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史籍 编辑
先秦时期的史籍留存到现在的虽然不多,只有《尚书》、《逸周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世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十余种,但没有流传下来的,为各方面学者所引用的著名史籍却很多。
引证解释
今人刘节在其《中国史学史稿》中进行了统计:“我们现在于上述各书以外,再辑录先秦史籍,其书已逸,其名尚存的约得六十余种。”可见我国先秦时期各类史籍已经相当丰富,特别是编年史、国别史、地方史、制度史等等,无疑对后世史籍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此外,先秦时期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其他典籍还有很多,如《周易》、《诗经》、《论语》、《孟子》、《仪礼》、《周礼》、《礼记》、《荀子》、《管子》、《墨子》、《孙子兵法》、《老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楚辞》等。它们包含着很重要的史料,对史家写史特别是写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学史等很有价值。
在奴隶社会由于奴隶主贵族垄断了文化,史官独掌的事实记录和保管的历史文献形成了最初史籍,但也限制了史籍的发展。随着奴隶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文化下移,私学兴盛。所以先秦时期史籍多发展于封建社会初期即春秋战国时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