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鲸 编辑
石雕的鲸鱼。
汉武帝时期雕刻了两条石鲸,分别放置于昆明池和太液池边。太液池的石鲸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昆明池的石鲸(头部)现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中文名:石雕的鲸鱼
馆藏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所属年代:汉武帝时期
出土地点:昆明池、太液池
历史背景
这条石鲸鱼,是汉武帝时期雕刻放入太液池的。据《三辅故事》记载:“(太液)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太液池位于六村堡街道办高堡子村一带,是汉武帝建章宫内的一处园林。
这条石鲸鱼是西汉大型圆雕作品。测量其尺寸,这条鱼长4.9米,最大直径1米,头径0.59米,尾径0.47米。另据记载,秦始皇时期曾雕刻了一条石鲸鱼,放置于“兰池陂”(水池)中,汉武帝时期又雕刻了两条,分别放置于昆明池和太液池边。陕博的这条就出自太液池。昆明池的石鲸仍保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据说无头)
保护
考古工作者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石鲸鱼,后收藏于碑林博物馆(当时称陕西省博物馆)。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其中的一条石鲸鱼便被安放在门口的观景池中。
这块石头乍看并不像一条鱼,这是因为汉代雕刻以写意为主,仔细看还是能发现鲸鱼的眼睛。之所以一直放在观景池中,是在以水养石,同时它又非常重,轻易也不会被盗走。
《三辅黄图·池沼》中有关于石鲸的记载:“(昆明)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当地传说,汉武帝去世后,石鲸成了精,经常跑出来作怪,每到雷雨天气就兴风作浪,还发出低鸣,所以当地居民剁了石鲸的头,而埋在地下的是无头石鲸。究竟传言是不是真的?因为无人目睹石鲸的全貌,所以无从判断。但在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中说:“石鲸原在长安县斗门镇马营村西,断为鲸体鲸尾两截。鲸体通体浑圆,头部雕有鲸眼,长五米,最大径0.96米。鲸尾呈半弯状,鳞纹依稀,长1.1米,最大径0.4米,刀法简捷,造型风格粗犷。鲸体始迁至客省庄,今存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鲸尾仍在原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