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鞋山遗址 编辑
草鞋山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唯亭镇东北2千米处,离阳澄湖650米。经过钻探查明,遗址东西长约260米,南北宽约170米,面积约为44000平方米。
草鞋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达11米,考古专家把它分为10个文化地层。由于遗址跨越多个年代的文化层次,因此,出土遗迹、遗物丰富,被业内专家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遗址中发现木构建筑遗迹,精美的琮、璧、串饰等玉器,陶鼎、罐、壶等陶器,石刀、钺、斧等石器,还有炭化粳籼稻谷、农用器具等,反映出太湖流域先进的生产生活水平。此外,在马家浜文化层中发现3块纺织品,经鉴定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纬线起花的罗纹织品。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纺织品实物,在纺织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3月5日,草鞋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草鞋山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大道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44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0:00-24:00
编号:7-0140-1-1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72年9月至1973年7月,南京博物院曾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和二期发掘,共挖掘探方十个,实际发掘面积为1050平方米。
1992年11月~1993年1月,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日本国立宫崎大学农学部合作开展《草鞋山古稻田研究》课题研究。是年12月,吴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草鞋山遗址竖立文物保护碑。
1992年~1995年,中日联合《草鞋山古稻田研究》课题考古发掘每年都开展一期,4次发掘面积计1400平方米,并在黏土地带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水田遗迹结构。
草鞋山遗址
耕土层,厚0.2~0.3米。
第一层,灰褐土,厚约0.8米。出土几何形印纹陶片、釉陶片,发现了包括有几何形印纹硬陶器、釉陶器的六组遗物,属于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
第二层,黄褐土,厚约1米。发现墓葬的陶器。
第三层,灰土,厚2米左右。出土贯耳壶、竹节柄豆的黑皮陶片、鱼鳍形鼎足,这些是带有良诸文化特征的陶片。
第四层,褐土,厚1.2~1.5米。发现三座墓粼,器物很少,同苏州市越城遗址中层墓葬出土物相近。
第五层,黄白色淤土,厚0.25~0.3米。包含陶片很少。
第六层,红褐土,厚0.25米。发现八十九座幕弹,同上海市青浦崧泽遗址中层的墓葬相同。
第七层,黑褐土,厚0.9米左右。发现六座墓葬。
第八层,黑土,厚0.7米。
第九层,绿灰土,为绿黑土和灰黄土层相间的夹心土,厚1.5米。共厚2.2米。这两层发现了一百零六座墓葬,同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上层的墓葬相同。
第十层,厚1-2米。发现居住遗迹十一个灰坑,出土稻谷、菱、动物遗骨、纺织物残片等,陶片大多为夹砂褐陶,也有一些夹砂红陶。与马家浜和吴江梅堰两遗址的下层相近。
草鞋山遗址1972~1973年的考古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是M198墓葬。M198墓葬是一座典型的良渚文化类型墓葬,出土了大型玉琮、玉璧等随葬玉器。其中有3件玉琮,第一件出土的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琮”。
名称由来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东北2千米处,北距阳澄湖650米,因中心有“草鞋山”土墩而得名。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
2020年,完成草鞋山遗址考古勘探,全面摸清了地下遗存的分布与保存情况,为遗址公园规划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021年,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完成,配有展览展示、考古研究、游客服务等必要设施。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将定位建设一个位于中国开发区典范——苏州工业园区的充分展示史前完整文化序列、稻作文化原乡、江南文化源头的科普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标志着草鞋山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也标志着草鞋山所蕴含的文化瑰宝将走进大众视野。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
中华第一玉琮
草鞋山遗址这个玉琮不是最大的,也不是级数最多的,之所以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琮”,第一是因为打破了考古界对玉琮年代的原有普遍认知,证明良渚时期就已经有玉琮;第二是因为打破了对社会等级分化的原有普遍认知,使人们认识到,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社会分化已经比较严重了。
正是由于M198和玉琮的发现,从而引起了考古界对于玉琮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在玉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视和关注,大大激发了长三角其他区域开始关注良渚时期墓葬的发掘和社会形态的研究。
自考古发掘以来,以“四个最”闻名于世。
第一,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文化发展序列保存最完整的遗址,被考古界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文化层堆积厚达11米,共10个层级,从下往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文化层连续叠压,被称为江南“三叠层”。
第二,首次在史前墓葬中出土玉琮,被称为“中华第一玉琮”。打破了对玉琮年代以及社会等级分化的原有普遍认知。
第三,最早发现有人工灌溉系统的古水稻田,是稻作文化起源的最直接例证。
第四,最早发现的葛纺织品实物,是先民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2023年,在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上发掘出的一块红烧土块,内含稻壳及碳化稻谷。专家确认,这些是6000多年前的稻米,这证实了6000多年前苏州已是鱼米之乡。
1986年3月,草鞋山遗址被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草鞋山遗址被改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4月,草鞋山遗址又被重新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草鞋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21年9月17日,苏州草鞋山遗址入围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地理位置
草鞋山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
草鞋山遗址
交通信息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5号线阳澄湖南站方向3东北口出步行约2千米到达。
轨道交通3号线唯亭方向唯亭地铁站2东南口出步行约2千米到达。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唯亭方向草鞋山站1号口出站步行即可到达。
团体大巴
大巴车行至“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唯胜路),参观人员下车后按工作人员引导进园参观。大巴车就近停车。
市内公共交通
乘126路至“阳澄湖大道东”下车,步行约250米到达。
乘129路或1057路至“草鞋山”下车,步行约450米到达。
自驾车
因遗址保护需要,公园内暂未设停车场。自驾车可停至阳澄湖大道北侧公共停车场,或根据导航提示就近选择停车场。
票务信息
一、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后停止入园。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特殊情况请参照开放公告)。
二、预约方式
本园实行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机制。
1.团体预约至少提前一天进行预约。按提示填写预约信息,并保证信息真实有效。
预约时段:
上午09:30-10:30,10:30-11:30
下午14:00-15:00,15:30-16:30
2.个人预约
因遗址安全保护等因素,暂不对个人开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