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编辑
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系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境内,地处全国著名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规划面积为806.9公顷,湿地面积588.6公顷,湿地率72.9%,湿地分为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3类,永久性淡水湖泊、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等3型。共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分区。2005年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2011年通过试点建设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水、湿地、生态”为主题,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占景区总面积37%左右。园内现有各类植物153种,野生动物97种,其中包括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江苏泰州姜堰溱湖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入选。
中文名: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森林公园级别:国家级
地理位置: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面积:806.9 公顷
气候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管理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批准时间:2011年9月
批准文号:林护发209号
开放时间:08:30-17:00
保护对象:麋鹿、鸳鸯、花脸鸭、水雉等
位置境域
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苏中地区的泰州市姜堰区西北部,泰州市里下河沼泽水网区域。东以姜溱河为界,西以喜鹊湖西岸为界,北以姜溱公路为界,南以西姜溱河为界,保护其核心河流,规划区内地势平坦, 沟塘棋布,河网纵横,规划总面积806.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88.6公顷,湿地率72.94 %。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地形地貌
功能区划图
湿地公园内湖泊、河流等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规模较大,溱湖又名喜鹊湖,因“昔多喜鹊飞集”而得名。
溱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面积约3500亩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九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
土壤
湿地公园地貌平坦,高差甚微,但受自然成土过程的作用,以通扬运河为界,南部属高沙土,北部属水稻土,土质及农业生产特点相差较大,故大致有高沙土土壤、水稻土土壤、与介于高沙土与水稻土之间过渡区。
水文
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内的河流主要是泰东河、姜溱河、黄村河等河流。溱湖周边有十多条河湖港汊与喜鹊湖有水体交换。这些河流的形成与里下河洼地的排涝、泄洪、航运交通有关,它们常年水量充沛,水情稳定,有利于发展养殖和捕捞,从而形成特定的水乡风情。
气候
溱湖湿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带。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综述
湿地公园整体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分区。
湿地保育区
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保育区内有大量的水面、生态保育林和湿地林,生境原始,湿地生态系统较完整,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改善和丰富湿地生境类型,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总面积405.98公顷。
恢复重建区
恢复重建区内有大面积鱼塘和水田,受人为因素干扰,生境脆弱,亟待进行生态修复,保护湿地生态。
恢复具有潜在生态价值的受损湿地,丰富湿地动植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境,为湿地保育区提供缓冲和扩展的空间,使整个湿地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状态。总面积160.17公顷。
合理利用区
合理利用区主要管理设施分布区域,陆路和水路交通方便,对保育区干扰较小,景观类型丰富,可作为科普宣教和配套服务场所。
充分利用湿地景观资源,营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湿地风光,满足大众生态休闲需求,通过湿地体验活动强化游客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总面积240.75公顷。
景区大门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十里溱湖
溱湖又名喜鹊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面积约2.1平方公里。登高而望,从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
军体乐园
溱湖军体乐园,CS真人对抗赛的现场。设有彩弹射击和素质拓展项目。
三元温泉
溱湖湿地公园,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的“三元湿泉”出水温度超过42℃。
古寿圣寺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历史,时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文革期间,寺庙被毁,时至昌明盛世,经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在风光秀丽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古寿圣寺。
