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布多参赞大臣 编辑

清朝官员

科布多参赞大臣是清代蒙古科布多地方的驻扎大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驻科布多城(今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宣统三年(1911年)外蒙古独立,1912年库伦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汗国政权攻陷科布多城,末任参赞大臣被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科布多参赞大臣

地区:蒙古科布多

设立时间 :乾隆二十六年

沿革

编辑
清代初年,科布多一带为蒙古喀尔喀部牧地,后为准噶尔占据。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漠西蒙古各部陆续归附。大清乾隆二十六年 (1 76 1 ) ,清朝在彻底平定准噶尔部后 ,鉴于阿尔泰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遂在该山东麓科布多城设立参赞大臣 ,以扎拉丰阿为首任参赞大臣,驻扎于杜尔伯特部境内的科布多城,科布多参赞大臣为藩部驻扎大臣,负责“佐画机宜”,其下置科布多领队大臣一人,隶于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以阿尔泰山为中心的蒙古高原西部及准噶尔盆地北端的额尔齐斯河流域 ,直至斋桑泊的近 4 0万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统率守城马步兵、卡伦士兵、种地蒙古兵、牧场兵以及向导兵等总计2,000余名,管辖赛音济雅哈图盟各部兵马,以及扎哈沁1旗又1佐领,明阿特1旗,阿尔泰及阿尔泰诺尔乌梁海9旗的兵马。

嘉庆以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八部三十二旗:

杜尔伯特部十六旗(姓绰罗斯。本游牧于额尔齐斯。乾隆十八年置。)

杜尔伯特部左翼十一旗: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旗、中旗、中左旗、中前旗、中后旗、中上旗、中下旗、中前左旗、中前右旗、中后左旗、中后右旗

杜尔伯特部右翼三旗:前旗、前右旗、中右旗

辉特二旗:下前旗、下后旗

明阿特部一旗(旧属乌梁海,后属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乾隆三十年改属科布多。)

扎哈沁部二旗(旧属准噶尔,乾隆十九年置,嘉庆五年增置一旗。)

科布多额鲁特部一旗(旧属达木拜台吉。)

阿尔泰乌梁海七旗

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四旗:副都统旗一、散秩大臣旗一、总管旗二

阿尔泰乌梁海右翼三旗:散秩大臣旗一、总管旗二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二旗

新土尔扈特部二旗(旧属准噶尔,乾隆三十六年置。):新土尔扈特左旗、新土尔扈特右旗

新和硕特部一旗(原属新土尔扈特部,嘉庆元年分置。)

至同治三年 (1 86 4) ,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地四至 :东临奇勒稽思泊 (今吉尔吉斯湖 )、扎布噶河、喀拉泊(今哈腊湖 )与同属乌里雅苏台治下的札萨克图汗部相接 ;南、西南以拜山、哈布山 (今北塔山 )、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斋桑泊 ,直至铿格尔图喇 (今哈萨克斯坦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

同治七年(1868年),置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帮办大臣各一员,辖阿尔泰山南路布伦托海(今乌伦古湖)一带,驻地在今新疆福海县。

同治八年(1869)省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布伦托海仍隶科布多参赞大臣。

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置阿尔泰办事大臣,辖阿尔泰乌梁海诸旗、新土尔扈特部、新和硕特部及哈萨克斯坦流民,驻承化寺。

终结

编辑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后,库伦的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宣布外蒙古独立,并派兵西进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蒙古各旗札萨克未加抵抗,只有科布多的杜尔伯特汗噶勒章那木济勒效忠清朝,仍听科布多参赞大臣节制。

1912年,丹毕坚赞、马格萨尔扎夫等率军攻占科布多城,驱逐了末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溥钅闰及驻防清军,科布多全境陷落。

参考书目

编辑

《清史稿》地理志、藩部传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蒙古族通史》,本书编写组,2001,北京:民族出版社

历任科布多參贊大臣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貢楚克扎布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八日(1793,6,25) 調 嘉慶元年九月十六日(1796,10,16)調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

2 特成額 嘉慶元年九月十六日(1796,10,16) 任 嘉慶元年十二月日卒 離職根據傳稿、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102頁19

3 富俊 嘉慶元年十二月廿七日(1797,1,24) 署 嘉慶四年正月五日(1799,2,9)調烏魯木齊都統 任職根據清史稿

4 策拔克 嘉慶四年正月五日(1799,2,9) 調 嘉慶七年二月十九日(1802,3,22)調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

