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 编辑

山东省滨州市辖县

博兴县博兴县

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地处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东邻东营市的东营区与广饶县,南接淄博市的临淄区与桓台县,西与淄博市的高青县接壤,北与滨城区相连,并隔黄河与东营市利津县相望。总面积900.7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博兴县辖3个街道、9个镇 。截至2022年末,博兴县户籍总人口50.2314万人。

春秋置博昌邑,后改置博昌县,五代后唐,为避献祖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博兴县境内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三大水系,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种农副产品,是全国蒲草系列工艺制品的唯一产地、全国草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柳编和草编分别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草柳编之乡”、“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

2022年,博兴县实现生产总值456.81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5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1.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0.0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77:41.87:50.3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博兴县

行政区划代码:3716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山东省滨州市

地理位置: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

面积:900.7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9个镇

政府驻地:博城二路399号

电话区号:0543

邮政编码:2565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0.2314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车牌代码:鲁M

地区生产总值:456.81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博兴县历史悠久。在利城、村高、曹家等村庄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是父系氏族社会,是比较稠密的人烟聚居区。

春秋时期为博昌邑(故址在今寨郝乡寨郝村南)与乐安邑(故址即今老县城)。战国时期置博昌县、乐安县与千乘县。秦朝因之,皆属齐郡。

博城鸟瞰博城鸟瞰

西汉时期,境内置六县一国:县境东部为利县,包括广饶县西部,治所在今店子镇利城村;利县以西为博昌县,治所在今湖滨镇寨郝村南;县境南部为延乡侯国,其域包括桓台、高青部分县地,治所在今锦秋街道办事处安柴村西;县境西南为高昌县,包括高青县东南部,治所在今锦秋街道办事处湾头村南;县境中部为乐安县,治所即今博兴老县城;乐安以北为千乘县,其域横跨今博兴、高青两县部分地区,其治所,一说在高青县东境,一说在今博兴县陈户镇冯村;县境北部沿黄地区为湿沃县,其域大部在今滨州市,治所蒲城。诸县中,利县属齐郡,湿沃县属渤海郡,其余皆属千乘郡。新莽时期,改千乘郡为建信郡。

东汉初年袭西汉建制。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郡(后改“国”,复改郡)境内为五县地: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利县、沿黄地区仍为湿沃县地。俱属乐安国,各县治所未变。三国曹魏因之。

晋代,千乘县地并入湿沃县,境内为博昌县、乐安县、利县与湿沃县,属青州乐安郡。

南北朝北魏时期,博昌县移置今寿光县,境内置乐陵县、阳信县与般县。前二县属乐陵郡。乐陵县治所始在蒲姑城旧址,北齐时移乐安故城。阳信县治所在原博昌城。乐陵郡城在今陈户镇冯吴村。般县治所在今店子镇般若村。北齐沿袭北魏制,后周又因之。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复置博昌县,治所仍在博昌故城。开皇二十年置新河县,大业初年,废,并入博昌县。湿沃县改为蒲台县。俱属青州北海郡。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乐安县、新河县,连同原博昌县俱属乘州(武德二年置,领五县,另有千乘、寿光二县)。武德八年(625年)废乘州,新河县、乐安县并入博昌县。境内北部沿黄地区为蒲台县地,仍属青北海郡。总章二年(669年)博昌治所移于乐安故城即今县城,再未迁址。

五代时期,梁朝沿袭唐代建置,后唐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宋代属京东东路青州北海郡。

金代属山东东路益都府。

元朝初年,升博兴县为博兴州,属益都路总管府。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兴州为博兴县,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

