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 编辑

江苏省连云港市辖区

连云区连云区

连云区,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南接灌云,西连海州,北靠赣榆,位于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最东段,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 。总面积83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连云区下辖9个街道、1个乡,另设有1厂、1农场、1开发区 。截至2022年末,连云区(不含徐圩新区)户籍人口13.4964万人。

连云区是连云港市的主城区之一,因境内有连云港港口而得名连云 。连云区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连岛景区 和国家4A级景区海上云台山、国家级云台山森林公园、省级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 以及海州湾中的“鸟岛”前三岛景区 。辖区内田湾核电站是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也是中国与俄罗斯最大的合作项目。 辖区内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是全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

2023年,连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同比增长7%,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6.5%,高预期目标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45.6%,高预期目标2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9.5%,高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3789万美元,完成预期目标的3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7%,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5.36万元,同比增长5.7%,低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69万元,同比增长6.5%,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连云区

外文名:Lianyun District

别名:东部城区

行政区划代码:3207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江苏省连云港市

地理位置:江苏省东北部

面积:836 km²

下辖地区:9个街道、1个乡,另设有1厂、1农场、1开发区

政府驻地:海州湾街道西墅路1号

电话区号:0518

邮政编码:222042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3.4964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连岛旅游度假区、云台山、连云港老街、北固山森林公园等

机场:连云港花果山机场

火车站:连云港站、连云港东站

车牌代码:苏G

地区生产总值:282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属薛郡,后属郯郡朐县。

属东海郡朐县。

三国魏

属东海国朐县。

属东海郡朐县。

南北朝

属东海郡东海县。

隋、唐、宋

属东海县。

属朐山县。

明、清

时属海州。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属灌云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市县平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初属新海连特区。

1952年,改为连云区。

1958年,改为连云港办事处。

1969年10月,改为连云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2年,连云区辖1镇1乡、4个街道。

1958年,改为连云港办事处。

1969年10月,改为连云区。

1985年12月,区驻地从连云港镇迁到墟沟镇。

1996年,连云区辖1个街道、3个镇、4个乡:陶庵街道、墟沟镇、连云港镇、连岛镇、前三岛乡、高公岛乡、宿城乡、云山乡。区政府驻墟沟镇。

2001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

2004年,连云区辖4个街道、4个镇、4个乡。

2005年,将新浦区猴嘴街道及其辖区范围内的海域和滩涂划归连云区管辖。

2006年,撤销云山乡,设立云山街道;撤销连岛镇,设立连岛街道。将连云区板桥镇与徐圩镇合并设立板桥街道。

2009年末,连云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墟沟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板桥街道、连岛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朝阳镇、宿城乡、高公岛乡、前三岛乡。

2010年,将赣榆县管辖的青口盐场、灌云县管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和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划归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

截至2012年,连云区辖3个乡:宿城乡、高公岛乡、前三岛乡。1个镇:朝阳镇。8个街道:墟沟街道、海州湾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连岛街道、板桥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连云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2021年,连云港辖区:墟沟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板桥街道、连岛街道、徐圩街道、海州湾街道、宿城街道、高公岛街道、前三岛乡、连云港碱厂、东辛农场、连云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连云区下辖9个街道、1个乡,另设有1厂、1农场、1开发区 。连云区人民政府驻连云街道西墅路1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20703001000

墟沟街道

320703003000

连云街道

320703004000

云山街道

320703005000

板桥街道

320703006000

连岛街道

320703007000

徐圩街道

320703008000

海州湾街道

320703009000

宿城街道

320703010000

高公岛街道

320703203000

前三岛乡

320703400000

连云港碱厂

320703401000

东辛农场

320703402000

连云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连云区地处江苏省东北部,连云港市东部海滨,东临黄海,南接灌云,西连海州,北靠赣榆 ,介于北纬34°35′—34°44′,东经119°10′—119°22′之间,总面积836平方千米,实际管辖面积243平方千米。

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连云区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地,主要由后云台山、北固山和东西连岛组成,地势呈中间高四周低。

连云区内有北云台山、北崮山等70多座山峰。

云台山位于华北古陆的南缘,属鲁苏地质,与山东的泰山、崂山一脉相承。它的岩石为变质岩,地质学上叫片麻岩,是二十四五亿年前造山运动中,受到高温高压后发生变质形成的,岩性坚硬,色白质细。

