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水晶 编辑
东海水晶,江苏省东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东海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着“世界水晶之都”美誉。东海水晶以蕴藏量大,质地纯正而著称于世,2013年入选为20个“江苏符号”之一。东海水晶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19世纪,是中国最大的水晶市场,同时也是世界水晶交易重要的集散中转地,享有“东海水晶甲天下”的美称。
2007年10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东海水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东海水晶
产地名称:江苏省东海县
品质特点:玲珑剔透、油润透明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7年第151号
批准时间:2007年10月12日
东海水晶产品历经多年发展,工艺不断创新,技艺不断进步,其工艺通过继承传统、引进先进技术,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海特色的雕刻工艺,如立体圆雕、深浅浮雕、镂空雕以及嵌金镶玉等,还有新科技激光内雕、磨砂等技艺。东海水晶雕刻一般都是根据水晶质地、块度、形态、色彩和其它玉石所不具备的包裹体、水胆等特点,按照传统文化或现代意识,独具匠心选题、设计、雕琢出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形、色、意兼备的艺术品。东海的雕刻品,都遵循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即以形写神,神韵生动的艺术规律,讲究造型逼真,雕刻精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还汲取明清及民国初年民间玉器的雕形和饰纹,都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一般采用会意传神、谐音借意、组合配用等手法来体现作品的主题。
东海水晶
在距今2亿年至1.35亿年间的侏罗纪、白垩纪时,东海县境内又经受一次强烈的燕山期地壳运动,形成了纵贯中国东部郯庐大断裂,同时断裂带两侧发生了相对的左平移,将原为一体的秦岭褶皱东段即大别山—东海—胶东弧形构造隆起带分割为大别山向南、东海至胶东向北平移两大部分,使东海县的地理位置由大别山地区向北推移500千米。郯庐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千米,在东海境内长度达30千米,宽10千米,切割深度70千米以上。断裂带平移使地壳内部失去平衡,导致其两侧地壳薄弱地带大量岩浆喷发和侵入。同时形成了次一级断裂构造,为水晶形成提供了构造与物质条件,于是就形成了水晶。
大约距今1亿年时,这一带又成了火山世界和火的海洋。地壳的不均匀升降和频繁的火山活动,使地下最古老的东海群基底岩系上升,形成了马陵山以东地区海拔150米至269.5米的磨山、房山、羽山等孤山和海拔40米左右的牛山,而那些水晶等非金属矿产,也随之被带到地壳地表附近。
东海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地质部门初步探定,东海县境内蕴藏着37种地下矿藏,其中水晶、石英、金红石、蛇纹石、蓝晶石、蛭石等29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全县有二分之一的地域储有水晶,总储量约30万多吨,水晶储量及品位均居中国之首,水晶产品的产量和销量也都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东海优质水晶主要产于平明镇安营、房山镇柘塘、驼峰镇南榴、曲阳镇张谷、牛山镇曹林等地。其中安营红土山附近有柳树行和观音堂两处都出上等水晶,还有紫水晶、墨水晶、米黄水晶和绿水晶等罕见品种。
宋代,“我昔登朐山,欲济东海县”诗词大家苏东坡一生两次到过东海,他所写的诗词有9次提到东海,4次提到水晶。如在《念奴娇》中写道“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明代,大文学家、淮海浪士吴承恩来东海花果山构思创作《西游记》,第一次塑造出一个美丽虚幻的“东海水晶宫”,虽是异想天开,但也绝非凭空臆造,显然是东海神奇的水晶酿就了这一后来风靡天下的浪漫和传奇。
清初,海州知州刘兆龙在《康熙海州志》中记到:“牛山,去(海)州西七十里,产水晶石。”
陈列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水晶大王”就出自东海,净重3.5吨。再有“水晶二王”、“水晶三王”等均出自东海,“东海水晶甲天下”因此闻名。
1976年,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水晶棺,也是中央经过试验放弃了其它地区水晶之后,最后选用32.20吨东海水晶精制而成。
20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尉健行、曾培炎、费孝通、王恩茂等都曾先后考察过东海水晶、并对东海水晶产业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1991年,东海县举办了第一届东海水晶节,此后每两年的10月前后举办一次,每次历时10天左右。
东海水晶
2016年,东海水晶从业人员近25万人,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2018年,东海县水晶从业人员近30万人,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东海水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江苏符号”,获评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旅游地理标志称号。
2003年,东海县获评“中国水晶之都”。
2007年10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东海水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9年11月15日,东海县再次获评“中国水晶之都”称号。
东海水晶
地域保护范围
东海水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东海水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9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苏省东海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感官特征
东海水晶
一般为晶体状构造,可雕性和抛光性好。全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常见颜色有无色、茶色、紫色、绿色、黄色等。
(二)原料理化特征
1.摩氏硬度:7。
2.密度:2.66克/立方厘米。
3.折射率:1.544至1.5553。
4.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99%,杂质含量总和小于20ppm,铝含量小于15ppm。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
(1)玲珑剔透、油润透明。
(2)晶体较完整,面、棱、角清晰,晶面生长纹明显。
(3)含少量气、液、固三相包体。
(4)水晶原石晶面和凹坑处常伴有棕黄、棕褐、绿色的含有细微的蛭石与绿泥石矿物组成的“燕子泥”。
2.质量等级:质量等级分为三级。
专用标志使用
东海水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东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