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编辑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济宁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是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由礼堂、教学楼和考棚组成。礼堂,拱顶瓦屋面,为原曲阜师范学校进步师生进行集会、演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楼,平面呈“工”字形,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德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是学校主要教学场所。考棚即兖州府考试东棚,建于清康熙年间,设在孔庙东,原系三进府衙式建筑,现存仪门三间、大堂和二堂各五间,建筑面积约475平方米,民国十五年(1926年),鲁西南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就在考棚大堂中成立。曲阜师范学校旧址既是孔氏“家学”千年未迁儒根之地,又是鲁西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支部”诞生地,集“圣脉儒根”地缘优势和红色基因于一体,特色鲜明,底蕴深厚。院内保留着明代都察院、清代考棚等建筑群和碑刻文物,拥有红二师纪念馆、工字教学楼、曲师礼堂、万里读书室、万里题词碑等红色教育资源,是山东省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及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曲阜师范学校旧址考棚由传统的科举考试场所变为新式师范学堂,见证了以儒学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科举制度的兴废;礼堂、教学楼及考棚的建造年代跨度较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为近代建筑史研究实物例证。
2019年10月,曲阜师范学校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济宁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所处时代:1905~1931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630-5-11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曲阜师范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初名“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全师范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春,定名为“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民国十年(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即到曲阜二师从事党的宣传活动。
曲阜师范学校校内曲师礼堂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成立,隶属于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是鲁西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 。
曲阜师范学校工字楼,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称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称曲阜师范学校。
1995年,重修曲阜师范学校工字楼。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2016年,在工字楼内建立了“中共山东省立二师支部纪念馆”。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由礼堂、教学楼和考棚组成。
考棚仪门
考棚系常见的三进府衙式建筑。现存仪门3间、大堂和二堂各5间,均坐北朝南。仪门东西长17.4米,南北宽7.3米;大堂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4米;二堂东西长17.5米,南北宽8米。建筑面积约475平方米。
礼堂、工字教学楼
曲师礼堂正面
礼堂、工字教学楼是当时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堂的早期建筑,具有当时建筑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礼堂南北长34.2米,东西宽15.6米,教学楼东西长34米,南北宽26米,建筑面积约535平方米,拱顶瓦屋面,是当时进步师生进行集会、演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工字教学楼,德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东西长34米、南北宽26米,高8.5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分布12口教室,因其平面图象一个旋转90度的“工”字,又称“工字楼”,是学校当时最主要的教学场所。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等曾在此学习并从事革命活动,楼上教室陈列着万里上学时的座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等曾在此执教并从事革命活动。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既是孔氏“家学”千年未迁儒根之地,又是鲁西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支部”诞生地,集“圣脉儒根”地缘优势和红色基因于一体,特色鲜明,底蕴深厚。院内保留着明代都察院、清代考棚等建筑群和碑刻文物,拥有红二师纪念馆、工字教学楼、曲师礼堂、万里读书室、万里题词碑等红色教育资源,是山东省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及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
2022年11月,曲阜师范学校旧址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地理位置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济宁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曲阜师范学校旧址,路程约1.9千米,用时约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