云台山是由五条山脉组成,由南向北数,第一条为锦屏山,有马耳峰、白虎山、孔望山等21座山峰;第二条为前云台山,又称南云台山,有玉女峰、香炉顶等74座山峰,花果山就在其间;第三条为中云台山,有华盖山、溪云山等13座山峰;第四条为后云台山,又称北云台山,有大桅尖、二桅尖等47座山峰,连云港港口便在山北;第五条为东西连岛,有桅尖山等两座山峰,现仍在海中,是港口的屏障。

气候特征

连云区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属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4℃,1月份气温最低,均温1.1℃;8月份气温最高,均温26.8℃,全年有223天以上日均温不低于10℃。年平均降水量为882.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15天。

水系水文

连云区内主要河流为蔷薇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连云区水资源总量1000余万立方米,年均降水量900毫米。

海洋资源

连云区海岸线长86千米,其中基岩岸线40多千米,拥有沿海滩涂6.3万亩、近海可养殖水域60万亩、低产盐田200多平方千米。区内盛产各类海产品,其中尤以紫菜、棱子蟹、对虾最为出名,是全国县区级最大的紫菜养殖基地。前三岛还是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养殖基地,岛上鸟类众多,素有“鸟岛”之称。

植物资源

连云区珊瑚菜、金镶玉竹为江苏省珍稀名贵特产。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三大名茶之一。

人口

编辑
截至2010年末,根据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连云区人口23.1697万人。

截至2018年末,连云区人口25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云区常住人口为29.2762万人。

截至2022年末,连云区(不含徐圩新区)户籍人口13.4964万人,同口径较上年末增加562人,增长0.4%。

政治

编辑
区长:郭鹏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8年,连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65亿元,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8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增加值52.69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87.58亿元,增长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555元,增长5.0%。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7:36.2:60.1,一产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3个百分点,二产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5个百分点,三产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个百分点。

2019年,连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49亿元(调整后,含核电),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95.1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7亿元,增长4.7%。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46.1:5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898元,超过两万美元,增长12.3%。

2022年,连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26亿元,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亿元,增长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31.90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0亿元,下降1.8%。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49.7: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3237元。

2023年,连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同比增长7%,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6.5%,高预期目标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45.6%,高预期目标2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9.5%,高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3789万美元,完成预期目标的3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7%,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5.36万元,同比增长5.7%,低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69万元,同比增长6.5%,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连云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1.59亿元,增长0.3%。其中一产投资1.04亿元,二产投资80.34亿元,三产投资60.21亿元。

财税收支

2022年,连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6亿元,增长2.5%。税收收入16.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4%。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下降8.2%;非税收入5.52亿元,增长55.1%。从税种看,增值税4.11亿元,下降32.2%,占全部税收的25.6%;企业所得税6.33亿元,增长29.7%,占全部税收的39.4%;全年征收环境保护税490万元,下降3.0%。

2022年,连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6亿元,增长2.2%;基金支出14.09亿元,增长97.1%。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0亿元,下降5.0%;公共安全支出0.77亿元,增长4.9%;教育支出4.12亿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0.56亿元,增长20.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3亿元,增长3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9亿元,增长26.3%;医疗卫生支出1.18亿元,增长39.8%;节能环保支出0.85亿元,下降11.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9亿元,增长85.3%;农林水事务支出0.53亿元,下降36.0%;交通运输支出62万元,下降85.8%;住房保障支出1.8亿元,下降15.2%;债务付息支出934万元,下降2.8%。

人民生活

2022年,连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45.7元,增长3.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38.4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1.4元,增长5.5%。

第一产业

2022年,连云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6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11.5%。其中,渔业产值15.52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农业产值0.21亿元,可比价计算下降48.1%;林业产值0.06亿元,可比价计算下降23.3%。

2022年,连云区举办海洋高峰论坛、海洋经济发展峰会,“深蓝”号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抵达南极开展作业,南极磷虾产业园完成虾油生产设备安装。渔港经济区加快建设,连岛中心渔港形成陆域面积150亩,高公岛国家一级渔港完成升级改造。购置海上游船游艇6艘,常态化开通前三岛旅游航线,试点发展休闲海钓、渔事体验观光等业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认定。承办“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专场推介活动,黄窝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市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2个。大竹园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柳河村、夏庄村获评市乡村振兴样板村,黄窝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2022年,连云区水产品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3.5%。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连云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67亿元,增长10.9%;全年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523.7亿元,增长0.3%。盐化油化、金属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13亿元,增长6.5%,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45.6%。新开工项目26个,新投产项目20个,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7亿元,增长10.9%。核电7、8号机组建设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征迁,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项目陆上部分开工建设。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成功签约,盛和锆钛、国源稀土等项目投产达效。华乐酸洗、丰益氯碱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丰益氨基酸表活、脂肪酸盐等项目开工建设。

