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区 编辑
黄山区,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拥黄山景区全境,中心城区位于景区以北。截至2019年末,辖9镇5乡。区域面积1775平方千米。 黄山区西南与休宁县、黟县交界,东连旌德县、绩溪县,东南与徽州区毗邻,西接石台县、青阳县,东北同泾县相依,黄山区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集散地和休闲度假中心。截至2023年末,黄山区常住人口14.5万人。
黄山区原名太平县,1983年升格为黄山市(县级市),1987年原徽州地区设立黄山市(地级市),黄山市(县级市)保留行政区划专名后成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区与黄山关系紧密,其中黄山景区北门位于耿城镇,东门位于谭家桥镇,南门位于汤口镇,西门位于焦村镇,所辖甘棠、仙源、三口等乡镇可直接观测黄山诸峰。黄山区名优特产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石耳、樵山香榧等;景区景点主要有黄山风景区、太平湖、翡翠谷、芙蓉谷、黄帝源、神仙洞、翠微寺、飞龙瀑、六角楼等。
2022年,黄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38.88亿元,比2021年增长0.7%。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中文名:黄山区
外文名:Huangshan District
别名:太平县
行政区划代码:3410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安徽省黄山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南部
面积:1775 km²
下辖地区:9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甘棠镇
电话区号:0559
邮政编码:2457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5.82 万(202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黄山风景区、太平湖等
火车站:黄山西站
车牌代码:皖J
地区生产总值:140.39 亿元(2023年)
黄山区境,秦汉时期先后属会稽郡、鄣郡、广陵国辖地。
两晋南北朝时期,属扬州新安郡。
隋唐时期,属歙州和江南道。天宝四年(745年),设立太平县,属宣城郡;永泰二年(766年),撤销太平县,并入泾县。
明清时期,属宁国府、宣州府。(据《太平县志》)
1983年12月,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以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公社、石台县的广阳公社的行政区域和黄山管理局辖区为黄山市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接管辖。
1987年11月,撤销屯溪市、黄山市,设立黄山市(地级);设立黄山市黄山区,以原黄山市为其行政区域。
黄山区在黄山市所处的位置(上方黄色处)
(以上资料来自政府官网,是截至于2016年的区划)
黄山区中心城区主要在甘棠镇,位于景区以北。黄山景区北门位于耿城镇,东门位于谭家桥镇,南门位于汤口镇,西门位于焦村镇,所辖甘棠、仙源、三口等乡镇可直接观测黄山诸峰。
位置境域
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0′-118°21′、北纬30°00′-30°32′之间。东连旌德、绩溪,东南与徽州区毗邻,西接石台、青阳,西南与休宁、黟县交界,东北同泾县相接。区境东西宽约51.75公里,南北长达57.83公里,区域面积1775平方千米, 区政府驻地甘棠镇距省城合肥市254公里,距市府屯溪110公里,距黄山北大门19公里,距太平湖18公里,距九华山南门40公里。
黄山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黄山区南部有黄山山脉,北部为九华山余脉。地貌属皖南山区中部的高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区,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处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64米;最低处为新丰乡胜丰村,海拔85米。
气候
悠然见黄山
黄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小气候特点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5.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无霜期达210-230天。
河流水系
黄山区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和长江水系。除黄山南坡浮溪、阮溪流入新安江外,其余河流,如香溪、麻川河、清溪河、秧溪河、舒溪河、洙溪河、陵阳河等均注入太平湖或青弋江,然后汇入长江。
矿产资源
截至2004年,黄山区共发现各类矿产19种,矿产地77处。其中能源矿产3种,矿产地5处;金属矿产6种,矿产地8处;非金属矿产8种,矿产地62处,水气矿产1种,矿产地2处。主要矿产为:煤矿储量为1200万吨,铁矿储量8803吨,钨矿储量1410.82吨,钼矿储量3999.39吨,铜矿储量1330.10吨,岩金储量725.62公斤。
生物资源
黄山区太平湖
野生动物包括兽类有70余种,鸟类170余种,爬行类30余种,两栖类20余种。主要有短尾猴、黑麂、苏门羚、灵貘、白鹇、红嘴相思鸟、啄木鸟、刺胸蛙、白鹭、绿头鸭等。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张旭 |
区长 | 吴小胜 |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陈佑隆 |
区政协主席 | 汪亮 |
区政法委书记 | 吴立刚 |
参考资料 |
|
人口
202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5.82万人,比上年减少892人。出生人口722人,出生率4.75‰,比上年下降0.1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856人,死亡率5.41‰,比上年下降4.3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85‰,比上年上升4.18个千分点。
截至2022年末,黄山区户籍人口15.91万人,比上年减少1394人。出生人口756人,出生率4.75‰,比上年下降1.3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556人,死亡率9.78‰,比上年上升3.4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03‰,比上年下降4.8个千分点。
民族
截至2010年10月底,黄山区有少数民族270户,344人,涉及回、壮、畲、土家、布依、仡佬、藏、佤、侗、黎、瑶、傣、彝、蒙古、朝鲜、满、维吾尔、白、水、拉祜、哈尼22个少数民族成分。
综述
初步核算,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9.99亿元,下降3.4%;第三产业增加值88.60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9个百分点、-1.00个百分点、2.71个百分点。
2022年,黄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38.88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1.98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84.59亿元,下降0.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5个百分点、0.34个百分点、-0.0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4797元,比上年增加4463元。
