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杨柱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飞行工程师

朱杨柱朱杨柱

朱杨柱(Zhu Yangzhu ),男,汉族,江苏沛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86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街道朱大庄村 ,2005年9月入伍,200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朱杨柱是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的首位博士航天员,也是中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 。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同日下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入驻“天宫” 。7月20日,朱杨柱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成为中国首个出舱活动的航天飞行工程师。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朱杨柱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朱杨柱

外文名:Zhu Yangzh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江苏沛县

出生日期:1986年9月

毕业院校:国防科技大学、江苏省沛县中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军衔:陆军上校

人物履历

编辑
1986年9月,朱杨柱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街道朱大庄村。

2005年,朱杨柱参加高考,同时从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中毕业。 报考并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科学学院前身)。

2009年,本科毕业的朱杨柱选择继续在学院深造,跟随易仕和教授攻读研究生 。

2015年9月博士毕业前,朱杨柱在国防科技大学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十年大学光阴,随后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后,也是解放军63926部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实验空气动力学航天气动光学。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 。

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 。

2022年6月,朱杨柱入选神舟十六号乘组,在第三批航天员中率先执行任务 。

2023年5月30日,朱杨柱和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随后进入中国空间站 ;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安全顺利出舱。 同日,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2024年1月19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80天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

2024年1月19日,朱杨柱在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获任职务

编辑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实验空气动力学航天气动光学。

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 。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 。

神舟十六号乘组:景海鹏(中)、朱杨柱(右)、桂海潮(左)神舟十六号乘组:景海鹏(中)、朱杨柱(右)、桂海潮(左)

飞行历程

编辑

执着追梦

2009年,本科毕业的朱杨柱选择继续在学院深造,师从知名航天专家易仕和教授。从本科的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到空气动力学、光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该研究方向后来也贯穿了他硕士和博士的全部阶段。朱杨柱通过持续努力也收获回报,他用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全军优秀博士论文为研究生生涯画下句号 。

朱杨柱身为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后、曾任大学教员、作为中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对他来说,这绝不仅仅是幸运,更不是偶然,而是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成果。

打小,朱杨柱心中就有一个蓝天梦。他中学时代的母校——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是飞行员选拔基地之一,学校里配置了一些飞行训练器材。他在学习之余,就热衷练习那些飞行器材,尤其是有高难度的固定滚轮玩得特别溜。

种种原因,他没能成为飞行员,但高考填报志愿时坚决填报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他说:“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

大学期间,朱杨柱先后攻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参与研究的项目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队。给脚手架刷过漆,搭建过工棚,装过暖气,支过混凝土模板……第一年,这位曾长期泡在实验室里研究高科技的高材生,带着一群战士天天在深山峡谷中摸爬滚打,踏踏实实地在工地上干了一年。

之后,他申请攻读博士后,师从“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

2017年,朱杨柱被推荐进入航天工程大学,负责建设力学基础实验室,在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完成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

入选航天员

朱杨柱就在大学搞科研的时候,少年时代的飞天梦想再次点燃。一次不经意间,朱杨柱得知第三批航天员招选扩大范围,向相关领域招收航天飞行工程师。他所在的学校也在其中。

“虽然不能驾驶战机翱翔蓝天,但是如果能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岂不是更加令人向往。我一定要试一试。”朱杨柱说。

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的选拔后,他顺利过关,最终成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 。

刻苦训练

通天之路,从来没有捷径。

手控交会对接,被称为“太空穿针”。刚开始,没有空中飞行经验的朱杨柱操控起来非常吃力。航天员公寓里,放置的那台手控交会对接桌面式训练器成了他课后加练的地方。经过上千小时的训练,他最后形成了肌肉记忆,实现了手控交会对接的精准操作。

大多数航天员面对水下训练都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挑战,有狭小密闭空间带来的束缚感,有水下波纹导致的眩晕感,以及体力不支等等。朱杨柱遇到的挑战则是上脚限位器。将厚重的鞋子近乎盲操作地卡进脚限位器2厘米左右的卡槽缝里,原本就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他的脚型比较小,穿着舱外服配套的鞋子后,脚在鞋里晃荡,上脚限位器更加困难。经过反复试验,他穿上两双厚袜子、两双薄袜子后,鞋子终于合脚了 。

朱杨柱在训练中

执飞太空

2023年5月29日,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同日下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入驻“天宫” 。

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B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梦天舱全景相机A和B解锁及抬升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航天员朱杨柱成为中国首个出舱活动的航天飞行工程师。

