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俎 编辑
鼎俎,汉语词汇,拼音dǐng zǔ,释义为鼎和俎;泛称割烹的用具;割烹。
中文名:鼎俎
拼音:dǐng zǔ
注音:ㄉㄧㄥˇ ㄗㄨˇ
2、泛称割烹的用具。
3、割烹。
《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籩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
《韩诗外传》:“伊尹负鼎俎调五味而为相。”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晋书·食货志》:“於是王君夫、武子、石崇等更相夸尚,舆服鼎俎之盛,连衡帝室,布金埒之泉,粉珊瑚之树。”
唐·杜甫《冬狩行》:“有鸟名鸜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必探求珍异,罗於鼎俎之前,竞新其味。”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
《周书·晋荡公护传》:“有李安者,本以鼎俎得宠於护,稍被升擢,位至膳部下大夫。”
宋·叶适《治势上》:“虽然,鸟高飞於重云之上,鱼深游於潜渊之下,而皆不免有鼎俎之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