建筑业

2022年,连云区3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9.33亿元,增长6.1%。竣工产值24.82亿元,下降2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71.16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1.76万平方米;期末从业人员达15759人。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连云区10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下降4.8%。86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0.82亿元,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比重高达81.1%,下降5.3%。出台支持港航贸易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上合物流园开行江苏首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阿拉木图海外仓投入运营,比什凯克海外仓开工建设,中外运物流、鑫港高标仓建成投用,全年完成物流量6493万吨,增长48.2%。培育油品贸易企业160家,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点点通”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4.3亿元,跨境电商大数据共享平台入选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一带一路”大数据产业园移动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电信天翼云项目主体封顶。

国内贸易

2022年,连云区实现贸易额273.10亿元,下降0.4%,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18.08亿元,增长0.4%,零售业销售额39.56亿元,增长1.3%,住宿业营业额3.28亿元,下降4.0%,餐饮业营业额12.14亿元,下降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4亿元,下降2.9%。2022年,连云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4亿元,下降2.9%。

对外经济

2022年,连云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下降13.9%,实现出口总额7.5亿美元,下降8.9%;实现进口总额18.2亿美元,下降15.8%。

招商引资

2022年,连云区新设立外商投资项目7个,协议注册外资150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542万美元,增长51.5%。

房地产业

2022年,连云区房地产投资完成18.60亿元,增长5.3%;房屋施工面积190.35万平方米,下降34.4%;其中住宅面积155.35万平方米,下降27.6%;商品房销售面积14.72万平方米,下降61.2%,房地产业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1.24亿元,下降60.2%。

旅游业

2022年,连云区获批省级首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连岛景区5A创建待国家文旅部验收。海上云台山“猴园”对外开放,再次开通连岛直升机低空环岛观光游,阅海楼完成升级改造并对外营业,跨海索道“定海神针”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发放旅游免费电子门票3.7万张、消费券170万元,淡季免门票时间由每年的2个月延长至4个月,举办连云港之夏开幕式、连岛沙滩音乐节等旅游节庆活动。

交通运输

编辑
连云区交通条件优越,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汇集陇海铁路、沈海高速、长深高速、连霍高速等运输网络,青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建成通车,花果山国际机场校飞成功,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辖区内的连云港港是国家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中西部最便捷出海港,拥有50个万吨级泊位,开通了73条远近洋航线,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地区近1000个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辖区内的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是省级和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市重点物流基地,规划面积44.89平方千米,重点打造基础物流、增值物流、公共物流三大功能体系,将建设成为中亚—环太平洋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园区。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连云区云山实验学校开工建设,苏外新校区投入使用,茗怡花园、万润星河西区配套幼儿园装修完成;高考文化本科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中考新海高中达线人数连续五年递增,海滨中学首次获评“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创成省首批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

文化事业

2022年,连云区开展“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活动,电影《幸福的小满》、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荣获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区档案馆开工建设,《连云年鉴2021》获省二等年鉴。

卫生事业

2022年,连云区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建设,墟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社区医院。

社会保障

2022年,连云区实施援企稳岗专项行动,返还稳岗资金1640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700余户。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帮助76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6场次,新增城镇就业5263人、自主创业834人。2022年,连云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全市最高。新改建养老服务中心9个,完成适老化改造400户。建成残疾人集中就业“阳光助残店”,获评省残联系统创新创优示范项目。建成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250万元。社会治理扎实有效。实施网格化治理“3365”创新工程,全面落实“精网微格”社区治理新模式。优化社区布局和管理,新设社区3个,创成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基础建设

2022年,连云区连云新城总体空间概念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新建改造道路23.3千米,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提档升级,傲来迷彩世界全面建成,消防救援指挥中心主体封顶,碱渣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临洪河口滨海湿地获评省级首批美丽海湾示范项目。连岛海滨风情小镇通过省级验收,西连岛综合开发有序推进,环岛西路改扩建段建成通车,小龟山微更新改造加快实施。中山路南侧完成“红顶白墙”改造500余户,老旧小区外墙出新27万平方米。连云老街片区保护更新入选省城市更新首批试点项目。云山片区完成征收7万平方米。实施“蓝湾百里”连云区段景观风貌塑造工程,集中开展羊山岛、连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改造道路20条,打通运河路、东哨路等“断头路”。高标准改造老旧小区4个,试点安装电梯5部。完成绿化造林4500亩,新增城市绿化20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5个,助力全市创成国家森林城市。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0个、自行车站点60个。墟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日增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新建省级垃圾分类小区20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建改造公厕13座、路灯150盏,完成低压片区供水改造360户,新增公共停车位2000个。

