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菜 编辑
豫菜(读音:yù cài),又名豫宴 ,一般指的是中原(河南)菜系 。它是对在带有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烹饪理论指导下,运用具备中原地域特点的技术和材料所制作的菜肴、面点和筵席的总称。 豫菜是由以开封为代表的传统豫菜体系,逐步演变为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新豫菜体系。
豫菜讲究五味调和,质味适中。“中”是指豫菜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和”是指融东西南北为一体,合甜咸酸辣于一鼎,而求一味。
当代豫菜是在原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间菜的基础上,根据中原物质条件,逐步积累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而有“烹饪鼻祖”和“中华厨祖”之称的伊尹便出生于河南(一说洛阳伊川,一说开封杞县空桑)。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传承两千年,所以豫菜又被称为“八大菜系之母”。
2023年4月4日,河南全省“豫鉴美食”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覆盖城市乡村市场、涵盖线上线下场景的20多场餐饮重点促销活动将掀起消费新热潮。
中文名:豫菜
外文名:Henan cuisine
别名:中原菜、中州菜、中夏宴、豫宴等
菜系:河南菜系 豫菜菜系
特点:口味居中
中华厨祖、豫菜创始人
2007年首次发布的《豫菜基本规范》有如下论述:豫菜是由以开封代表的传统豫菜体系,逐步演变为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新豫菜体系的。
豫菜以郑州为中心、由四个不同的口味区构成:豫东以开封为代表,恪守传统、扒制类菜肴为典型,口味居中;豫西以洛阳为代表,水席为典型风味,口味稍偏酸;豫南以信阳为代表,炖菜较为典型,口味稍偏辣;豫北以新乡、安阳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偏重。
豫菜坚持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基本传统,突出和谐、适中,平和适口不刺激是其显著特点。各种口味以相融、相和为度,绝不偏颇是基本原则。
河南出土的-伊尹烹饪器材
从商朝、周朝宫廷的三羹、五齑、周八珍,隋、唐洛阳东西两市的大宴、素席,北宋汴京(今开封)宫廷市肆的有美皆备,无丽不臻;数千年来,河南名菜可谓是满天星斗,遍地锦装。商周古韵,汉唐遗风,汴京(开封)绝唱,仍强烈的表现在众多名品上。
三鲜铁锅烤蛋
毛泽东评价豫菜加辣就完美喽
邓小平在豫菜的发源地开封
今日豫菜不失传统,尤长创新。它四方选料,独特涨发,精工细作,极擅用汤,调和五味,程度适中。不论干鲜老嫩,煎炒烹炸,以一味领色、香、形、器,以一和而悦八方食客。因此豫菜没有时髦,没有浮躁,不以华丽逞一时,而以醇厚平和续千年。
周恩来把豫菜设为国宴
江泽民在开封
十大名菜
1、糖醋软熘鱼焙面,又称熘鱼焙面、鲤鱼焙面,是豫菜的历史名菜。此菜名,其一在鲤鱼,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此鱼上市,宋代曾有“不惜百金持于归”之语,可见之珍。其二是豫菜的软熘,以活汁而闻名。
豫宴
中原-豫菜
4、牡丹燕菜,原名洛阳燕菜。洛阳之外多称素燕菜或假燕菜,也是洛阳水席之头菜。此菜制作十分精细,它以白萝卜切细丝,浸泡、空干、拌上好的绿豆粉芡上笼稍蒸后,入凉水中撕散,麻上盐味。再蒸成颇似燕窝之丝。此时配以蟹柳、海参、火腿、笋丝等物再上笼蒸透,然后以清汤加盐、味精、胡椒粉、香油浇入既成。
