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佛 编辑

江苏省无锡市景点

灵山大佛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路1号,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

1997年11月15日,大佛落成开光, 高88米,是中国第二高的巨型佛像;连同三层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灵山大佛佛像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由200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灵山大佛

外文名:Grand Buddha at Ling Shan

地理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路1号

门票价格:210元

历史沿革

编辑
1994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实地踏勘祥符禅寺旧址。

1994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在祥符禅寺后小灵山上建造八十八米的灵山大佛;同年10月20日,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无锡太湖小灵山举行;同年12月24日,大佛铸造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1996年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铜壁板安装,参加全国佛教教制工作会议的高僧大德为大佛安装举行洒净仪式。

1997年1月18日,诸山长老在南京晨光厂浇铸现场举行灵山大佛佛首融金浇铸洒净仪式;同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洒净庆典仪式;同年11月15日,海内外高僧大德共同为大佛开光。

建筑格局

编辑

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高88米,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是中国第二高的巨型佛像;连同三层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灵山大佛佛像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由200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每块铜壁板的壁厚为6—8毫米,最大的面积有20多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

灵山大佛右手造型为佛教“施无畏印”,寓意为众生解除痛苦;左手为“与愿印”,寓意保佑众生平安快乐,大佛衣着线条流动,立体感强烈。

灵山大照壁灵山大照壁

灵山大照壁,长39.8米,高7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

建筑特色

编辑
灵山大佛根据佛教“五方五佛”信仰理论体系建造。大佛形象庄严美好,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定稿,严格按照佛经记载佛祖“三十二相”的体态设计制造,慈颜细目,广视众生,似笑非笑,未语先闻。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左手施“与愿印” 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胸前记号代表万德庄严,整个佛像形态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不论游客靠近或走远,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并且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诸多嘱咐即将出口,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视,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

文化意义

编辑
佛经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经过开光,其神圣意义方始具备。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于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回顾中国的历史和佛教的历史,在每一个繁荣时代,都会出现高度文明的艺术结晶,千秋万代,历久不衰。为佛立像,成就不凡,从云岗、龙门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灵山大佛,从而在中国形成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岗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耸峙而相呼应的格局。

灵山大佛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反映了华东这一福泽宝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祥和,也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并象征和平与生命如青铜一样,亘古长青。

旅游信息

编辑

位置境域

灵山大佛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路1号,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

灵山大佛

门票价格

195元。

交通路线

南京市——内环东线——南京支线——长深高速——沪武高速——江宜高速——沪常高速——灵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