2022年,黄山区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增值税完成1.75亿元,下降20.0%;企业所得税完成0.28亿元,增长7.8%;个人所得税完成0.13亿元,下降6.7 %。财政支出22.66亿元,增长0.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 0.55亿元,下降12.7;卫生健康支出1.69亿元,增长6.7%;教育支出3.25亿元,增长5.1%;农林水事务支出3.42亿元,增长1.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43亿元,增长19.9%。
2022年,黄山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2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13.64亿元,同比增长14.7%。
2022年,黄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18元,同比增长4.3%,其中工资性收入27654元,同比增长4.3%;经营净收入7573元,同比增长1.1%;财产净收入2266元,同比增长7.8%;转移净收入8825元,同比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001元,同比增长3.9%。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2%。期末人均拥有房屋面积51.1平方米。
第一产业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亿元,增长4.3%。
黄山区农村风景
2022年,黄山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880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5098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867公顷;豆类种植面积741公顷;薯类种植面积17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50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3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6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74公顷。年末实有茶园面积4998公顷。
2022年,黄山区粮食总产量49607吨,增长1.0%;其中,稻谷产量33819吨,下降13.6%;豆类产量1658吨,增长3.6%;薯类产量663吨,增长94.4%。油料产量2797吨,增长12.1%;糖料204吨,下降2.8%;蔬菜37200吨,增长3.4%;茶叶产量1553吨,增长4.2%。
2022年,黄山区生猪存栏26007头,比上年增长3.1%;全年生猪出栏45117头,增长3.0%。肉类总产量5718吨,增长3.3%;禽蛋类1542吨,增长3.9%。全年水产品产量5067吨,增长1.1%。
截至2022年末,黄山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1.0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16万千瓦。
第二产业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39.99亿元,下降3.4%。
2022年,黄山区全部工业增加值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0.4%,增速较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8.6%,拉动经济增长0.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1%。
2022年,黄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6.7%,增速比上年回落17.2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90.10%,比上年下降4.91个百分点。
2022年,黄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1%;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0.7%;2022年底,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与上年持平;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1.63亿元,同比下降2.6%;实现利税总额1.44亿元,比上年下降24.4%;实现利润总额0.56亿元,同比下降4.3%;完成入库税金0.96亿元,同比下降14.7%。
第三产业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88.60亿元,增长4.4%。
黄山区汤池镇风光
2022年,黄山区进出口总额560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出口总额5591万美元,下降9.8%。
2022年,黄山区实际利用外资31万美元,下降72.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美元,下降72.6%。全年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50.44亿元,同比增长7.4%。
2022年,黄山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989.62万人次,较上年同期下降11.4%;旅游总收入68.69亿元,同比下降16.1%。共接待过夜游客173.97万人次,同比下降22.0%。2022年底,全区共有旅行社45家,分社11家;星级宾馆8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4家;A级旅游景区5处,其中4A级景区5处。
站在黄山之巅看黄山区
截至2022年末,黄山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80.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93亿元,增长17.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36.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3%。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5.9%。
教育
黄山区一中
科技
2022年,黄山区科技经费支出5529万元,比上年下降12.7%。全年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4家。专利授权162个,其中:发明10个、实用新型135个、外观设计17个。
文化
截至2022年末,黄山区共有群众文艺团体87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量8.2万册
黄山风景区,中心景区位于黄山区汤口镇。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芙蓉谷
芙蓉谷位于黄山北大门,距城区10公里。 峡谷上至黄山北海和西海,下至黄碧潭,长10公里。
飞龙瀑
飞龙瀑位于黄山北麓,源于九龙峰,经九龙源、九龙溪,后至小洋湖,共形成九组三十六瀑。1998年初,设立黄山飞龙景区旅游管理处。
太平湖风景区
太平湖风景区地处黄山区西北部,总面积312.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8.6平方公里,先后获得中国最美的地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省文明旅游景区等称号。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1月10日,拟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