5 宜興 嘉慶七年二月十九日(1802,3,22) 調 嘉慶八年六月五日(1803,7,23)回京候旨

6 恆伯 嘉慶八年六月五日(1803,7,23) 任 嘉慶十一年十月十八日(1806,11,27)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7 倭什布 嘉慶十一年十月十六日(1806,11,25) 降 嘉慶十一年十一月卅日(1807,1,8)緣事降調

8 扎克塔爾 嘉慶十一年十一月卅日(1807,1,8) 任 嘉慶十三年十一月卅日(1809,1,15)到京

9 策拔克 嘉慶十三年十一月卅日(1809,1,15) 任 嘉慶十四年九月廿五日(1809,11,2)回京 離職根據清史稿

10 長齡 嘉慶十四年九月廿五日(1809,11,2) 任 嘉慶十五年九月廿一日(1810,10,19)调乌里苏雅台參贊大臣

11 策拔克 嘉慶十五年九月廿一日(1810,10,19) 任 嘉慶十七年二月日卒 離職根據傳稿

12 巴克坦 嘉慶十七年三月六日(1812,4,16) 任 嘉慶十九年二月十一日(1814,3,2)卒 離職根據嘉慶十九年二月起居注冊

13 巴綳阿 嘉慶十九年二月十一日(1814,3,2) 任 嘉慶廿三年十月十六日(1818,11,14)命回京

14 富和 嘉慶廿三年十月十六日(1818,11,14) 任 道光二年五月九日(1822,6,27)緣事革職

15 那彥寶 道光二年五月九日(1822,6,27) 任 道光四年四月廿八日(1824,5,26)命到京 未到任前,先到喀喇沙爾署辦事大臣

16 八十 道光二年五月廿五日(1822,7,13) 署

17 巴琫阿 道光四年四月廿八日(1824,5,26) 任 道光七年十月十九日(1827,12,7)命到京

18 額爾錦 道光七年十月十九日(1827,12,7) 任 道光九年六月日解任 離職根據清史稿

19 福綿 道光九年六月四日(1829,7,4) 任 道光十一年二月廿六日(1831,4,8)卒 離職根據道光十一年三月奏摺檔,頁207

20 英惠 道光十一年三月十四日(1831,4,25) 任 道光十二年七月四日(1832,7,30)因病解任

21 鍾昌 道光十二年七月四日(1832,7,30) 任 道光十二年十月日卒 離職根據傳包、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第28冊,頁016486

22 阿勒清阿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三日(1832,12,24) 任 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廿七日(1833,2,16)調廣西按察使 未到任

23 孝順岱 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廿七日(1833,2,16) 任 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1835,1,9)緣事交部議處 十二月十九日部議降調

24 長明 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1835,1,9) 任 道光十五年正月廿六日(1835,2,23)命到京

25 富呢揚阿 道光十五年正月廿六日(1835,2,23) 任 道光十五年十月七日(1835,11,26)調盛京刑部侍郎

26 毓書 道光十五年十月七日(1835,11,26) 任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廿四日(1839,1,9)緣事交部嚴加議處

27 固慶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廿四日(1839,1,9) 任 道光廿二年十一月三日(1842,12,4)命到京

28 果勒明阿 道光廿二年十一月三日(1842,12,4) 任 道光廿六年四月廿五日(1846,5,20)緣事解任离职根据清史稿

29 瑞元 道光廿六年四月廿五日(1846,5,20) 任 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九日(1848,12,4)命到京

30 慧成 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九日(1848,12,4) 任 道光卅年十一月十日(1850,12,13)命到京

31 瑞元 道光卅年十一月十日(1850,12,13) 任 咸豐元年二月廿五日(1851,3,27)調湖北按察使

32 色克通額 咸豐元年二月廿五日(1851,3,27) 任 咸豐三年正月廿二日(1853,3,1)調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33 景亮 咸豐三年正月廿二日(1853,3,1) 任 咸豐三年六月三日(1853,7,8)卒 离职根据傳包,清代各地将军都統大臣等年表誤书七月解

