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相轻 编辑
文人相轻(拼音:wén rén xiāng qī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相轻(文人:指读书人;轻:轻视,看不起)指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谁也看不起谁。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中文名:文人相轻
拼音:wén rén xiāng qīng
反义词:文人相亲
出处:《典论·论文》
注音字母:ㄨㄣˊ ㄖㄣˊ ㄒㄧㄤ ㄑㄧㄥ
语法结构:主谓式
语法属性:作主语、宾语、定语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文人相轻”。
曹丕在文章中继续说:当今的名流,即如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七人对于学问无所不懂,对于文辞出口成章,在文坛上各自驰骋、并驾齐驱,但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非常困难。因此有识之士能先审视自己然后衡量别人,这样才能免于文人相轻的毛病。
成文用法
“文人相轻”指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谁也看不起谁。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宋·魏泰《东轩笔录》佚文:“欧阳亦每谓人日:‘晏公小词最佳,诗次之,文又次于诗,其为人又次于文也。’岂文人相轻而然耶?”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顾经师互诋,文人相轻,而性理诸儒,又有朱、陆之同异。”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再论“文人相轻”》:“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
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帘子和炉子》:“常言道:‘文人相轻’”;又说是:‘同行必妒’。我们既是文人,又是同行,居然能融融洽洽,同享帘子的蔽护和炉子的温暖,实在是难而又难的难友啊!”
张耒被羞得面红耳赤,心中不服,反问道:“老师的诗句有独看红,倾白堕,不知白堕是什么东西?”
“噢!刘白堕善酿酒,这是有典故的,有一出《洛阳伽蓝记》,你读过没有?”
张耒反驳道:“刘白堕既是一个人,怎么能够倾呢?”苏东坡争辩说:“你记得魏武帝《短歌行》中有这样的句子么?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也是酿酒人的名字啊。”
“毕竟是用得不当。”
“那你先跟曹操吵赢了,再来见我。”
张耒辞别出来,仰脸对着长空叹了一口气说:“他是权威。他嘴大,我嘴小,这种死无对证的事情,叫我怎能说清楚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