2004年10月5日,古寿圣寺举行隆重的佛像开光大典,诸山佛教高僧应邀参加。
候船大厅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科普馆
中国溱湖湿地科普馆总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科普馆分三层,一层主题为“溱湖寻迹”,主要有水孕溱湖、观鸟天堂、麋鹿故乡、绿影生灵、溱湖夜色、足迹星空、溱湖迭韵、沉浸溱湖等8个展区。
二层主题为“探本溯源”,设有探本览胜、湿地银河、溱湖会船、溱湖砖瓦、危机与恢复、地球之肾、生态花园等展区,介绍溱湖的地理位置、地方文化特色和风俗,展示和解释湿地的作用。
三层为大型场景“百鹊归巢”,展示全球范围内人类在保护湿地、保护自然过程中所经历的大事。
湿地探险乐园
湿地探险乐园提供游憩体验乐园,主要是一些攀爬设施。
资源综述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性相对较高的各种类型湿地为多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特别是为鸟类的栖息、觅食、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溱湖湿地共有鸟类97种,兽类21种,两栖爬行类23种,鱼类38种,浮游动物21种。溱湖湿地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价值。
植物资源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湿地群落中,除了芦苇以大面积分布外,其它浮水、沉水或挺水植物所构成的湿地群落一般只是零星分布。主要种类有泽泻、灯心草、鸢尾、芋、菖蒲、茨菇、香蒲、两栖蓼、水蓼、水湿蓼、稀花蓼、雨久花、水浮莲、莲、睡莲等湿地或水生草本植物。还有适应湿生环境的池杉、水杉、水松、河柳、垂柳和枫杨。
动物资源
湿地公园内现有湿地野生植物153种,鸟类:共9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鹳、黑鹳、丹顶鹤等7种,省级保护动物有鸿雁、鹌鹑、喜鹊、灰喜鹊、画眉等8种。兽类:共2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麋鹿,省级保护动物有刺猬、猪獾、貉、豹猫、黄鼬等。两栖爬行类:共23种,有金浅侧褶蛙、黑斑侧褶蛙、乌龟、蝮蛇等。鱼类:共38种,此外还有河虾、河蟹、甲鱼、河蚌、田螺、螺蛳、蚬等。其它动物:有浮游动物21属(种),其中原生动物3属,轮虫4属,棱角类5属(种),桡足类5属,底栖动物27属,昆虫10属。
品牌建设
2005年12月7日,江苏姜堰溱湖湿地公园被批准为首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林护发【2005】209号),试点建设期间,湿地公园管理部门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以及生态旅游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
2007年成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2011年9月23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验收(林湿发【2011】212号)。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江苏泰州姜堰溱湖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入选。
旅游开发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2010年,溱湖风景区扎实推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在景观上做精做特、在经营上做大做强、在服务上做优做细”的要求,先后投入1.8亿元,实施了两期湿地恢复工程以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累计恢复湿地近万亩,投入旅游建设资金近10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国内一家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科普馆正式对外开放。
同时,溱湖风景区邀请多家国内设计单位对整体规划进行修编完善,突出了湿地保护开发的主旋律。
生态建设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园优先湿地保护,从政府专项资金以及门票收入和相关产业中筹措资金,累计投入近10亿元用于对溱湖生态环境的恢复。相继关闭了沿湖及上游地区的14家工业企业,外迁了湿地核心区的原住民;实施了溱湖清淤工程,使溱湖湿地的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把景区建设与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有机结合,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高密度栽植湿地水生湿生植物,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连续实施了两期湿地恢复工程,累计恢复湿地近万亩,先后建成了溱湖景观生态林、湖东湿地森林公园和湖东湿地种苗基地。随着溱湖生态环境的改善,溱湖湿地已日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
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上海——溱湖:沿沿江高速前行——过江阴大桥——从广靖高速转宁靖盐高速——往盐城方向,至溱潼出口下。
南京——溱湖:宁通高速—转宁靖盐高速—盐城方向—溱潼出口下
浙江——溱湖:从浙江过来上沪宁高速——转锡澄高速——过江阴大桥——走广靖高速转宁靖盐高速——往盐城方向,至溱潼出口下。
镇江——溱湖:过润扬大桥——沿宁通高速前行,往南通方向——再转宁靖盐高速,往盐城方向——至溱潼出口下便可。
苏锡常——溱湖:上沪宁高速——转锡澄高速——过江阴大桥——走广靖高速转宁靖盐高速——往盐城方向,至溱潼出口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江苏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上一篇 蛎蚜山国家级海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