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县 编辑
东海县,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与连云港市海州区接壤,西达马陵山,南与沭阳县、灌云县为邻,东北沿新沭河与连云港市赣榆区相望。 素有世界水晶之都、中国温泉之乡之称。 总面积2040.9平方公里 ,辖19个乡镇(场)、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截至2022年末,东海县常住人口为104.19万人。
东海因水晶奇石而闻名世界。东海水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存中国地质博物馆重达4.35吨的“水晶大王”即出自东海,毛主席水晶棺也是由东海水晶精制而成。东海温泉地处羽山南麓,地热面积2.4平方公里,被誉为“华东第一温泉”。东海享有“百湖之县”之美誉,西双湖等三个湖泊被玉带河相连。
东海历史悠久,秦朝始设朐县,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城。 大贤庄遗址、曲阳古城、尹湾汉墓、马陵古道传承着五万年人类文明。先后培养出南朝诗人鲍照、清代太子少傅朱路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当代版画家彦涵等历史文化名人。 东海县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等荣誉。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4.49亿元,同比增长4.2%。
中文名:东海县
外文名:Donghai County
别名:海陵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苏省连云港市
地理位置:江苏省东北部、苏鲁交界处
面积:2040.9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4个乡、13个镇
政府驻地:江苏省东海县牛山街道府苑路
电话区号:(+86)0518
邮政编码:222300
气候条件: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4.19 万(2022年)
著名景点:西双湖、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东海青松岭森林公园、海陵湖、朱自清文化园
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2021年12月1日关闭)、连云港花果山机场
火车站:东海县站
车牌代码:苏G
地区生产总值:684.49 亿元(2022年)
现任领导:张其兵(县委书记)
东海风貌
夏、商时属徐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鲁国东境的郯国,战国时易为楚地。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郡县,境属朐县,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郯郡后改为东海郡。
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朐县属东海国。至晋,朐县仍属东海郡。
南北朝时期,改朐县为朐山县,属朐山郡。
隋初,废朐山郡置海州,朐山县属海州。不久,改海州为东海郡。唐武德元年,改东海郡为海州。
元初,海州升为海州路,后改为海宁府,不久又降为州,朐山县属海宁州。
明初,海宁州仍为海州,隶淮安府。由秦至明初,境内曾属朐县、朐山县、曲阳县、东安县、即邱县、招远县、龙苴县等。
清初,海州为直隶州。现东海县境域明清两朝未设县,为海州地。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城。因东濒大海,沿用古东海县名。1912年4月,析县境东部11镇设置新县灌云县。东海县初属江苏省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封锁陇海铁路,东海县境域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以陇海铁路为界,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两个抗日民主政府。铁路南于1940年11月建立的东海县民主政府属华中局淮海区,大部分地域属沭阳县,包括今东海县安峰镇、曲阳乡、房山镇、平明镇和张湾乡南部。铁路北于1941年8月建立海陵县民主政府,先后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滨海区、临沂专区。1945年11月,海陵县更名为东海县。县城海州及新浦地区,抗日战争期间为日伪盘踞,建伪政权,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军占领。
东海县风光
1949年5月,路南东海县撤销,辖区并入沭阳县和灌云县,此后,只有一个东海县,属山东临沂专区。陇海铁路北县境西部1933年后属郯城县,包括今桃林镇、山左口乡和李埝乡西部。
1948年11月,东海县全境解放,析县境海州、新浦二镇与连云市建立新海连特区,旋改新海连市,海州、新浦为所辖。1950年5月,东海县与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同年12月又分置。东海县治东石榴树村,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
1953年1月,东海县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同时,沭阳县将原属东海县的房山、安峰、平明等地划归东海县,郯城县也将桃林、山左口一带划归东海县,10月,移治新海连市海州城。
1957年11月,东海县由海州迁治今牛山镇。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东海县由徐州地区划归连云港市所辖。
2008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77号),将东海县浦南镇划归新浦区(2014年5月撤销 )管辖,并将江苏省国营岗埠农场划入新浦区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新浦区行政区域面积461.1平方公里,人口43.9万人,辖6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3个乡;东海县行政区域面积2040.9平方公里,人口108.8万人,辖13个镇、8个乡。
2022年2月3日,撤销东海县山左口乡、曲阳乡,设立山左口镇、曲阳镇 。
街道、镇、乡名 | 驻地 | 面积(平方千米) | 行政村 |
---|---|---|---|
牛山街道 | 和平西路58号 | 92.79 | 15 |
石榴街道 | 东榴居民委员石新路55号 | 79.89 | 11 |
桃林镇 | 桃北村桃源路 | 169.89 | 21 |
平明镇 | 平明村太平洋路 | 157.80 | 24 |
房山镇 | 房北村达宁路 | 152.96 | 25 |
安峰镇 | 山庄村迎宾路 | 134.17 | 26 |
双店镇 | 双店村326省道 | 117.45 | 15 |
石梁河镇 | 胜泉村海陵湖路 | 103.60 | 24 |
白塔埠镇 | 白塔村航空路 | 103.27 | 16 |
温泉镇 | 尹湾村朝阳路 | 102.71 | 18 |
黄川镇 | 新联村党政路 | 94.44 | 22 |
青湖镇 | 青北村青康路 | 94.32 | 20 |
洪庄镇 | 洪庄村建设路 | 67.19 | 13 |
驼峰乡 | 驼峰新村323省道 | 104.30 | 23 |
张湾乡 | 张湾村张曲公路 | 91.30 | 12 |
山左口镇 | 山左口村光明路 | 89.09 | 15 |
石湖乡 | 大娄村牛桃路 | 78.08 | 11 |
曲阳镇 | 城北村行政路 | 75.42 | 12 |
李埝乡 | 李埝村人民路 | 70.30 | 11 |
李埝林场 | 陈山村 | 31.11 | 1 |
东海农场 | / | 20.24 | |
种畜场 | 费岭村 | 7.26 | 1 |
种猪场 | 种猪场 | 3.33 |
