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峪 编辑
柏峪,位于门头沟西北部。西北为川底下村,附近无村落,为斋堂镇最偏远的山村。因当地柏树和榆树繁盛故称柏榆树,后依谐音改今称。
目录
中文名:柏峪
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
占地面积:314.5亩,
人口数量:412人
柏峪地处柏峪沟西北端,村北有长达数里的内长城,明戚继光管理北方军务时沿城墙建敌楼七座,被当地人称为“七座楼”。村北有元代所建的天津关遗址。此处为交通要塞,南通燕家台,往北可达河北怀来麻黄峪。当年金兵和元兵都曾经该地攻入居庸关。因此出于战略目的明代曾设重兵把守此地。天津关址下方原有庙,庙前墙上嵌有“天津关塞”四字。1940年,庙宇被冲毁。关址以南有一处名石窑,为当年修长城时砖窑遗址;还有一处石校场,为当年练兵之地。
斋堂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东南距川底下村4公里、西北距黄草梁7.5公里处。聚落沿山谷呈矩形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村民151户,412人,均为汉族。明代修筑长城,随军家属在此定居,逐渐繁衍成村。因当地柏、榆树繁茂而称柏榆村,后以谐音改为现名。地处柏峪沟西北端黄草梁山麓狭长地带,海拔817米。土壤主要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以散生杨、桦、栎树及荆条灌丛为主。经济为农、林、牧、副多种经营。耕地面积314.5亩,1997年产粮2.6万公斤。核桃、杏、梨、苹果等干鲜果品年产8 000公斤,其中柏峪扁(甜杏仁)为当地特产,远近驰名。1997年纯收入234万元,人均收入1 153元。村内部分民居仍保留明清时代的建筑格局,多为小四合院。建有民俗展室,包括厅堂用品、生产工具、厨房用品和革命文物四个部分,通过实物展品,表现了柏峪村村民几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抗日战争时期,柏峪村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柏峪村保存有梆子戏、蹦蹦戏、秧歌戏三种古老的地方戏,其中秧歌戏是柏峪村最主要的地方戏剧种,在北京地区仅在该村还有保留,被称为“民间戏剧的活化石”。村北有明内长城,绵延数里,其间有敌楼7座,当地俗称“七座楼”。村北2.5公里处有元代关塞要冲天津关遗址。北至河北省怀来县麻黄峪,南通燕家台、斋堂,有土路连接109国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