<p>神舟十六号乘组出征

神舟十六号乘组出征

神舟十六号飞船发射

神舟十六号飞船发射

2023年9月18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现场直播。 朱杨柱化身“太空教师”精彩开讲。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截至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0月31日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六号乘组和神舟十七号乘组会师神舟十六号乘组和神舟十七号乘组会师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0日20时37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后续,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再入返回,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即将踏上回家之旅。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p>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安全顺利出舱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安全顺利出舱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荣誉表彰

编辑
朱杨柱在大学学期期间,先后攻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参与研究的项目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2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朱杨柱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生活

朱杨柱,出生于沛县大屯街道朱大庄村,父母早年靠务农为生,尽管家境贫寒,却努力供养出了三个读书的儿子。朱杨柱是家中长子,从8岁开始,他每天放了学就帮着家里放羊,一边放羊,一边看书,直到天黑才回来。家里有了苹果,朱杨柱会把一个苹果分成五份,两份留给爸妈,两份留给弟弟。

父母眼中的朱杨柱,热爱学习,懂事上进。进入高中后,面对加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他每天预习好第二天的功课,有时晚上学到12点,第二天照常早早起床。“他知道,对于农村孩子,只有读书才能实现梦想。”朱耿德说。

朱杨柱那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是20元,每逢周末回到家,生活费总有剩余,“大学考上军校后,他还省下国家发放的补贴,寄回家给弟弟交学费”。朱家出了三个“高材生”传为佳话,朱杨柱的二弟朱杨龙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弟朱阳光毕业于苏州大学,两人都是材料领域硕士研究生 。

朱杨柱从小就对蓝天充满向往,父母的家国情怀很浓厚,耳濡目染下,一颗航天报国的种子早早在心里萌芽 。

朱杨柱空闲时会约同学骑行。曾从长沙骑行到娄底,花了14个小时 。

本科毕业10周年的时候,朱杨柱特意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长沙,跟老师和同学们相聚。“不管走多远,只要一有机会,我就想回到科大,回到长沙,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

<p>朱杨柱在学校(举手者)

朱杨柱在学校(举手者)

朱杨柱在大学

朱杨柱在大学

朱杨柱骑行

朱杨柱骑行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亲

朱耿德

务农为生

母亲

周瑞侠

务农为生

二弟

朱杨龙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三弟

朱阳光

毕业于苏州大学

人物语录

“因为心里有梦,我会按照飞行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尝试挑战极限。”朱杨柱说。然而,大四那年,有一次招飞机会,他却因为种种原因与之“擦肩”,一度成为遗憾 。

朱杨柱说他的长期坚持努力与母校的教育分不开。“科大从精神上给予我丰厚的滋养,教我在逆境中坚持,在顺境中进取。即便我毕业后,母校的师长同学依然在工作学习中给予我关心和支持。 ”

2023年5月29日,首次公开亮相的朱杨柱说:“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我将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完成好空间站组合体的日常使用、维护和维修任务,开展好载荷照料和实(试)验工作,确保空间站更加高效、稳定、安全、长久地运行。 ”同时朱杨柱表示:“感恩伟大的新时代,因为正是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航天梦,我更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价值。感恩所有的相遇,2021年初,我们三批18名战友光荣地加入了航天员队伍,这两年多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这是事业成就的,更是时代哺育的,所以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党的教育和悉心培养,要感谢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全体教员和广大科研人员,当然也要感谢我们指令长,既教我们飞行,又教我们做人。更要感谢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是你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托举,铸就了伟大的航天梦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深深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

每个人都是追梦人,无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只要有勇于追梦的决心、勤于圆梦的毅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军校是一个能够绽放青春、实现梦想的舞台,欢迎大家来这里。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为我们的强军梦努力奋斗!(作为2024年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发言)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

社会活动

编辑
2024年招生季,军委机关推选朱杨柱为2024年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

人物评价

编辑
阳光、刚毅、柔软、敦厚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师张光宇 评)

朱杨柱曾在中国国内一流的防护工程科研团队开展博士后研究,迅速转变研究方向刻苦攻关;也曾在高校担任教员,快速成长为团队的教学骨干……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和环境,他总能积极面对、主动适应。

朱杨柱是国防科大培养的首位航天员,也是中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这次出征,他还将作为中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并在太空开展相关技术试验。朱杨柱迈出了科技人员“飞天”的第一步,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未来中国将有更多的科技人员前往空间站探索浩瀚宇宙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评)

人物影响

编辑

纪念邮封

2023年5月30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发行《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印有朱杨柱等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照片的纪念封和个性化邮票 。

<p>《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邮封

《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邮封

《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个性邮票

《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个性邮票

《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邮封

《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邮封

下一篇 常印佛

上一篇 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