位置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东与连云港市海州区接壤,西达马陵山与山东省郯城县分界,南与沭阳县为邻,北与山东临沭县交界,东北沿新沭河与赣榆县相望,西南与新沂相连。东海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
东海县
气候
东海县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东海县常年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常年无霜期225天。
地形地貌
东海县地属黄淮海平原东南边缘的平原岗岭地,地形东西长、南北短,东西最大距离7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4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连绵,东部地势平坦。地势西高东低,在海拔2.3~125米之间。
水文
东海县境内河流均属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拥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蔷薇河、鲁兰河、石安河、龙梁河等16条干支河流。东海县为“百库之县”,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63座,总库容为8.9亿立方米,其中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分别为江苏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库。
矿藏资源
东海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39种。其中非金属矿产29种,金属矿产10种。据不完全统计,有125处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包括能源与水气矿产(4种):钍、地热、矿泉水、地下水;金属矿产(10种):铁矿、钛矿、铬矿、铜矿、铅矿、钼矿、镍矿、金矿、铌钽矿、铌矿;冶金辅助原料矿产(6种):蓝晶石、萤石、冶金用脉石英、石英岩、熔剂用蛇纹石和石墨;化工原料矿产(3种):重晶石、磷矿、化肥用蛇纹石;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6种):大理岩、玄武岩、花岗岩、瓷石、蛭石、石榴子石、片麻岩、锆石、石榴红宝石、水晶、云母、钾长石、石棉、黄砂、红砂岩、粘土等。
生物资源
东海县盛产油料、瓜菜、果品,生猪,大牲畜。
职务 | 姓名 | 备注 |
---|---|---|
县委书记 | 张其兵 |
|
人口
2022年末全县户籍户数31.08万户,户籍人口123.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62万人,乡村人口64.37万人;女性59.20万人,男性64.7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0-17岁人口30.89万人,18-34岁27.79万人,35-59岁42.98万人,60岁及以上22.32万人。当年出生户籍人口9131人,当年死亡户籍人口7946人。2022年末暂住人口3.08万人。2022年末常住人口104.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3万人。
民族
2011年,东海县共有汉、回、彝、哈尼、拉祜、苗、布依、傣、瑶、壮、佤、白、布朗、傈僳、纳西、满、土家、侗、藏、黎、蒙古、朝鲜、维吾尔、怒、达斡尔、畲、水、普米、土、哈萨克、景颇、阿昌、德昂、京等3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20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8%,少数民族人口占0.2%。
综述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4.4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6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7.35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88.54亿元,增长2.7%。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4:43.4:42.2。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655元,增长4.5%。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9.3%,占比较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9.6%,占比较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3%,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7.1%,占比较上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动能表现活跃,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高达118.2%,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2%。全年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43.2%。
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58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5%。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支持成功自主创业6112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4982人,带动就业2.2万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203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200人。安置公益性岗位301人,新增就业困难人员认定2201人,为1.1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288万元。
东海县
第一产业
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312.14万亩,同比增长0.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17.68万亩,与去年持平;稻谷播种面积97.61万亩,增长0.01%;玉米种植面积25.02万亩,与去年持平。粮食总产116.92万吨,增长0.04%。其中,小麦产量46.42万吨,增长0.15%;稻谷产量57.97万吨,增长0.02%;玉米产量10.59万吨,下降0.2%。花生种植面积15.50万亩,产量5.08万吨,增长0.3%。蔬菜、瓜果种植面积50.19万亩,产量126.36万吨,增长1.4%。
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49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98.69亿元、林业产值3.07亿元、畜牧业产值30.61亿元、渔业产值23.0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02亿元,分别增长6.2%、3.8%、1.5%、9.8%和2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70亿元,增长5.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22年生猪出栏77.79万头,同比增长5.3%;家禽出栏2087.73万只,下降4.3%;家禽存栏687.26万只,增长7.1%;牛出栏1.51万头,增长33.9%。猪肉产量6.29万吨,增长6.1%;牛肉产量0.30万吨,增长51.9%;禽肉产量3.49万吨,增长1.5%;禽蛋产量1.81万吨,下降0.9%。生牛奶产量0.49万吨,增长22.2%。水产品产量6.90万吨,增长2.1%。
