、雪枣、撒子、脆饼、云片糕、寸金糖、交切糖、冬瓜糖等。风味小吃有浆糟(酒酿)、豆腐脑、五香花生米、五香蚕豆、粉、桂花圆子、油炸臭豆腐、糯米熟藕、茴香螺蛳、炕山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有:海安的酥饼儿、蟹黄包、麻虾、炸脆鱼、饺儿面(称“龙虎斗”)、酱厂茶干、糯米陈酒;丁所的白切羊肉、冰雪酒;李堡的蜜饯香橼、中华园肴肉;曲塘“王大有”麻糕等。有些已失传。

种植文化

海安市河东、河南地区栽种水稻相对少些,常有接不上茬儿的零边空地。这些空地立秋之前失去种植大熟庄稼的机会。当地农民大多抓紧霜降前的几十天时间种些荞麦。荞麦“十八天开花,十八天结籽,十八天归家。”意思是说荞麦种下后十八天就开花,十八天开始结籽,再有十八天就可以收获。荞麦喜水怕旱,湿地上也可以播种,叫“跟水跑”;出土几寸高就开花结实,边长边开花,俗称“顶花长”;长到一尺多高时,上边继续开花,下边开花早的三角形的麦粒已灌浆成熟。这时即便遭了霜,也不会颗粒无收。所以民间有“荞麦五十五天归仓”的说法。荞麦磨面后可以擀面条,也可以摊摊饼,营养丰富,酥软爽口,利于消化,是老少皆宜的食品。此外,还可以将荞麦面调成糊状后刮“荞麦疙瘩”,用青菜投进去一起煮,也是美味。荞麦壳儿还可以用来做枕头芯,可以翻晒,比较柔软。

风景名胜

编辑

海安博物馆

海安县博物馆海安县博物馆

海安博物馆,馆址设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爱国老人韩国钧(紫石)先生故居内。这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青砖小瓦、火巷回廊,火车车厢式小花厅是当年韩国钧先生倡议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安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085平方米,馆藏文物1100余件。辟有“韩国钧先生生平业绩展”、“馆藏文物选展”、“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韩国钧先生故居”、“陈毅会见韩国钧的西花厅”、等。199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公安厅评为“馆藏文物安全年先进集体”,199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事业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博物馆”。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坐落在黄海之滨,北凌河畔,是角新桥南东侧的一幢金黄色琉璃瓦建筑,它与相辅而建的民兵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射击场,将角斜民兵99的理念、传统、精神、战绩融汇成富民强兵的浓烈氛围。

青墩遗址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市城西北部约28千米处,发现于1973年8月。2006年3月,经国务院审批,青墩遗址成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墩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青墩古人在麋鹿角上留下的刻画符号。许多专家认为神秘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张政烺先生则据此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京军区青年官兵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苏中战役的伟大胜利,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在苏中战役指挥中心—海安兴建纪念馆。纪念馆景区占地30亩,约21000平方米,建有纪念碑、陈列馆、国防园、广场等。纪念馆通过现代手法艺术再现了苏中战役经过、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并珍藏数百件革命文物史料,是苏中战役和粟裕研究的重要阵地。景区内景点众多,有“天下第一刺刀”、“中华第一捷”碑廊、以及“蛟龙争雄”“霞映红樱”“烟笼水乡”“雄鹰展翅”等。

江淮文化园

江淮文化园江淮文化园

江淮文化园,占地260多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三万平米湖面环绕,以江淮历史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整个园区由四大景区组成,即白龙故里景区、先贤景区、凤山书院景区和中国名人艺术馆群景区。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32组(原千步乡厉家窑)。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紫石县政府和“联抗”部队为安葬在抗战中牺牲的159名(实际161名)将士而建,始称“联抗”烈士墓。1998年,黄逸峰同志骨灰安葬于陵园内。2005年,将原纪念室扩建为纪念馆,布展面积230平方米,展出珍贵历史文物、史料300件。2002年10月,江苏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南通市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编辑

海安麻虾酱

王花

海安麻虾酱,是独生于江苏海安地区的一种野生淡水小虾,味道鲜美独特,富含蛋白质、磷、钙等营养成份,海安民间自古就有品食麻虾的习惯,来客均以麻虾熬酱招待,其独特的味道使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虾一吮”之感叹。

王花

王花,学名叫苜蓿。清明前后,开细小的黄花,因以得名。黄花可以作绿肥,又叫秧草。春天炒了吃,清香可口,安中利人。或者腌成咸菜,金黄灿烂,最宜喝粥,酸中带咸,生熟皆可。

子鱼

聋子鱼,又叫虎头鲨,或者塘鳢。乡人称为聋子鱼,也因此,有的地方叫“呆子”。鱼味美,红烧白炖,皆为美味。

著名人物

编辑
杨冰,字冷仙,海安县仇湖乡人,清末数学家。

谭德钟,字组云,号高谭,晚号海陵老人。民国时期蜚声上海书坛,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

魏建功,中国现当代顶级的语言文字学家、音韵学家。

仲贞子,著名书画家。

仲满,2008年北京奥运会击剑冠军得主。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课程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海安书画院院长,北京明园大学、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山东临沂大学、云南大理学院特聘教授。首创中国新水墨笔痕冲染造型法。

蔡小岑,汉族,1984年生于江苏海安,当代作家,著有《下一秒,遇见》等。

荣誉称号

编辑
2021年,海安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1年,海安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1年,海安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海安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海安市拟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海安市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2月2日,海安市被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2022年6月,海安市入选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基地。

2022年9月,海安市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

2022年10月,海安市入选首批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海安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8位。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35。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7。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5。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3。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34。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8。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35。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6。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8。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4。

下一篇 海州区

上一篇 崇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