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水胡 编辑
卢水胡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族源复杂,既有匈奴、月氏的成分,又在民族演进中吸收了羯族、氐羌等部族。
中文名:卢水胡
地点:中国西北
活跃年代:汉代至南北朝
汉卢水仟长印玺
武王伐纣之后,西戎卢方和西迁泾渭流域的彭人部落逐渐融合成为彭卢戎,活动于现在的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秦汉以来,彭卢戎的遗民广泛吸收其他部族的加入,比如匈奴、月氏、赀虏、杂胡、秦胡、羯族、氐羌等等,并最终以“卢水胡”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
安定左佰长铜印
随着卢水胡被中央政权征调到其它地区,其活动区域从陕甘宁交界处的泾渭流域逐渐扩大到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河湟谷地一带,泾渭流域的安定卢水胡是其本部,河湟谷地的湟中卢水胡以及河西走廊的临松卢水胡则是其迁徙后的别部,2006年青海出土的“安定左佰长”铜印就是这段迁徙历史的明证 。
从东汉开始,卢水胡作为中央王朝的附属国曾多次被征召出征西域和匈奴。卢水胡中也有因军功被汉族朝廷启用,而彻底汉化的。
今日茹水河即为古代的卢水,是卢水胡聚居地
北魏安定卢水胡分布
彭护:《宋书》记载“晋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十月,泸水胡王彭护献嘉禾”。
彭荡仲:根据《晋书》、《资治通鉴》记载,彭荡仲是泸水一带的胡人,曾与西晋的安定郡太守贾疋结拜为兄弟,后因投靠匈奴,于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被贾疋杀害,曾任的梁州刺史。
彭夫护(或作彭天护):根据《晋书·贾疋传》、《资治通鉴》记载,彭夫护是泸水胡人彭荡仲之子,为报父仇,他于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设计捕杀贾疋,曾任匈奴刘氏汉朝的凉州刺史。
彭越:安定卢水胡,效忠于前秦,据《资治通鉴》记载,前秦朝廷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立忠将军彭越为平西将军、凉州刺史,镇枹罕(今甘肃临夏一带,秦朝置枹罕县,属陇西郡)”
彭超:安定卢水胡,彭越之弟,前秦关内侯,曾任广武将军、兖州刺史等职。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他向苻坚献策,请求重点进攻淮南,以便直取建康,消灭东晋。于是苻坚任命他为都督东讨诸军事,节制十四万大军,向淮南进攻东晋,同时与荆州方面的苻丕策应。次年因战事失利而与部将俱难结怨,俱难告发彭超指挥不当,彭超下狱后幽愤自尽,俱难则被苻坚削职为民。根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的记载,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时任兖州刺史的彭超在濮阳城南的邓艾庙立碑纪念这位同样做过兖州刺史的三国名将。孰料三年后他没能仿效邓艾灭蜀一般灭晋,却被同僚进谗死于狱中,这点倒和邓艾相似。
彭沛谷:根据《晋书》、《陕西通志》、《资治通鉴》记载,彭沛谷是贰县(今陕西黄陵县西北)的卢水胡酋帅。前秦君主苻坚兵败淝水后,北方大乱,彭沛谷与匈奴屠各部的酋帅董成、张世龙,新平郡的羌族酋帅雷恶地等人聚众十余万响应前秦宗室苻登,与羌族后秦君主姚苌抗衡。他曾在贰县一带建造堡垒抵御姚苌,后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七月被姚苌攻破,他退保杏城,但杏城也于同年十二月被姚苌占据,他不知所踪。
彭敏:汉化卢水胡,凉州姑臧人,历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朝,《晋书》谓其为“秦陇之冠冕”,有一女嫁给北凉国王沮渠蒙逊为夫人。
武宣王夫人彭氏:凉州卢水胡彭敏之女,公元412年沮渠蒙逊进驻姑臧后与之成婚,封为夫人,位在王妃之下,死于公元458年,葬于高昌北凉王室墓地,有二子名沮渠无讳、沮渠安周,先后成为高昌北凉的国王,其墓于1979年因考古而被发掘。
彭王宝:北魏泾州安定郡人,在北魏孝文帝时官至使持节大都督青徐交广四州诸军事、振武大将军,封为归赵王,其孙彭成兴曾任北魏征西将军、领护六夷校尉、武威太守、东宫舍人、卢水统酋等职。
彭成兴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09年,北魏泾州安定郡人,葬泾州赵平郡鹑觚县,曾任北魏征西将军、领护六夷校尉、武威太守、东宫舍人、卢水统酋等职,其砖铭墓志于20世纪70年代在陕西省麟游县丈八乡出土,现藏麟游县博物馆,根据墓志铭推断,其祖父彭王宝在北魏孝文帝时官至使持节大都督青徐交广四州诸军事、振武大将军,封为归赵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