豫菜
5、扒广肚,广肚唐代已成贡品,宋代渐入酒肆。千百年来均属珍品之列。此物入菜,七分在发,三分烹制,最佳是扒。豫菜的扒,以箅扒独树一帜。数百年来,“扒菜不勾芡,功到自然粘”,成为厨人与食客的共同标准与追求。扒广肚作为传统高档筵席广肚席的头菜,是这一标准
牡丹燕菜
豫菜
豫菜
8、清汤鲍鱼。鲍鱼,又称腹鱼、决明,肉极鲜嫩,乃海中珍品。宋代酒楼就多有应市,决明兜子是为代表作。清汤鲍鱼亦称清汤氽鲍鱼,是将加工后的鲍鱼片片,青豆、火腿片为配,放入海碗中,用兑入作料的上好清汤冲入碗内即成。此菜靠清汤氽制,汤清味醇,鲍鱼鲜嫩,是极爽口而又回味极长的佳作,颇能说明豫菜讲究制汤、用汤,淡而不薄之功力所在。
豫菜
10、大葱烧海参
十大面点
豫菜
2、开封灌汤包子,又称开封灌汤小笼包子,宋 代便有经营。此包皮薄、馅大、汤满,馅嫩味醇。有“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之说。从1922年以后,黄继善经营的开封第一楼成为灌汤小笼包子名店,近二十年来更是享誉四方,是开封餐饮的城市名片。
豫菜
酸辣广肚
5、韭头菜盒,所谓菜盒,是用两张薄饼,包入时鲜韭头为主料的素馅在平底锅上炕制而成的。成品白饼黄花,这黄花是炕制时面皮泛起的气泡破碎而成。火候掌握的好,花匀微黄,入口软筋,透着韭头特有的清香。
6、烫面角,烫面角和蒸饺相似 ,皆是用烫面制皮,但用水量不同,烫面的熟度不同、口感不同,烫面角水量大,面皮质软,食来自是一番风味。洛阳新安县猪肉白菜馅的烫面角最为知名。
豫菜
8、开花馍,可以追溯到晋代,当时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饼市售。今之开花馍是在面团充分发酵后加入适量白糖,饧到一定程度后下剂、成形、蒸制。成熟后,馍顶均匀绽放如花朵,故称开花馍,口感暄甜。
豫菜馍
10、萝卜丝饼,用一定量的猪油和制酥面和皮面,包入以萝卜丝为主料的馅心,上下鏊煎、烤而成,此饼酥香可口,馅心透出浓厚的萝卜清香味,是河南筵席上的常备之点。
十大风味名吃
油旋
2、高炉烧饼,亦是胡饼的一种,所谓高炉原是吊炉,又有叫做鸡窝炉的,可挑担沿街售卖,后渐固定营业,炉顶之锅亦不再吊。此饼多以发酵面制作,擀片包芯,砍花摊圆,然后单面沾芝麻贴烤。成熟后外酥里嫩,可单食,但河南民间多视丰俭,或夹食牛羊肉;或夹食油条馓子;或夹食炒凉粉,均是美味。故开封一带常是以盒论烧饼的,百姓走亲戚有时也就是提几盒油馍。
菜包
4、油旋,河南油旋有用八分烫面二分死面的,也有用温水和面的。所以称作旋是指将面剂或甩或擀成长薄条,摊撒上肉馅、葱花、姜米等佐料,然后卷卷、按圆如旋,上平底锅先烙两面见黄,再如炉膛内烘烤而成。此饼外焦酥内鲜嫩香。
胡辣汤
牡丹宴
6、羊肉汤,河南各地均有,近二十年来成为各阶层人士均愿一尝的食品,不但早餐,中餐亦多有人光顾,郑州已有多家以羊肉汤为主要产品的连锁企业。羊肉汤有清汤的和白汤的,有下配料和纯汤的,各有所长。
7、牛肉汤,牛肉性稍凉,无明显的膻腥味,故很受一部分人的欢迎。洛阳、开封都有很好的牛肉汤应市。
羊双肠
9、羊双肠,是将羊的大、小肠精细加工,煮制后食肠、食汤而得名。食来羊肠丰腴柔美,汤又极醇厚,虽仍有腥味,但一入口便觉味道异常之好,是开封小吃中特殊之物。因宗教信仰关系,回族不食羊下水、所以羊腰、羊外腰、羊血、羊胎盘等也是在羊双肠馆售卖。
酸辣乌鱼蛋汤
五大名羹
南阳黄牛肉
2、肚丝汤,又叫酸辣肚丝汤。以猪肚为主料,以胡椒调味出香,是筵席上变化味型,调动食欲的必备之品。
3、烩三袋,用牛之熟制后的三袋、百叶、花肚切片、切块,用白汤下锅,武火餷制到汤汁浓白即成,上桌时外带芝麻酱、辣椒油、香菜调味,是口感极醇厚之汤菜。
4、生氽丸子,肥三瘦七精猪肉加调、配料制糊,临锅挤成小红枣大小的丸子下锅,水沸点水调味便成。丸子软嫩、汤极清爽,十分利口。
