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应合 编辑
周应合(1213年-1280年), 原名弥垢, 字淳叟,号洪崖,又号溪园,武宁(今属江西)人。 周友贤之孙,荆准宣抚使周汝翼之子。 中国方志编纂家。
周应合于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授江陵府教授。宝祐末,马光祖为荆湖制置使,辟入幕府赞画军事,尝修《江陵志》。开庆元年(1259年),充江东安抚司干办公事,兼明道书院山长,奉马光祖命撰《新金陵志》,擢实录院修撰。景定二年(1261年),以史馆检阅入对,以劾贾似道谪通判饶州,摄郡事。咸淳四年(1268年),通判宁国府,复摄郡事。后辟通判潭州兼参议官,以论罢。德祐元年(1275年),起知瑞州,复与主帅议不合,劾去。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逝世,时年六十八岁。
周应合能诗,《望江楼》等作,颇能刻画江南风光。著有《洪崖集》《溪园集》,已佚。编纂有《景定建康志》五十卷,今存。《全宋诗》卷三三五○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八○六五收有其文。
别名:弥垢
字:淳叟
号:溪园先生
所处时代:南宋
主要作品:景定建康志
本名:周应合
周应合,原名弥垢,宇淳叟,自号溪园,人称“溪园先生”,晚年辞官后取名“洪崖处士”,考取进士廷见时,宋理宗赵昀赐名“应合”。武宁鹤溪(原老县城北门外,已沦为水域)人,南宋淳祐庚戌十年(公元1250年)进士。出生于诗书门第,官宦世家,其祖父周友贡,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是一位“立朝劲直敢言,然不为矫激沽名”的耿直之士。叔祖周友直,宋光宗时东宫侍讲,周友仁宋宁宗时兵部尚书。其父周汝翼为荆淮宣抚使,一门显赫。
周应合中进士后初任江陵县教授,因文才出众,享有盛名而被召人为实录院修撰,是为接触史实编撰工作之始。景定年间(约在公元1260年前后)调至江南东路安抚使司任职,宋度宗时(约公元1265年间)被征为御史。其时贾似道身居要职,操揽朝廷大权,独断专行,军政大事均在西湖葛岭私宅内裁决,隐匿重大军事不报。周应合目睹此景,深为痛恨;上疏参奏,历数贾似道误国罪行,当时度宗正宠信贾似道,因而一怒将周应合贬谪为饶州通判。贾似道并不就此罢休,不多久,将周放至华州云台任有职无权之观察使。周应合经此挫折,辞官返乡,深居简出,以教儿孙诗书自娱。宋恭帝时(公元1275年)贾似道势败被诛,周应合起用为直贤院学士,来赴任去世。著有《洪崖集》、《溪园集》等,惜已失传。旧志中仅载有其《叶处士墓志》及《望江楼》诗一首: “澄江如练正高秋,一馆吹秋上此楼,有客乘风来纵酒,长歌远送下滩舟。”
周应合在调至江南东路安抚使司任职时,建康府知府为宝章阁学士、江东安抚使马光祖。周应马之请,着手编撰《建康志》,他取宋乾道,庆元年间(公元1170?1198年)两次编撰的志书为参考,另立纲目,“略者详之,阙者补之,谬者正之”,“井井有法,志乘家皆宗之”,是当时编撰较早、较完备的一部志书。编成后曾进献朝廷,宋理宗大加赞赏, “玉音嘉焉”。 《建康志》刊刻后在社会流传较少,仅为少数人收藏。经元、明、清三朝更替,志书毁于兵燹,濒于失传,清康熙时仅残留部份。朱彝尊为修《明史》多方收集资料,为找《建康志》历经三十年未得。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九月,朱在曹寅家书架上发现是书,借回抄录后刊刻,并写《景定建康志跋》,一部四百多年前之志书复又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称此志“授据总洽,条理详明,凡所考辨,俱见典核。”现南京图书馆收藏有这部《建康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