清朝沿袭明制。

博兴县博兴县

民国初年,废府设道,博兴县属岱北道;民国四年(1915年),改属济南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制废,博兴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全省先后设鲁西、鲁北、胶东3个行署辖17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博兴县属鲁北行署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设鲁北、鲁西北、鲁西、鲁南、鲁中、鲁东6个政府办事处,仍辖17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博兴县属鲁北办事处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24日,中华民国在山东的政权消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及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是年秋,共产党领导的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国三十年(1941年),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划全省为胶东、清河、冀鲁边区、鲁中、鲁南、鲁西6个行政区,博兴县属清河行政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省战工委改为省战时行政委员会,领胶东、鲁中、鲁南、清河、冀鲁边5个主任公署及滨海直属专员公署,博兴县属清河主任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省政府成立,划全省为胶东、鲁中、鲁南、渤海、滨海5个行政公署,领21个专员公署。9月,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更名博兴县政府,属渤海行政公署清河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博兴县政府更名为博兴县人民政府,仍属渤海行署清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博兴县属惠民专员公署。1956年3月撤蒲台县,其地域并入博兴县。1958年撤桓台县、齐东县,其大部地域并入博兴县。同时,撤惠民地区,博兴县改属淄博专员公署。1961年复置惠民地区,博兴县改属惠民地区专员公署。1978年惠民专员公署更名惠民行政公署,博兴县仍属之。1992年3月惠民地区行政公署改为滨州地区行政公署,博兴县仍属之。2000年6月,滨州地区行政公署改为滨州市,博兴属之。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博兴县辖3个街道、9个镇 。博兴县人民政府驻博城二路39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71625001000

城东街道

371625002000

锦秋街道

371625003000

博昌街道

371625101000

曹王镇

371625102000

兴福镇

371625103000

陈户镇

371625104000

湖滨镇

371625106000

店子镇

371625107000

吕艺镇

371625108000

纯化镇

371625109000

庞家镇

371625110000

乔庄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博兴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东邻东营市的东营区与广饶县,南接淄博市临淄区与桓台县,西与淄博市的高青县接壤,北与滨城区相连,并隔黄河与东营市利津县向望。介于东经118°03′—118°23′,北纬36°58′—37°23′之间,南北长45.8千米,东西宽29.5千米,总面积900.7平方千米。

博兴县政府

地形地貌

博兴县地处燕山运动断裂带,渤海凹陷西南边缘与泰沂山区山前冲击平原的交接地带。县境地貌呈南北高、中间洼、西高东低、簸箕状。小清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域中部,以北属黄泛平原,以南属泰沂山区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分为平地、洼地、斜坡地三大类,微地貌较为复杂。全县海拔最高点为21.6米(曹王镇王海村),最低点为5.4米(店子镇大刘村北)。

气候特征

博兴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无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479.8小时,年平均降水582.8毫米。

河流水系

博兴县平均海拔8米,最高21.6米,最低5.4米。境内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三大水系,与其支系预备河、北支新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兴福河、溢洪河、渔沟子、小河子、三号沟、蒲洼沟、工农河、打渔张河8条河流为季节性河流。胜利河呈南北走向,全长17.6千米 ,对北水南调起重要作用。全境河网纵横,排灌畅通。麻大湖位于博兴、桓台交界处,入湖河流有乌河、孝妇河等,是小清河水量的调蓄区。

麻大湖麻大湖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博兴县水资源可利用量2.9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8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博兴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47056.31公顷(705844.65亩)

其中,水田162.67公顷(2440.05亩),占0.35%;水浇地46893.64公顷(703404.60亩),占99.65%。

全县47056.31公顷(705844.65亩)耕地中,全部为2°坡及以下耕地。

(二)园地294.15公顷(4412.25亩)

其中,果园283.59公顷(4253.85亩),占96.41%;其他园地10.56公顷(158.40亩),占3.59%。

(三)林地8999.18公顷(134987.70亩)

其中,乔木林地678.96公顷(10184.40亩),占7.54%;其他林地8320.22公顷(124803.30亩),占92.46%

(四)草地705.10公顷(10576.50亩)