环境保护

2022年,连云区拆除小煤炉300余套,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及治理项目71个,完成餐饮油烟治理绿岛项目,开展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PM2.5年均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4.8%。坚持水环境统筹治理,完成市重点污染防治项目5个,实施“清水进城”开泰河疏浚整治,维修板桥片区污水管网40千米,安装曝气设备69台,种植水生植物2.7万平方米,放养水生动物21万尾,排淡河、烧香河等国考断面水质稳步提升。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危废无害化处置利用率达100%。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平安建设

2022年,连云区新建社会面监控706路,群众安全感省测结果达99.5%,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市第一。开展非诉进网格“百千万”解纷维稳行动,通过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3870件。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

安全生产

2022年,连云区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行动、三百工程,开展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开展船舶出海管理百日行动,依法取缔拆解涉渔“三无”船舶186艘。加强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累计排查自建房2万余栋,整治危房106栋。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餐饮经营单位全部安装使用燃气报警切断保护装置。完善全区应急救援体系,开展应急演练190场次。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分类开展劳动用工违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为571名农民工追讨工资620余万元。

风景名胜

编辑

连云区风景

连云区是江苏省唯一具有美丽海滨风光的城区,这里山海相拥,岛港环抱,风光优美,空气清新,有国家5A级景区连岛景区 、国家级云台山森林公园、全省最大的海岛以及海州湾中的鸟岛前三岛,还有最优质的沙滩、最具特色的礁岩黄金岸线。后云山景区万寿谷、二桅尖等景点开发有序实施,始建于汉代的法起寺,距今已有1900年历史,正在恢复重建。连云区还是全国控制污染最好城区之一,是江苏长寿区,是干事创业和生活居住“双适宜”城区。

连岛

连岛,古称鹰游山,由东西四岛相连而成,又称东西连岛,是江苏省第一大海岛,海岸线长17.66千米,面积7.6平方千米,通过6.7千米的全国最长拦海大堤与陆地相连。2002年连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05年,连岛重点开发了大沙湾海滨浴场、苏马湾生态园等旅游景区,开展海岛游览、海上观光、海底世界、海上运动、渔村风情游等海滨旅游度假产品。海上游艇俱乐部拥有150座以上的大型豪华游艇4艘,各类中小型快艇10余艘,开展港池游览、海上看核电、秦山岛观光、前三岛探秘等海上活动;连岛海上帆船训练基地不仅可以开展一般的体育健身活动,还可举行海上帆板帆船赛事活动。

大沙湾游乐园

大沙湾浴场位于连岛中部,沙滩长约1800米,平均宽约150米,是江苏省最大的海滨浴场,而且其沙滩沙质细腻,海水洁净,水温适中,也是华东地区屈指可数的健康型海水浴场之一。

海滨栈道海滨栈道,西起大沙湾游乐园,东到苏马湾生态园,全长约2000米,沿线有森林乐园、孔雀园及钓鱼台等景点。

苏马湾游乐园

苏马湾瀑布苏马湾瀑布位于苏马湾停车场东侧,落差约50米,宽8米。金圣禅寺金圣禅寺坐落于苏马湾羊窝峰,该寺供奉地藏王菩萨,是镇海寺下院。饮马井苏马湾生态园停车场附近的饮马井内有一股泉眼,泉水清澈甘甜,渔民们为了纪念喜好牧马的苏将军,将此泉取名为“饮马泉”,井为“饮马井”。

海天一色“海天一色”刻石立于苏马湾北部海边悬崖上,旁边有一亭子,名为“重檐亭”。此处紧邻大海,脚下是拍岸惊涛卷起的堆堆白浪,头顶是随风漂移的白云,前方深邃蔚蓝的是海天交融处,故名“海天一色”。

地方特产

编辑
刺参

又名沙参,在海参中最为贵重。连云港的刺参,为黄褐色,身上有大刺、小刺各四排。刺参不耐高温,夏季休眠,为捕获季节。刺参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刺参,含蛋白质76.5克、脂肪1.1克、无机盐3.4克、碳水化合物10.7克。

海带

连云港市人工养殖海带已有40余年历史,为江苏省唯一的海带产地。海带,属褐藻门、海带科。藻体褐色,扁平呈带状。

对虾

对虾,为连云港市海产品之一。除海域内有天然生长的外,赣榆、灌云、连云、云台等县区还利用沿海滩涂进行人工养殖。

荣誉称号

编辑
2020年6月29日,连云区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下一篇 灌云县

上一篇 海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