2022年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139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市级71家,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3家,市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3个,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788户,经营规模达21万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453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全年我县新增绿色食品59个,有机产品3个,有效绿色食品累计达209个,2家企业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持续开展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普及行动,新创建部级示范场1家、省级示范场8家。
第二产业
2022年,东海县工业用电量16.24亿千瓦时,增长9.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3家,实现产值394.43亿元,增长1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128.86亿元,增长14.4%;重工业产值265.57亿元,增长18.1%。分门类看,制造业产值388.95亿元,增长16.9%;采矿业产值0.24亿元,下降3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5.23亿元,增长1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4.04 亿元,增长68.5%;股份制企业产值334.68亿元,增长20.5%;外资企业产值 38.62 亿元,下降 13.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产值345.55亿元,增长22.1%,其中私营工业产值290.23亿元,增长19.3%。
行业名称 | 产值 | 利税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3487 | 3416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5115 | 16362 |
食品制造业 | 29683 | 2506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6719 | 1733 |
纺织业 | 75793 | 1735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186106 | 18210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5171 | 837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68624 | 7272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7229 | 827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1425 | 1761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34310 | 2877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19611 | 69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8506 | 163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758399 | 9946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0440 | 819 |
金属制品业 | 54017 | 352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7137 | 83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9149 | 5385 |
汽车制造业 | 60997 | 706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31 | 8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22843 | 11969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61675 | 6894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24979 | 601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3732 | 4243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6142 | 1193 |
202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五大重点板块实现产值327.29亿元,同比增长 18.9%,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83.0%。其中,硅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60亿元,增长34.3%,占规模工业比重40.6%;新循环经济产业产值59.85亿元,增长13.7%,占规模工业比重15.2%;绿色食品制造业产值53.95亿元,增长12.6%,占规模工业比重13.7%;纺织服装加工业产值21.79亿元,下降9.4%,占规模工业比重5.5%;新型建材制造业产值31.71亿元,下降6.5%,占规模工业比重8.0%。
202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46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轻工业利润15.45亿元,增长154.4%;重工业10.01亿元,下降23.1%。分门类看,制造业利润25.03亿元,增长37.2%;采矿业利润0.06亿元,增长7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0.37亿元,下降5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7.1%、7.6%,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7和1.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4.7%。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23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工业投资287.55亿元,增长7.6%;高技术产业投资86.78亿元,增长25.3%;民间投资309.01亿元,增长1.9%,占全部投资比重为96.5%,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87.5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投资32.68亿元,下降30.5%。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5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0.15亿元,增长7.7%。从商品分类来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69.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 571.7%,金银珠宝类增长76.7%,中西药品类增长50.0%,粮油、食品类下降2.6%,汽车类下降32.4%,烟酒类下降51.9%,日用品类下降21.4%。限上网络零售额实现46.19亿元,增长71.2%。