奶油螃蟹
五大卤味
1、开封桶子鸡,百年名鸡,外脆里嫩,圆而似桶,是河南开封独有,创始字号是“马豫兴”。
香薰鹿肉串
3、五香牛肉,全省各地俱有。色红、肉烂、透大料之香。
4、五香羊蹄,开封名小吃,筋柔香烂,广受欢迎,有咸鲜、麻辣两种味型。
5、熏肚,卤熟猪肚再用果木枝或松木枝及锯末熏制,脆而柔,透清香,是安阳名产。
知名菜品
酿番茄
醋熘白菜,这道醋熘白菜被切成细条,因此也特别入味,不会很酸,味道刚刚好的那种,甚至偏于清淡。
孜然羊肉,没想到河南菜馆里面也有孜然羊肉,这里的孜然羊肉味道刚好,不膻而且鲜嫩,有很浓的羊肉味,轻轻一咬,带着孜然香味的羊肉就嫩滑得像要融化在口里一样。
灌汤包
豫菜品牌大赛
中原豫菜
第三届豫菜品牌大赛,河南全省上万家餐饮企业的5000多名各类技术人员,通过一个多月的预赛和选拔赛的角逐,已经确定参加各项团体赛决赛的代表队60余家。参加传统和创新豫菜,传统及创新面食、面点等8个项目总决赛的个人锦标赛选手达520余人。
豫菜风味品牌店
第三届豫菜品牌大赛
附:一、“豫菜品牌示范店 (14家)
豫菜品牌示范店 | |||
1 | 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 8 | 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郑州烤鸭总店 |
2 | 河南饭店 | 9 | 郑州颐顺轩餐饮有限公司颐顺轩国宴酒店 |
3 | 河南省龙祥宾馆 | 10 | 洛阳市真不同饭店 |
4 | 河南阿五美食有限公司郑东新区顺驰店 | 11 | 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西区店) |
5 | 河南阿庆嫂实业有限公司 | 12 | 开封饮食有限公司又一新饭店 |
6 | 郑州市嵩山饭店 | 13 | 漯河市郾城大酒店 |
7 | 郑州市黄河饭店 | 14 | 漯河市牛家百粮餐饮有限责任公司金沙港渔港 |
二、“豫菜风味品牌店”名单(4家)
豫菜风味品牌店 | |||
1 | 郑州市萧记面食有限公司郑汴路总店 | 3 | 郑州知青村地锅城有限公司花园路店 |
2 | 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合记烩面馆 | 4 | 洛阳市老雒阳饮食管理有限公司老雒阳面馆 |
豫菜是由以开封为代表的传统豫菜体系,逐步演变为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新豫菜体系。
·豫东口味居中,恪守传统、扒制类菜肴为典型,以开封为代表;
·豫西以洛阳为代表,水席为典型风味,口味稍偏酸;
·豫南以信阳为代表,炖菜较为典型,口味稍偏辣;
·豫北以新乡、安阳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偏重。
开封小笼包
2014年2月1日,央视新闻报道,央视新闻发布微博称“豫菜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烹饪界的许多权威人士认为,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亲”。其实,如果追根求源,说豫菜是我国八大菜系的“母菜”也有一定道理。据说,被后人尊为“中国厨祖”和“烹饪鼻祖”的伊尹,因为善于烹饪曾被(商朝)商汤王看重,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及“火候论”,至今仍是我国烹饪的不变之规。多年来,很多烹饪界的人士也认为,豫菜是我国各大菜系的渊源。
但这个网站报道和微博发出后,引来陕西美食网友直接叫板央视新闻,也曾多次为美食的声誉而在网上与人论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