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骑 编辑
铁骑源自古代军事领域,是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属重型兵种,又称重骑兵,是古代战争中威力巨大的力量之一,读音为tiě qí。
中文名:铁骑
外文名:cavalry
拼音:tiěqí
基本义:披着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骑兵
基本信息
【拼音】:① tiěqí(大陆统读)②tiějì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港台地区)
【注音】:①ㄊㄧㄝˇ ㄐㄧˋ②ㄊㄧㄝ ˇ ㄐㄧˋ
【英文】:cavalry
骑的读音应该读qí。
1985年以前,有两个读音。骑,动词,如骑马。jì,名词。
1985年国家语委颁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废jì,统读qí。 应该读qí,原因如下:
1、骑:其中一个义项指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符合坐骑意。 2、现代汉语中,只有qí的读音,已经没有jì的读音了。
读音辨析
关于“铁骑”一词中“骑”字的读音,我国语言文字学大师王力、蒋绍愚、唐作藩等所编审的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第四版)第301页解释为:“①qí,骑马。骑其他东西;②jì,骑马的人,骑兵。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由此可见,铁骑当读“tiějì”。
细分研究,铁骑在古时指战车;一骑,指一人一马的合称。至近代,由于语言演变,jì化为qí,骑字含义中动词义(qí)和名词义(jì)开始分化为两个读音,成为多音字。这种情况下,一般做动词或类动名词时,骑读如“其”,如骑马、骑兵、骑单车……。但当“骑”字后置,出现在偏正词组中作名词时,应读作jì,如铁骑、轻骑、车骑、坐骑……。
近几年,由于读者误读,如将“一骑红尘妃子笑”、“千里走单骑”中的“骑”(忌音)误读“奇”音,部分小学规范字典便将“骑”的本音jì取消,统读为qí,严格来说,这是不严谨的。今天,我们翻看比较专业权威的词典字典,都知道骑的读音区别。在港台地区,“铁骑”仍然读作tiějì 。但是在大陆,通用为tiěqí。
当然,这是学术上比较专业的解释。鉴于2012年广州中考“荫蔽”的“荫”读音因为部分小学词典误导,最后判定该题全部得分的乌龙,学生在学习时要以当地教育大纲规范读音为主,以免考试时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1985年以前,有两个读音。骑,动词,如骑马。jì,名词,如单骑。
1985年国家语委颁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废jì,统读qí。 应该读qí,原因如下:
1、骑:其中一个义项指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符合坐骑意。
2、现代汉语中,只有qí的读音,已经没有jì的读音了。
大陆统读
tiějì是古代发音。读qí是类似动词,比如骑兵。其他的类似名词词义的全部都读jì。轻骑,车骑,骠骑。不过现代全部都读qí,jì音已经取消了。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如刀剑铁骑。——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详细解释
1、披挂铁甲的战马。
唐 戎昱 《从军行》:“半酣秋风起,铁骑门前嘶。”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觞。”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陈毅 《泗宿道中》诗:“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2、借指精锐的骑兵。
《后汉书·公孙瓒传》:“且厉五千铁骑於北隰之中,起火为应。”
元 乃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郑伯叫尹球保驾先行,亲自断后,且战且走。却被犬戎铁骑横冲,分为两截。”
骑兵兴起
蒙古重骑兵
宋朝重骑兵
重骑兵的雏形是汉末袁绍用三百名铁甲骑兵作亲兵卫队,后曹操加以扩大,拥有5万人的铁骑虎卫军。
重骑兵的“重”就是指战马和骑士全用盔甲包裹,装备厚重,铁骑的“铁”也是源于这些铁制的盔甲。标准的铁骑其战马除了马腿,其余马头、马身、马腹部等全用铁甲防护。骑士则盔甲包裹的只露两个眼睛,武器多是长矛,另带有盾牌和佩剑,西方中世纪的骑士就类似于中国的重骑兵,只不过他们的骑士因为骑士精神以弓箭射杀敌人为耻,而不带弓箭,中国铁骑则有带弓箭也有不带的。
铁骑兴衰
宋朝重骑兵
铁骑弱点
步兵对抗轻骑,利害武器是长矛,而且步兵长矛要比骑兵长戟长,才能在骑兵武器伤害自己以前,用长矛刺骑兵马腹部而将其撂倒。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因为骑兵端长戟只能用一只手(右手),其左手要挽缰绳,这样一只手端其长度是有限的,一般3米多就是极限了,再长就端不稳了(骑兵会在进入敌群混战时双手持戟作战,在冲锋时都要用一只手挽缰绳)。但步兵是双手端,所以其长矛可长达5米(秦国步兵长矛最长者甚至有7米),这就比骑兵占优势了。因此,训练有素的步兵长矛方阵是轻骑兵的可怕对手。
铁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