建筑业
2022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业73家,实现总产值120.19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在省外施工产值16.73亿元,下降31.0%;竣工产值79.03亿元,增长2.0%。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117.86亿元,增长5.5%;安装工程产值1.2亿元,增长50.0%。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6.20万人,增长32.1%,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数 4802人,增长 24.7%。全县拥有一级资质企业6家,二级资质企业18家。
财税和金融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3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22.72亿元,下降5.6%,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5.7%。分税种看,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965.9%、55.8%、23.8%、22.1%、10.8%、6.0%和1.1%;土地增值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国内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分别下降51.0%、43.5%、16.1%、9.0%、6.7%和1.8%。政府性基金收入31.52亿元,下降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72亿元,下降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5亿元,增长21.4%。政府性基金支出26.74亿元,下降11.4%。
东海县
邮政事业
2022年,邮政和快递业务收入4.92 亿元,同比增长17.4%。全年收件量1.41亿件,增长16.7%;派件量6470万件,增长4.2%。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73亿元,增长 9.9%。年末全县电话用户122.57万户,增长7.1%,其中固定电话7.85万户,下降5.5%;移动电话 114.72万户,增长 8.1%。年末互联网用户 164.17 万户,增长 13.7%,其中固定宽带用户 44.81 万户,增长 13.4%;移动网络用户119.36万户,增长9.5%。100M及以上带宽用户41.28万户,增长36.0%。5G移动网络用户53.72万户,增长39.0%。
教育事业
2022年末,拥有幼儿园120所、小学118所、初中30所、高中7所、职业中学1所、开放大学1所、盲聋哑学校1所。全年共有在校学生24.40万人,专任教师1.81万人。其中,幼儿园在校生3.58万人,专任教师2498人;小学在校生10.68万人,专任教师7014人;初中在校生6.16万人,专任教师5289人;高中在校生3.09万人,专任教师2948人。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升学率分别为99.9%、96.0%、92.5%。2022年高考本科达线3478人,其中本一达线1208人,较上年净增203人,连续四年实现大跨越。全年创建省、市优质园5所,省市优质园覆盖率97.1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2%。新建、改扩建校舍6万平方米,撤并17所农村村小、教学点,撤并办园点6个。完成26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项目。
科技事业
2022年,东海县完成科研项目8个,列入省及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8个,取得省及省以上各类科技成果3个,引进科技成果82个,新增产学研成果50个。获批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项目10个。全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个,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个。
体育事业
2022年末体育场地1355个,体育场地面积207.19万平方米。全年举办体育比赛次135次,参加体育赛事1.50万人,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牌68块,其中省级6块,市级62块,三人制男子篮球勇夺第二十届省运会冠军。全县等级裁判1244人,其中一级以上111人。全县国民体质达标率97.68%,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22年末,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9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影剧院1个,电影院8个、剧团1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582次,电影放映4184场,上演剧目3个,演出场次96场。全县有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广播发射和转播台发射机1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41万户,其中乡镇用户6.8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37.1%,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
2022年末,东海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6个。其中,医院16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39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5068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数3084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984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7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96人,注册护士2607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16元,同比增长18.0%,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18.32万人,发放养老金4.23亿元,发放率100%。参加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1万人、5.18万人、7.0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1.22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八类困难群体参保8.65万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职工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70%和85%左右。全年发放社会福利6532万元,其中儿童福利661万元,老年人福利2018万元,残疾人福利3852万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8871万元,其中救助城乡低保7782户1.27万人,发放低保救助资金6759万元。孤儿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656元,其他困境儿童按照标准比例发放。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养老床位855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1张。
