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往不咎 编辑
既往不咎(拼音:jì wǎng bù ji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八佾》。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文名: 既往不咎
拼音:jì wǎng bù jiù
近义词:既往不究
反义词: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出处:《论语·八佾》
注音字母:ㄐㄧˋ ㄨㄤˇ ㄅㄨˋ ㄐㄧㄡˋ
语法结构:动宾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定语
后世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既往不咎”。
有一天,鲁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学生宰我找来,问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么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认为宰我的答复非常荒唐,毫无根据,于是把他叫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孔子语重心长地对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责怪了。今后你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国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装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