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袍蟹黄汤包 编辑
龙袍蟹黄汤包是南京的传统美食,属金陵菜、金陵小吃,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在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
龙袍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在南京六合常年举办龙袍蟹黄汤包节,盛况空前享誉海内外。
龙袍蟹黄汤包是以母螯蟹的蟹肉、蟹黄,新鲜猪肉为主料加以鸡汤、多种调味品制成馅料,再用面皮包制而成,具有皮薄馅大,汤汁浓厚,味道鲜美的特征,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中文名:龙袍蟹黄汤包
分类:金陵菜,金陵小吃
口味:香气浓郁、汁多味鲜
主要食材:蟹黄,蟹肉,猪肉
龙袍蟹黄汤包
清朝末年,划子口街道的陶戟师傅创办了“太平春饭馆”,继承了乾隆汤包传统工艺并对包馅进行了再加工,佐以多种配料,使汤包味道更佳且更名为“蟹黄汤包”开展经营,20世纪30年代,陶戟将此艺传至秦有发、易春炳、沈老二继续经营,深得食客好评,誉满乡里。20世纪60年代,秦有发传人周玉春接手“老鸿园”,将蟹黄汤包工艺传承并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我镇汤包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环境,“六八酒家”、“长江大酒店”等餐馆应运而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2004年,在市餐饮商会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由24家汤包店组成的“南京餐饮商会龙袍蟹黄汤包分会”,从而使得龙袍蟹黄汤包业做大做强,盛况空前,享誉海内外。
以其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制作精良、难以仿制而著称,仅制作工序就多达33道。长期以来龙袍蟹黄汤包绝技传人恪守“不外传”的祖训,使其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年菊黄蟹肥时节,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数十万食客前来一饱口福。据介绍,龙袍蟹黄汤包的主料必须选。据《六合县志》记载,“龙袍蟹黄汤包清末即负有盛名,以皮薄、馅嫩、味鲜、不腻而著称,于制蟹油、皮汤、做馅、擀皮、捏包、火蒸等工序均有严格要求,看起来似秋菊吐艳,吃起来鲜而不腻。”
材料
龙袍蟹黄汤包
原料
面粉1000克,温水600克,猪五花肉700克,肉皮冻280克,蟹肉160克,蟹黄、酱油各40克,猪油100克,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葱花、姜末各5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1、将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放置片刻;
2、猪肉剁成肉茸,蟹内剁碎,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
3、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50克4个的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
贴士
1.做汤包关键一步是剔蟹黄、蟹肉。
龙袍蟹黄汤包
螃蟹用清水涮清体内污物后,洗刷干净,上笼屉蒸熟,剪下蟹螯、蟹爪,用钢钎剔出蟹肉,剥下蟹壳,剔出蟹黄;用刀将蟹身剖为两半,用钢钎将蟹肉细细剔出。剔一只螃蟹,耗时约5分钟。通常一只蟹只能剔出两笼蟹黄汤包所需的蟹肉、蟹黄。
2.皮汤配鸡汤味道才够鲜
龙袍蟹黄汤包的汤汁味道十分鲜美,这里头其实诀窍还不小。
先是制作皮汤。肉皮选用的是猪脊背上的厚肉皮,刮洗干净后入沸水中焯一下,水温和时间很有讲究。焯完后用清水洗净,铲去皮肉上肥膘,刮去皮外杂质污垢,用温水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熬成乳白色的皮汤,再按一定配比兑入高汤(老母鸡汤)“吊鲜”,冷却后即凝结成果冻般的胶状物——皮冻。据介绍,这种汤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但有营养,还能美容呢。
3.一个包子正好33道褶
龙袍蟹黄汤包
4.吃蟹黄汤包要喝茼蒿汤
龙袍蟹黄汤包不但制作讲究,吃法也相当讲究。龙袍长江大酒店“蟹黄大师”王永贵介绍了品尝蟹黄汤包的步骤:食客落座之后,先品尝龙袍盐水鹅、盐水江虾等几道特色冷盘,然后上由鸡丝、猪蹄膀肉、蟹黄、甲鱼肉、木耳、鸭蛋和高汤精心烹制的龙袍蟹黄“头道菜”。几道荤素菜肴过去,就轮到“主角”蟹黄汤包登场了。除谨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最后一扫光”的要诀外,还需以生姜米和镇江香醋佐餐。吃完包子,百味俱淡,喝上一碗茼蒿汤,饮上一杯清茶,备觉神清气爽。
2.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