全部为其他草地。

(五)湿地391.22公顷(5868.3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博兴县全部为内陆滩涂。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232.70公顷(243490.50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3159.06公顷(47385.90亩),占19.46%;村庄用地12514.90公顷(187723.50亩),占77.10%;采矿用地336.96公顷(5054.40亩),占2.0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1.78公顷(3326.70亩),占1.36%。

(七)交通运输用地2696.34公顷(40445.10亩)

其中,铁路用地249.17公顷(3737.55亩),占9.24%;公路用地1268.22公顷(19023.30亩),占47.03%;农村道路1178.95公顷(17684.25亩),占43.73%。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930.22公顷(193953.30亩)

其中,河流水面943.87公顷(14158.05亩),占7.30%;水库水面1057.49公顷(15862.35亩),占8.18%;坑塘水面3609.76公顷(54146.40亩),占27.92%;沟渠5391.36公顷(80870.40亩),占41.69%;水工建筑用地1927.74公顷(28916.10亩),占14.91%。

矿产资源

博兴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地下热水、矿泉水、砖瓦用粘土、建筑用沙等。其中石油储量丰富,已发现并开采的有5个油田,面积164.4平方千米。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博兴县总户数17.407万户,户籍总人口50.2314万人。全年出生3803人,出生率7.57‰,死亡4309人,死亡率8.58‰,人口自然增长率-1.01‰。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1.4。

政治

编辑
县长:孙战勇

副县长:张磊、张振罡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博兴县实现生产总值45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5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1.27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230.04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为7.77:41.87:50.36。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9100户,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5.83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1286.57亿元,分别增长9.4%和11.8%。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博兴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5.2%。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0.9:28.7:70.4。重点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4.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3%,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3.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8.3%;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9.8%,建安投资增长32.0%。新兴产业投资加速,高技术投资增长27.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9%。

财税收支

2022年,博兴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82亿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44亿元,增长-1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31亿元,增长-1.9%。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

人民生活

2022年,博兴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26元,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66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5元,增长6.9%。

第一产业

2022年,博兴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2022年,博兴县创新“一虾一豆”种养模式,博兴对虾获评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豆产业入选国家级沿黄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省级产业园,博兴县成为省级粮油食品特色优势产业强县。肉禽年屠宰能力达到3.2亿只。乔庄镇、店子镇、湾头村蝉联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吕艺镇、曹王镇入选省农业产业强镇。

农业

2022年,博兴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0.04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26.27万吨,增长0.3%,玉米产量23.46万吨,增长2.1%。蔬菜总产量16.88万吨,增长13.3%;水果总产量1.52万吨,增长8.1%。

林业

2022年,博兴县新建和完善9000亩农田林网,发展林下经济5000亩,完成退化林修复1020亩,完成残次林更新71亩,花卉培育60万株。

畜牧业

2022年,博兴县生猪出栏13.61万头,肉牛出栏2.58万头,肉羊出栏6.03万只,家禽出栏1451.36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7.19万吨,“博兴肉牛”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盛食品等4家企业荣获省优质特色畜产品称号。

渔业

2022年,博兴县渔业经济产值实现30亿元。池塘养殖面积稳定在8.5万亩,对虾养殖面积3.8万亩;水产品年产量6.35万吨,对虾产量2.6万吨。博兴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荣获“全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称号,博兴对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评为“山东省第五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农业基础

截至2021年末,博兴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7.5万千瓦,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87.5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博兴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分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2.7%、和3.6%。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股份制企业增长2.7%,私营企业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11.38亿元,增长0.6%;利润总额-1.6亿元,增长-109%。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6%,产销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96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8家,过50亿元的企业5家,过100亿元的企业4家(独立法人企业)。

建筑业

2022年,博兴县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5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7.6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博兴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口径增长14.2%。支柱行业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增长21.8%。

