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革地理学 编辑
沿革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疆域政区消长和古今地名演变。
中文名:沿革地理学
研究方向:疆域政区消长和古今地名演变
类型:学科
地方地理志起源很早。自唐以降,更出现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唐代李吉甫所修《元和郡县志》、宋代乐史所修《太平寰宇记》 ,以至元明清三朝所修《一统志》,从内容到规模,都较正史地理志有所扩展。宋元以来的地方志,都把建置沿革作为重要的记载内容。山川地理志上溯可及《山海经》、《禹贡》,但记载较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以水道为纲,阐述历代政区的分合、城邑兴衰等,构成研究沿革地理的一个体系。
疆域地理志、地方地理志和山川地理志构成我国古代沿革地理的三大分支。沿革地理成为专门学科,始于北宋。临川人吴澥著《历代疆域志》,通考宋以前历代地理志的材料而成。其后学者研究成果很多。沿革地理在我国有着特殊地位,一向为历史学家所重视。
研究历史,对历史事件认真、彻底的剖析,必然牵涉到疆域政区的变迁、都邑的兴衰、地名的更易等,因此我国传统的“舆地之学”从来就是史学的一支。但沿革地理侧重于沿革,局限于古今异同的考订,很少超出这个范围。
20世纪30年代中期,顾颉刚等倡导组织的禹贡学会,提出了扩大、改造沿革地理,建立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历史地理学,使沿革地理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