东海县
公路
东海县道路总里程1769.4公里,310国道、204国道以及连霍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等东西南北大动脉均在县境交汇,境内县乡村道路全面畅通。
2018年末,全县公路里程3023公里,其中国道144公里,省道185公里,县道443公里,乡道1001公里,村道1348公里。公路客运量289万人,货物运输量529万吨。公交运行车辆85辆。年末各类机动车拥有量17.07万辆,比上年增长7.6%,其中载货汽车1.76万辆,增长7.1%,营运汽车1.61万辆,增长36.2%,大型客车564辆,下降25.9%,大型货车7339辆,下降24.7%,小型汽车12.62万辆,增长14.7%。
2016年,全年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比上年分别下降3.4%和5%,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4.9%和5%。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971公里,其中国道59公里,省道185公里,县道465公里,乡道984公里,村道1278公里。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达100%。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3609辆,比上年净增19708辆,增长23.5%;私人汽车保有量97673辆,比上年净增32215辆,增长49.2%。
徐连高铁东海县站
2015年8月3日上午,在县政府B607会议室,县委副书记、县长朱国兵同志主持召开徐连客运专线东海段规划路径专题研究会议,县委副书记宋波、县政协主席何东明、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董桂军、县政府副县长冯小宏,县人大副主任范益春及县政府办、住建、交通、规划、牛山街道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县规划局就徐连客运专线涉及东海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汇报,并就专线设计部门提出的客运专线东海至连云港段规划路径、专线东海站位方案、铁路专用线迁建问题进行论证分析,介绍各项方案比选的优劣势,对项目的实施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在听取汇报后展开了认真的讨论,并对专线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朱县长就客运专线东海段涉及到的三个问题进行总结,要求我县抓住此次机遇加快完成铁南片区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案,重点做好铁路南北片区交通组织设计,方便老城区群众出行,促进片区协调发展。会议最后原则同意规划部门提出的拟办意见,并要求县规划、交通部门要积极与客运专线设计部门加强对接。
据悉,按中铁总公司要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8月初将完成徐连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报中铁总公司开展可研报告行业内部评审。按照中铁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的签批意见,徐连客专将作为郑徐客专的延伸线,按客运专线(时速350KM/H)的标准建设,争取年内完成可研批复,预计2016年初开工建设。
航空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 坐落境内,有京、穗、沪等直达航班,将陆续开通香港、日本、韩国等国际航班。内河航运可抵长江、运河。2021年12月1日上午11:00 最后一班民航从连云港白塔埠机场飞离。至此,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民航部分完成使命,就此关停。
东海县
丁治磐(1894—1988),字似庵,江苏省东海县城北富安村人。1912年3月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一期,11月毕业授少尉。民国末任江苏省主席。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王得胜,清光绪年间江西省南赣镇总兵。
朱路(1856—1929),字任庵,东海县平明镇平明村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乙丑科三甲105名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历任邮传部主政,后任太子少傅。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曾两次出使日本。
沈云沛,清末江苏海州(今东海)人,字雨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工商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邮传部侍郎、署尚书。民国后曾以参政院参政任浦信铁路督办。
王佐良(1872~1935),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乡西朱范村人。清光绪年间江西省南赣镇总兵王得胜次子。自民国元年(1912年)起先后担任赣榆县民政长、县长。
郇华民,东海县房山镇郇圩村人,连云港地区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杨凤鸣,1939年日军侵占东海,杨凤鸣组建苏鲁抗日游击支队冲锋抗敌。
杨庆福,1912年5月出生于东海县石榴镇东安村。1941年9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27日,在团林战斗中牺牲。牺牲前任五十七军独立旅一营营长。
孙秉涛,1908 年出生于东海县牛山乡贯庄村。1928 年春,孙秉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 年 10 月,孙秉涛壮烈牺牲时,年仅 25 岁。
王经郭,1926 年出生于东海县石梁河镇树墩村,烈士。
冯硕仁,东海县白塔埠人,1932年初,冯硕仁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于南京。
冯菊芬,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曾与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刘瑞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相识,并结为伴侣。
彦涵,1953年,他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了正面浮雕《胜利渡长江》,使此浮雕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高成就的代表。
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中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陈德怀,东海县曲阳乡城南村人。烈士。
周晓江,东海县曲阳乡赵庄村人。先后在房山高级小学、江苏省立第八师范、东海中学就读。1950年后,历任浙江省公安厅一处副处长、秘书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劳改局局长等。
