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华山 编辑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西北部,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句容、南京、镇江市区各30公里。距离句容市下蜀镇10公里路程。宝华山原名花山,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森林公园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198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中文名: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外文名:Mountain Baohua
拼音:bǎo huá shān
地区:江苏镇江句容市
景区级别:国家AAAA级景区
开放时间:08:00~21:00
门票价格:50.00元
著名景点:铜殿、拜经台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剧照
宝华山
“水流石不动,山静云自飞”。以佛教传世的宝华山更有“二龙四池七台九洞十二泉”之胜景,集“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于一体,人在山中走,如在仙境行。
宝华山的“雾海”比之黄山云海毫不逊色。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
宝华山
宝华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历尽1500余年沧桑,是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故,宝华山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
站在宝华山顶峰的拜经台极目北眺,但见长江如带,苏北平原烟树苍茫;西望栖霞山、汤山,山青如洗,枫叶如画;东顾镇江,金、焦二山如浮现在扬子江中的两块碧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这是对宝华山的真实写照。
宝华玉兰花朵
中华虎凤蝶:中华虎凤蝶翅展45~55mm,在黄色衬底的前翅上,自前缘向后翅延射着8根如虎斑的粗黑条纹,后翅外缘呈锯齿状,有一小尾突。外缘黑带内缀着黄、红色新月斑和蓝色圆斑。中华虎凤蝶是英国昆虫学家Leech于1893-1894年间在中国的湖北省长江南岸采集命名的蝴蝶,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北向河南、陕西,南向浙江方向稍有延伸。中华虎凤蝶分布广,但个体稀少,是我国的珍稀蝶类。由于它出现在惊蛰前后,所以也称为惊蛰蝶。每年四五月份会在宝华山南片出现。
八哥: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属雀形目椋鸟科鸟类,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八哥易于饲养,又善于模仿人语或其它声音,深为人们喜爱。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栖居平原的村落、田园和山林边缘,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结于大树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
宝华山隆昌寺山门
宝华山
拜经台:位于西部山峰,上有巨石,形似台,一名晒经台,又名会君台,相传是南梁的梁武帝与宝志相会处。《宝华山志》云:“坐此俯瞰长江似带,六合、仪征、丹阳诸邑烟树缥缈,两点青螺浮沉水面则为金焦,回顾栖霞、牛首、钟阜佛头抹眉,若隐若现于岚光云翠间,诚东南一伟观也。”可见,华山之气势雄伟,景色之秀丽壮观!九洞:山中有九洞,即潮音洞、乌龙洞、白虎洞、志公洞、黄花洞、品洞、东华洞、西华洞、古僧洞。其中乌龙洞深不可测。洞多为石灰岩溶洞。
四池:即戒公池、莲花池、龙池、龙王池。寺前的戒池,池中有缩而出没。又说,池水终年不竭,雨年不溢,旱年不涸,传为奇观。
钓鱼矶:在山之西北,滨临大江,相传是王安石钓鱼之处。
将台:在蟠龙山下,为当年韩蕲王(韩世忠)屯军之处。
行宫:寺内原有行宫一座,康熙、乾隆都住过此处,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中。
御碑亭:位于武圣庵前,康熙皇帝南巡至宝华山时;豁免了康熙四十二年以前句容县的丁钱粮,当地人民遂建此亭。
剧照
宝华山不仅因寺出名,而且景色奇特秀丽,寺藏于山中,如花之含萼,莲之有房,寺周苍松翠柏,山中还有九洞四池,深邃神奇。古人称之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号称四十奇秀。据史志记载:“其形安而逸,其势荣而严”,山势崛起,群峰环绕,古树蔽日参天,溪流纵横,绿柳成荫,常年云雾缥缈,盛夏季节,气候凉爽,乃避暑胜境。
宝华山历史上曾是北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植被保存较好。据调查有植物五百多种,其中宝华玉兰已是全国罕见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山中自然生长多种药材和珍贵树林。江苏省政府已将宝华山辟为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
宝华山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栽下了六棵“御道松”最为有名。
隆昌寺
隆昌寺又称千华寺、千华社,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2008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放戒是佛教仪式之一,大概相当于现代大学授予学位一般。隆昌寺戒坛为汉白玉所制,原为木结构,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改为石制坛。据《宝华山志》载,见月造石戒坛时,开基的夜晚,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云霄,众山群楼,亮如白昼。隆昌寺律院先后放戒七十余期,戒僧遍及天下,东南亚、日本等地许多信徒也慕名前来受戒。凡取得隆昌寺工时牒的和尚,走遍全国大山名刹,都会得到热忱接待。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格独特的隆昌寺,属典型的明清建筑。周围还有10多处庙庵和一批人文景点。隆昌寺是国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传戒道场,享誉海内外。该寺始建于梁朝,扩建于明代,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建筑宏伟,曾有“999间半”之称。由于寺庙建在山坳之中,史称“山为莲花瓣,寺在莲花中”。古寺被青山环抱,古木掩映,常年云锁雾罩,清静绝尘,盛夏无暑,真乃佛门名刹。历代达官贵人、名流雅士纷纷登山浏览,留下千古佳句,诗文百余篇。梁武帝、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曾驾临,史载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六进隆昌寺,留下千古传说。明清时期,不仅全国70%的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也慕名专程赶来受戒。寺内珍藏着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家教徒赠送的玉佛、石佛、铜磬、法器,钦定镇山玉印,皇帝用过的万寿枕头、九龙杯和光绪年间铸造的可煮千斤大米的5口铁锅及铜殿、无梁殿等。宝华山名扬海内外,隆昌寺在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宝华山
出了大四合院,由院内回廊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内,在这里有一个戒台堂,也就是学徒受戒的地方,这也是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的。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2008年)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在历代律师的弘扬之下,宝华山律法得以深入人心。据说开始建的是一个木戒坛,康熙年间,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分为上下两层,四周以层栏护之,并承以莲座,镂刻精美花纹,显得十分庄严沉稳。据宝华山志记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从此,数以十万计的求戒僧众从戒台上走下,取得“戒牒”而传佛法于天下。宝华山戒坛是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
宝华山
1998年7月-1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作坊,共出土玉料70件,分为玉璞及加工后的残剩料两类。残剩玉料是玉器初步加工时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多为三角形、圆条形和窄长条形。其中片切割玉料是以硬度较高的片状砂岩质石锯为工具。发掘时发现了一半成品,片状砂岩质石锯还镶嵌在未切割完的玉料中,清晰地反映了石错与玉料之间的加工关系。
宝华山
交通:公交线路:1、从南京出发,可从栖霞乘坐南京公交195路、在南京地铁2号线经天路站可乘坐南京公交191路。2、从镇江出发,可乘坐镇江公交606路、句容桥头、下蜀可乘坐镇江江天公交616路。自驾路线:1、南京走312国道镇江方向过宝华镇5公里国道右侧。2、上海走沪宁高速镇江出口转312国道南京方向40公里处国道左侧。
乐在景区:宝华山计有36座峰峦,好似36片莲花瓣,寺庙则如莲房端坐其中。诚所谓“围着寺庙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僧人影”,营造出了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每当宿鸟归巢,听轻风絮语,游人不由生出隔世之感。
小贴士:镇江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协调,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日照2113小时,无霜期238天,降水量1060毫米。
购物:百花贡酒,其色深黄,其气清香,其味滋芳,糖分较高,酒精含量低,加之能活血养气,暖胃祛寒,又成为老年人之营养品。
最佳旅游季节:每年4月宝华山玉兰赏花节。
住宿:可以宿于山下宝华镇内,或者在句容市内住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