国内贸易

2022年,博兴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6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餐饮收入额10.42亿元,下降5.2%;商品零售额104.24亿元,下降0.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2.1亿元,下降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56亿元,增长0.2%。通讯器材类和汽车类消费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52.6%,其中新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9.5%。绿色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18.6%和13.6%。

2022年,博兴县“惠买•千乘优品"平台健康运营,商家1011家,上线产品2471款,区域品牌授权企业20家,实现交易额536万元。推进“1950”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全县村级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举办电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10期,累计销售农产品30万元。举办电商培训16场,培训1957人次。博兴县淘宝村41个,淘宝镇6个,均列全市第一;千万级电商企业达到10家、百万级以上电商企业达到113家。

对外经济

2022年,博兴县被认定为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天虹电器法国巴黎仓、德国慕尼黑仓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公共海外仓。投资8900万元打造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2022年度累计开展敞车报关212车、监管集装箱411表箱,货值4035万美元。出台《2022年博兴县稳外贸促增长奖励办法》,保障重点企业、主导产业进出口规模,全年进口原油620万吨、大豆290万吨、木浆6万吨,出口金属板材100万吨。全年具有进出口业务实绩的企业达22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实现483.7亿元、增长11.1%。

招商引资

2022年,博兴县举办招商引资能力专题培训,配强第二批驻外招商专班,编制中英《投资博兴》宣传册。成立博兴县驻青岛招商联络处、博兴驻济南招商联络处,先后赴上海、三亚、青岛等地参加进口博览会、中国铝业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系列招商活动,推介博兴、对接客商。全年新签约项目20余个,引进过10亿元项目2个、世界500强项目1个。国家能源博兴2×1000MW新建项目、美国嘉吉高效水产动物营养制剂、国核投资风光储一体化零碳综合智慧能源、博兴国际商业中心、海智能农产品智能物联冷链等项目落地开工。新设外资企业7家,实际利用外资11431万美元、增长31.36%。

房地产业

2022年,博兴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3.0亿元,比上年上升34.5%。其中住宅投资18.3亿元,上升37.6%;办公楼投资1.4亿元,增长16.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亿元,上升10%。商品房施工面积239.3万平方米,上升10.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67.9万平方米,上升10.6%。商品房销售面积29.7万平方米,下降4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7万平方米,下降41.7%。商品房销售额21.1亿元,下降45.5%。其中住宅销售额20.2亿元,下降43.8%。

邮电通信

2022年,博兴县邮政业务量完成991.64万元,国内函件4.29万件,包裹2.84万件,报刊511.89万份,汇兑0.17万笔,邮政业务总收入7415.41万元。

旅游业

2022年,博兴县麻大湖旅游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名单。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5D影院主体建成,实训基地完成初步设计,市民文化中心主体建设完成。“一码千景”游博兴线上宣传营销活动获评2022山东省文旅网络营销优秀案例。龙华寺遗址保护工程项目完成深化设计,红色高家渡景区提升改造,吕剧起源展览馆完成内部布展,高家渡文旅综合体(游客中心)投入使用。焦集村、陈户村、毛园村获评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黄家村获评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达悦汇酒店成功创建山东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博兴县各项存款余额657.76亿元,增长16.6%,较年初增加93.7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9.50亿元,增长18.1%,较年初增加65.9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3.54亿元,增长14.7%,较年初增加59.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6.02亿元,较年初增加1.9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94.56亿元,较年初增加32.58亿元。

保险业

2022年,博兴县共完成保费收入19354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共处理各类赔案33500件,支付各类赔款12554万元。人寿保险业务增长稳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2242万元,比上年增长1.7%。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2022年,博兴县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提升改造县乡村道及村内街道190余千米。新城三路等4条城区道路延伸工程顺利完成。小清河博兴港以下段率先通航,沾临高速正式通车,“公铁管水”现代综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100.9千米(含国、省道及县、乡、村级公路),人均拥有公路量41.76千米/万人,全县公路密度2.33千米/平方千米。

