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砖汉瓦 编辑
所谓"秦砖汉瓦"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是后世为纪念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而对这一时期砖、瓦的统称,通常用来形容带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秦砖汉瓦”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和美术、书法艺术,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中,有着其它文物遗迹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
所谓"秦砖汉瓦"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是后世为纪念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而对这一时期砖、瓦的统称,通常用来形容带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的古建筑。
“秦砖汉瓦”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和美术、书法艺术,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中,有着其它文物遗迹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
建筑的结构和装饰非常华美,建筑的墙面不是素面的。秦代的建筑相当可观,如名振千百年的阿房宫,其间雕梁画栋,壁画、壁饰充满各个角落。据说陕西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曾发现过咸阳故城建筑基址,出土了一部分壁画残片,图案以红、黄、蓝、黑等颜色绘成,色彩鲜艳,变化丰富,风格雄健。颜色使用矿物质材料,能够保持很长的时间。这一时期的建筑壁画,一般都按以下的工艺步骤完成:墙体上涂一层厚约0.5厘米伴有草灰的细泥,再刷涂一层很薄的石灰然后在白底色上绘制壁画。壁画结构层牢固耐久,色泽历久变化不大。从现存的秦宫壁画残迹中,可以看到人物、车马、楼台以及树木、植物等等,线条运笔流畅、平涂设色,豪放大气。
秦砖
秦砖 双龙交汇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秦砖汉瓦
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更为普遍,内容也愈加丰富,如阙门建筑、各种人物、车马、狩猎、乐舞、宴饮、杂技、驯兽、神话故事以及反映生产活动的画面。
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和云纹三种。还出现了文字瓦当,例如"羽阳千秋"、"千秋利君"等,字体多是较典型的小篆书体,行款亦较固定,少见图案。
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
建筑用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成类似陶水管的圆筒形坯,再切割成两半,成为两个半 圆形简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即成为板瓦。瓦坯制成后,在简瓦前端再按上园形或半圆形瓦当。这种简瓦和板瓦的烧造大约起源于西周时期,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中大量出土,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用陶上的伟大创造,开创了瓦顶房屋建筑的先河。
秦砖汉瓦
陕西的秦砖就是这些朴素带给我们的认识。后世的学者也往往撰文提及“秦砖汉瓦”,也多是指秦代的砖头如秦长城用砖,如汉代的瓦当。这几乎已是不言而喻的常识。然而就是这些无须思量的常识却也遭到质疑,而且质疑者非常坚定。
事情原委如下述。
在去山西五台的途中,是要经过阎锡山的老家五台县河边村(今定襄县河边镇)的,从正路岔去数里,据说阎就 生于此,长于斯。至今依然看得出当地人很为阎锡山的自豪,说些历史的事情也许无趣,说些阎故居盛产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倒是更为著名。
和西凤酒一样,和茅台酒一样,但凡有了名气,相关连带而生的物产就多了许多。产西凤的地方就有许多的酒叫了含“凤”字的某某酒;茅台的邻居亦产出许多的“茅”某某,抑或是某某“茅”,言外之意清楚十分,挂不上国家的名气,挂上同为水土一方的名份,总是名品的睦邻,销量自然客观。“澄泥砚”在山西亦有多处出品,山西绛州就是之一,至于河南也有厂家生产澄泥砚的,那是真要打上引号的“澄泥砚”的。
秦砖汉瓦
澄泥砚是“石头”,大至十斤二十斤不等,小的如雕刻着大嘴蛙而妙趣十足的“蟾蜍临池”也至少二斤上下。如此纪念品天生制约了它的畅销——大概没有谁想背几十斤的石头从五台返回,何况是要去全国,去往海内海外。
秦砖汉瓦
钱还在其次,只是我在去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定襄县河边镇)的日子里,偶获一说法,叫我多年来不得其解——所谓“秦砖汉瓦”不过是指山西的澄泥砚罢了!澄泥砚即是“秦砖”。
那么“澄泥砚”是怎么回事情呢?
澄泥砚:先以绢袋漂于汾水,迎浪张袋口,流水经过,过滤其水中泥沙,至一年左右,袋内泥满,取出风干,制 砚坯,经烧制,成质地似陶的砚台,再做整璞、雕刻、打磨等一系列达九道经典工序而成。澄泥砚石质细腻、光润,以朱砂色和鳝鱼黄色为上乘。(以上为大意,原意出自宋代《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有一说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就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另也有说是从宋时开始,尚不详。)
至今我看到不多的书面提到“澄泥砚”与“秦砖”之关系,并且被我记录下来的也不过是这样的三段,让我们摆开来,一一看过,兴许是非就有明辨:其一:……澄泥砚属陶类,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砚,古人可能受秦砖汉瓦的影响与启示,精工制作,逐步地升华为澄泥砚。它的形成时间约在晋唐之间,略早于端、歙。
秦砖汉瓦
看多了相关论说,忽然明白之所以有了秦砖汉瓦制砚一说,更有秦砖即为澄泥砚之说,不外乎是传讹罢也。由书面之形容,到借题发挥,再到实用为目的。把一个概念就此制造并传后于人,倘若我们不做甄别,不做考据,不做过细审问,那么我们所知道的历史还不知道有了多少正误是非呢!
我若再去山西五台,这个算是一事,和导游们说道说道,看看脸色如何。我若再回陕西,去把城砖过细了观察,虽是明代土砖,但对于那八百里秦川无处不有处处有的地下瓦渣可是要虔诚地膜拜膜拜呢。
秦砖汉瓦
瓦当,在战国时期,瓦当的形式是半圆形,到秦代,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代的瓦当制作非常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从装饰形式看,汉代瓦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卷云纹瓦当 这种瓦当一般在圆形上作四等分,各饰一卷云纹。其变化比较多,或四面对称,中间以直线相隔,形成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或作同向旋转,富有节奏感。
二、动物纹瓦当 这种瓦当主要饰有鹿纹、鱼纹、燕纹等。
三、四神纹瓦当 这类瓦当上饰有四神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认为四神具有辟邪致富的精神功能,汉代四神瓦当,在圆形构图中表现几种动物形象,非常生动自然,刚健有力,是图案设计中的精品。
四、文字类瓦当 这类瓦当巧妙地用文字作为装饰,极具图案之美,文字也大多是一些吉祥语,“千秋万岁”“大吉富贵”等。这种用文字作为装饰内容的表现手法,集中地体现出汉代装饰的特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