34 特克慎 咸豐三年七月九日(1853,8,13) 任 咸豐五年十一月廿七日(1856,1,4)命回京

35 麟翔 咸豐五年十一月廿七日(1856,1,4) 调 咸豐八年十月十九日(1858,11,24)命回京

36 達綬 咸豐八年十月十九日(1858,11,24) 任 咸豐九年九月八日(1859,10,3)卒 离职根军咸丰朝宮中档011137号

37 玉通 咸豐九年九月廿六日(1859,10,21) 調 咸豐十年十一月五日(1860,12,16)召 離職根據清史稿

38 錫霖 咸豐十年十一月五日(1860,12,16) 任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三日(1861,12,4)召 任、调职皆根據清史稿

39 廣鳳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日(1861,12,3) 任 同治五年七月四日(1866,8,13)緣事革职

40 奎昌 同治五年五月十六日(1866,6,28) 署

41 奎昌 同治五年七月五日(1866,8,14) 任 同治九年月日赴塔城会勘牌博实授

42 文碩 同治九年月日 署

43 奎昌 同治九年九月廿八日(1870,10,22)召 离职根据清史稿

44 棨 同治九年十月廿八日(1870,11,20) 任 同治十年九月二日(1871,10,15)因病解職

45 常順 同治十年九月二日(1871,10,15) 任 同治十一年八月廿一日(1872,9,23)署烏里雅苏台将军 即长顺

46 托倫布 同治十一年八月廿一日(1872,9,23) 署

47 常順 同治十三年四月十九日(1874,6,3)緣事革职

48 托倫布 同治十三年四月廿日(1874,6,4) 任 光緒二年閏五月五日(1876,6,26)因病开缺 实授

49 桂祥 光緒二年閏五月六日(1876,6,27) 任 實錄誤,桂祥為科布多帮办大臣,非參贊大臣(傳包)

50 保英 光緒二年閏五月六日(1876,6,27) 任 光緒四年七月五日(1878,8,3)因病乞休 任职根据光緒二年七月翻译漢汉月摺

51 清安 光緒四年七月六日(1878,8,4) 任 光緒十年八月十五日(1884,10,3)调工部右侍郎

52 沙克都林扎布 光緒十年八月十五日(1884,10,3) 任 光緒十五年十二月三日(1889,12,24)调吉林副都統

53 雙壽 光緒十五年十二月三日(1889,12,24) 任 光緒十七年二月十三日(1891,3,22)卒 實正月廿三日卒(光緒十七年二月(中)月摺檔)

54 魁福 光緒十七年二月十三日(1891,3,22) 任 光緒廿二年六月六日(1896,7,16)因病乞休

55 連順 光緒廿二年六月七日(1896,7,17) 任 光緒廿二年九月十一日(1896,10,17)调库伦办事大臣

56 寶昌 光緒廿二年九月十一日(1896,10,17) 任 光緒廿五年九月五日(1899,10,9)緣事解职听候查辦

57 崇勳 光緒廿五年九月六日(1899,10,10) 任 光緒廿五年九月七日(1899,10,11)留京當差 未到任

58 瑞洵 光緒廿五年九月七日(1899,10,11) 任 光緒卅年十一月十一日(1904,12,17)因病解职

59 壽勳 光緒卅年十一月十一日(1904,12,17) 任 光緒卅一年三月十二日(1905,4,16)掉鑲紅旗汉军副都統

60 英秀 光緒卅一年正月廿日(1905,2,23) 暫署 壽勳未到任

61 連魁 光緒卅一年三月十二日(1905,4,16) 任 光緒卅四年四月廿七日(1908,5,26)调鑲紅旗汉军副都統

62 溥 光緒卅四年四月廿七日(1908,5,26) 任 宣統三年七月十六日(1911,9,8)命到京

63 薩蔭圖 宣統三年七月十六日(1911,9,8) 任

历任科布多办事大臣

历任人物

编辑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錫恆

光緒卅年四月十二日(1904,5,26)

宣統二年五月廿四日(1910,6,30)署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

-

2

忠瑞

宣統二年六月廿三日(1910,7,29)

署伊犁副都統

3

延年

宣統二年八月廿日(1910,9,23)

暫護

-

4

忠瑞

-

-

宣統三年七月十六日(1911,9,8)命到京

5

桂芳

宣統三年七月十六日(1911,9,8)

-

6

帕勒塔

宣統三年十二月四日(1912,1,22)

Copyright ©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Humanities,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