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台 编辑
中文名:鹿台
别名:廪台
性质:宫苑建筑
地点:商都附近
高:千尺、千丈
鹿台
鹿台为廪台之讹,实际上是储存物品的仓库。因为字体形似,故而后世将廪台讹为鹿台。历来只说鹿台为商纣行宫,将鹿订正为廪,即明白此建筑的真正性质。1973-1974年,黄盛璋曾发现,战国时府、库、仓、廪,也是制作兵器、礼器车器以及田器的场所。史料表明,周武王克商后曾“散鹿台之钱”,可见,廪台至少是库藏大量田器的重地。
古时候,四周群峰耸立,白云萦环,奇石嶙峋,婀娜多姿,藤蔓菇郁,绿竹猗猗,松柏参天,杨柳同垂,野花芬芳,桃李争艳,蝶舞鸟鸣,鱼戏蛙唱。台前卧立有几排形似各种走兽的巨石,恬静安然,犹如守候鹿台的卫士。台下一潭泉水。相传古时深不可测。(一纺垂丝线放入潭中仍未到底。)池水清澈见底,面平如镜。微风吹拂,碧波粼粼。风和日丽的早晨,彩霞满天紫气霏霏,云雾缭绕,整个鹿台的楼台亭榭时隐时现,宛如海市蜃楼,恰似蓬莱仙境。
鹿台
鹿台
六鹿台中有4座鹿台在上世纪“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严重破坏。到1980年文物普查时,二、六号台地被全毁,三号台地仅存667平方米,四号台地幸存2668平方米,唯有一号、五号台地保存完好。剩下的两座鹿台作为古代鹿台遗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2000年9月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四周断崖暴露遗迹,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下面依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遗址中文物种类繁多,有石斧、石镞、石锛、石镰,彩陶钵残片、鼎足、鬲腿,骨锥、骨簪、骨镞,铜镜、铁钺、铁钩镶等。省、地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曾数次考察,采集了实物标本,一致认为是一处历史价值很高的古文化遗址。(摘自郭长敏的 《淇河地域文化浅谈》)
剥民膏脂作台堤,作起台堤日已西。
牧野师兴苏困苦,朝歌戈倒望云霓
九州宝货劳心贮,一旦灰尘战马蹄。
想是积财冤未散,晓来犹如乱云迷。
周武王伐纣时,纣王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纣亡台毁。据县志记载于唐代就鹿台旧址重建鹿台寺,以启迪后人,观鹿台寺遗址尚存。
鹿台是人民的功劳本,又是殷纣王暴虐的罪证。有诗记之:
忆昔商王起鹿台,罔思固本聚民财。
而今台散空台榭,惟有闲云自往来。
鹿台完工时,有时为证,诗曰:
鹿台高耸透云霄,断送成汤根与苗。
土木工兴人失望,黎民怨起鬼应妖。
食人无厌崇侯恶,献媚逢迎费仲枭。
勾引狐狸歌夜月,商朝一似水中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