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农民起义 编辑

中国历史农民起义之一

唐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如今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唐末农民起义

历时:25年

开始年份:859年

结束年份:884年

历史背景

编辑

黄巢起义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娱乐,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致使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党争,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在浙东地区领导的农民起事,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庞勋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领导驻军起义,史称“庞勋起义”。这两次变乱虽然很快被唐王朝镇压下去了,但是开启更大规模起事的先声。宋祁《新唐书》总结教训:“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唐朝末期,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皇帝和官员荒淫纵侈腐朽贪婪,致使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的利益完全掌握在统治阶级及地主阶级的手中。农民负担沉重,统治阶级的腐朽制度的改变,加之战争连年不断,大多数农民的居住地变成一片废墟,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即使战火没有危急的地方,统治阶级为了支持战争机器的运转,无情压榨农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得纷纷起来反抗。

裘甫起义

编辑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黄巢起义军避实就虚,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向南方长驱直下,渡过长江,转战荆襄、皖南、浙东、福建。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克南方重镇的广州,活捉节度使李迢,并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发布公告:要率大军直捣长安,推翻唐朝的统治。十月,起义军从广州北上。

广明元年(880年)渡过淮河,攻下洛阳。中和元年(881年),起义军进入长安,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众迎接黄巢大军进城。元月十六,在含元殿举行开国大典,建立了大齐政权,建元「金统」。

逃往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的残馀势力,向起义军反扑,黄巢率军顽强抵抗。在关键时刻,大将朱温叛变降唐,起义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一带。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在莱芜虎狼谷与唐将时溥决战,兵败自刎。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浪荡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进攻湖南时,为湘阴土豪邓进思所伏杀。至此唐末农民战争结束。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秋七月,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武甯节度使时溥献上黄巢首级,另有黄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问:“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

点评

编辑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先后持续25年之久。特别是黄巢起义,历时十年,攻破长安建立大齐,是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战争。黄巢义军利用人民支持,地形熟悉的优势,运用避实击虚,即打即离的战术,实行流动作战,疲惫、消耗官军;攻战与攻心兼施,争取藩镇武装、孤立唐军主力;南征北战,给唐政权以致命打击,是有许多成功经验可总结。但在夺取长安之后,除恶不尽,军事停滞,孤城失援,内部分裂,在撤退中又胶着于坚城拚消耗,招致全军覆灭,教训亦是深刻的。

下一篇 刘齐滨

上一篇 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