吕祥壁,1966年3月参军,空军部队战士,驻东海县白塔埠。为了表彰吕祥壁,中共空军党委追认吕祥壁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烈士,并追记一等功。
刘一麟,留德医学博士,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创始人和首任院长。
周大兵,东海县岗埠农场高桥村人。现任武警水电部队主任,少将军衔。为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石兆前,东海县白塔镇前城村人。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指挥部参谋长,武警少将警衔。
汤国泰(1787—约1882),东海县牛山紫竹村(今牛山街道汤庄村)人,清廷敕授正七品散官文林郎。现存《勤业斋诗》《采风诗》64卷近5000首,收藏于北京和南京图书馆。
徐则臣,江苏东海人。中共党员。 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东海水晶
东海水晶闻名世界,是世界水晶集散地。2003年,东海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冠名为“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县有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储有丰富的水晶和石英,石英储量约3亿吨,水晶储量约30万吨,存储量占全国70%以上,硅含量高达99.99%,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东海已经成为著名的世界水晶集散地和东方石英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场。
东海温泉
东海温泉早在明清年间就有“冬夏如汤”的记载,更有学者著《温泉铭》赞之为“名区胜境”。1963年,东海温泉被收入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并被命名为佛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是中国难得的返老还童泉。这经上亿年流淌出来的熔岩水,长年自流,日涌量达5000立方米,出井水温达82℃,四季如汤,可浴疗饮疗,水质透明滑润,富含钙、钠、钾、锌、氟、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国内外旅游、康疗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
东海大米
东海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海县已成为“江苏省优质稻米生产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优质中粳稻无公害化生产示范区”。
东海(老)淮猪肉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批准对南湖菱、东海(老)淮猪肉、乐平雪梨瓜、白蕉海鲈、乡城松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9年第89号)。
黄川草莓
2020年,黄川草莓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梁河葡萄
石梁河葡萄,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桃林烧鸡
桃林烧鸡是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的特色美食。
桃林酒
桃林镇出产美酒的历史至今已有千年,桃林酒有“名扬苏鲁三千里,味占江苏第一家”的美誉。
双店百合花
2015年“双店百合花”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海西红柿
东海西红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境内有大贤庄遗址、温泉尹湾汉墓群、曲阳古城遗址、马陵古道等遗址古迹。
西双湖
西双湖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东海县城西部 ,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65公里,湖区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库容量超过1200万立方米。西双湖是以“湿地城市”为发展理念,集合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服务、生态住宅四大元素,有水晶广场、南湖码头、双湖夕照、水晶塔、十七孔桥、赏花岛等景点。
西双湖
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
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
东海青松岭森林公园
东海青松岭森林公园
海陵湖
海陵湖(原名石梁河水库)兴建于1958年,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 是在著名的石梁河与大沙河(旧名庙湾子河,源自山东郯城县,东流经大沙河镇,东入海。)河道基础上开掘而成,位于新沭河中游,地处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交界处,西临山东临沭,东距连云港市区约35公里。最大库面积91平方千米,最大库容5.3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2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34亿立方米,死库容0.3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5365平方千米。游区内现有入口广场、海陵广场、十里长提、水上娱乐区等景点。
朱自清文化园
朱自清文化园占地15亩,整个展馆达500平方米。分为金石园、怀清廊、清气堂、清友轩和清风书屋五个版块。清气堂是朱自清文化园的主展馆,专门介绍朱自清先生生平历程,门上的匾额系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先生亲自题写。
亚洲第一井
亚洲第一井是继前苏联和德国之后第三个超过5000米深的科学深钻,也是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该工程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安峰山烈士陵园
安峰山烈士陵园
在这块幽静肃穆的土地上,年年岁岁,当地党政军民来此扫墓、献花,祭奠民族忠魂,寄托无尽思念;春夏秋冬,全国各地群众时常来谒陵、瞻仰,缅怀英雄业绩,表达崇敬心情。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76。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39。
2020年5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被授予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江苏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15日,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1月,入选中国科协公布的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名单。
2022年4月14日,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67名。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50名。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