运输

2021年,博兴县货运量突破2800万吨。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博兴县纳入高新产值统计范围企业70家,较去年增长2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41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0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58家。登记科技成果11项,推荐28家企业获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4亿元。指导京博物流获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新型产酶工业微生物菌株的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17个成果项目获得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经山东省科技厅审核评选,博兴县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称号。京博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获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优秀,争取省补助资金100万元。千丰农业备案市新型研发机构,京博中聚获批市技术创新中心,金佰特智能厨具备案市众创空间。组织企业参加“高校直通车——书记县长引才行动”等产学研对接活动5次,签订产学研协议48项。指导赛高粉末窦新鹏成功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指导京博农化、御馨生物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通过省厅验收和中期评估。在全市率先成立县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举办全县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大会,启动《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出台《关于深化科技创新凝聚发展动能的实施意见》,设立6000万元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资金。创设科技奖“为国聚财、促企发展的京博探索案例”获市委提质增效竞赛优秀案例奖。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博兴县共有幼儿园69所,中小学校55所,其中高中学校3所,初中学校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34所,体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园)学生(幼儿)7.41万人,其中初中生1.22万人,高中生8299人。教职员工7262人,其中中小学教师4660人。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学校占地面积329.54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17.7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4.11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8.98万平方米。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2735台,图书藏量达到273.96万册。2022年,博兴县续建8所中小学、幼儿园,县一中新校区、县第四小学、湖滨中心幼儿园建成启用,新增学位4300个。为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440余万元,为困难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2094万元。97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实现资金监管,作业教学、课后服务规范治理。中考连续8年、高考连续11年领跑全市。

文化事业

2022年,博兴县《连心锁》入选文化部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参评第十四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获“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银奖。小品《红白公事》获评山东省第八届小品大赛一等奖。龙华寺入选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王文抗战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公众开放日”被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王文抗战旧址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博兴“草编”“柳编”两个项目入选第二届全国乡村文化创新大会及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名特非遗类”名单。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12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38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面向社会“零门槛”免费开放。举办文化艺术活动700余场,“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66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148场。店子镇乡村书房获山东省“最美乡村书房”称号。县文化馆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评为“2022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

体育事业

2022年,博兴县创成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成为第一批19个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之一。投资1000万元对县域内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打造5处“百姓健身屋”。按照国家标准完成董永公园、体育公园改造升级。承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6项,获得国际级比赛冠军4项、国家级冠军3项、省级冠军6项。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博兴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8所。其中,医院1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8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所。实有床位2880张,卫生技术人员3396人,其中:执业医师1157人,执业助理医师413人,注册护士1350人。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发热门诊及感染性病房楼,县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及感染性病房楼建成启用。新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20余人,新增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医疗专家工作站(室)、医联体先后落户博兴县。县级医院全部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护士家庭式服务。

社会保障

2022年,博兴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103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22%;失业人员再就业2385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33%;困难人员再就业1258人,完成任务目标的247%。培训各类劳动者6925人次,完成任务目标的126%,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966人次,完成任务目标的124%。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上岗3633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0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亿元,完成任务目标的210%。博兴县被确定为全市“鲁菜师傅”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试点县区。

2022年,博兴县企业养老保险、机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87人、12193人、313973人、100443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别达到90167万元、41495万元、3420万元、264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3973人,保险基金收入达到41583万元。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2737人,征缴保险基金达到76513万元。

环境保护

2022年,博兴县经济开发区获批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59天,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

2022年,博兴县累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均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人,与2021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高标准建成应急避难场所47处。12个镇街全面建成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库,基层应急救援站全部通过验收。成功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

历史文化

编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扽腔》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老粗布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水煎包》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兴木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兴彩印花布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荡秋千》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店子粉皮》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福园》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经》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没尾巴老李传说》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姑城传说》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府花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子舞》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魏休庵传说》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拳(岭子长拳)》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丈八佛传说》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艺堆绣》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泥腌醉蛋加工技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粗布手工传统服饰盘扣》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兴张氏传拓技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翠英手工地毯编制技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兴宏德堂膏药制作技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烙画》

风景名胜

编辑

魏休庵纪念馆

魏帮基,字休庵,号方石,明代庠生。生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30年),卒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7年),享年七十八岁。乾隆时赐谥“天外逸人”。因乡举屡不得志,随书剑天涯,云游四海,览名山大川,晚年隐居乡里。有关魏休庵的故事在当地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时常带有神话色彩。

王海石桥

又称凤阳桥,位于博兴县曹王镇王海村东西大街中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青石结构三孔拱型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兴县人民公园

位于博兴县博城二路以南新城二路以东行政中心前,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约450亩),总投资1.2亿元。人民公园是按照自然、生态、环保、低碳的基本理念,建设的一座以水体景观和绿化为主体的现代园林式城市公园,公园内有树阵广场、和谐广场、亲水广场、栈桥、人工湖、水体景观、假山、跌水瀑布,喷泉、和平鸽广场、亲子乐园、迷宫、景石、小品和商务休闲中心、活动中心、艺术馆、管理中心等基础设施和景观。公园全部进行了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共有绿植100余种,其绿化面积占地约15万平方米(约225亩),人工湖占地约100亩。

麻大湖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博兴县城南3千米处,是鲁北平原的一大淡水湖泊和北方典型的内陆湿地,全湖东西最长处7千米,南北最宽处3.5千米,总面积20余平方千米。湖区风景秀丽多姿,鱼类资源丰富,水生植物繁多,水域广阔,苇蒲丛生,芙蓉似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纵横,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美称。湖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以苇、蒲、藕等传统性水生植物和鱼、虾、蟹等水生生物为主,辅有其他稀有的水生生物和植物类,构成的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价格的科普教育和研究价值。湖中特产九孔白莲藕、金丝鸭蛋、四鼻鲤鱼。

李佐车墓

位于博昌街道办事处王木村北约1000米处。李佐车,秦末谋士,初仕赵,封广武君,韩信破赵后募得,并师从之。现墓封土残高4米,径22米。黄粘土夯筑,内含有汉代陶片。墓前现存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碑刻一通,高2.5、宽0.85、厚0.28米。碑文记叙李佐车生平及立碑之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碑一通,高2米,宽0.8米,厚0.32米,文为“汉广武君李佐车之墓”。2016年12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福园

位于博兴县兴福镇兴一村南侧,古称姑棼行宫,又称洪福寺。古因后靠贝丘,前有渑水,以“背倚宝山、襟怀圣水”而被薄姑古国封土为坛;春秋时期成为齐国接待国宾使臣田猎游览之所。相传孔子早年居齐三月曾游姑棼观人射雁,由此发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的论语。洪福园庙会列为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洪福园占地50余亩,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大殿、玉皇殿、百子殿、三贤祠等仿古建筑11座;栽植花卉、树木2万余株。

董永祠

位于汉孝子董永的故里,河西村西邻的董家村,占地1000平方,建筑面积50平方,该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对董公祠进行了重修。据旧《博兴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邑人高学礼等曾重修董永墓。”此外,在博兴城内曾建有“仙孝祠”,在董家庄曾建有“董公庙”(也就是现在的陈户镇董家村董公祠),庙内塑有大型董永石造像。董公祠系“四梁八柱”式古典建筑,祠内四壁及房顶绘有二十四孝图等壁画。是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编辑

张军张军

张军,男,汉族,1956年10月生,山东博兴人 。现任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11月13日,博兴县入选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预试点城市。

2020年5月,入选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第98。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山东省政府通报表彰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博兴县 获得“专项评价先进县”。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月,入选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2022年1月,入选2020年度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2年5月,荣获2021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

2023年2月,被认定为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8。

下一篇 孔臧

上一篇 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