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周 编辑
成周,是西周王朝的京师 ,位于河南洛阳(古称洛邑),其名见于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是为成周,成周城由周公负责营建,到周成王五年建成。 何尊铭文详细记载的周成王五年“宅兹中国”即是此事。
何尊铭文,记述了文王受命、武王灭商、成王迁都等西周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与《尚书》之《洛诰》《召诰》中的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西周时期,成周城驻守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师,每师有二千五百人,共两万人戍守在成周,用以镇慑东方。象征着王权的九鼎放在成周城的明堂当中,寓意定鼎中原,用以震慑天下。
从周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洛邑再到周成王定鼎中原,成周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
瀍河附近发掘了多处西周时期的重要墓葬、铸铜和祭祀遗址等。基本确定了西周成周城的大致位置和文献记载的相吻合。由于成周城遗址大部分都被现代城市叠压,调查及发掘工作多是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这对研究成周城的布局、成周城的文化内涵带来了极大不便。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将都城名称改为洛邑,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周敬王为避“王子朝之乱”,从洛阳王城迁都到成周。
中文名:成周
别名:洛邑
时代:西周
现今位置:河南省洛阳市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可见在汉朝当时有大部分学者支持西周居住洛邑。 后世有观点认为,洛邑为西周王朝的东都 ; 也仍有观点主张支持汉朝学者的说法,认为周成王迁都于洛邑 。 何尊铭文开篇便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 ”的记载,1981年岐山出土的新邑戈和2008年周公庙出土的新邑卜甲,都是这一史事的佐证 。
据《尚书·召诰》记载:周成王五年即公元前1039年二月的一天,周成王派遣太保召公前往洛邑,勘察建城基地,名曰“相宅”。三月五日,周召公到达成周洛邑,经“卜宅”吉兆后便正式奠基动工。同年三月十二日,周公旦来到新都成周洛邑;三月二十一日,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并向殷商贵族后裔和各诸侯国的首领发布了营建成周洛邑的命令。自此,揭开了大规模营建新都洛邑的序幕。当年十二月,都城洛邑初步落成。新都成周洛邑建成后,周王朝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典。据《尚书·洛诰》载,新都洛邑落成后,周公旦对周成王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紊)。予齐百工,伻(使)从王于周(新邑)。”周朝春秋中叶,周景王卒,发生王子朝争位之乱。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王子朝之党势盛,向东迁居到过去夏商王朝定都居处之地。公元前510年,晋人率诸侯为周敬王修成周都城,此后,成周指周王新都之城。周敬王以下各王均居成周郭城,直到最后的周赧王才又迁都王城(成周宫城)。
武王选址
周武王
周武王解决了新都成周洛邑城市规划问题,”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终于可以安心的:“纵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召公相宅
成周洛邑都城规划完成未及两年,周武王崩逝。天下未集,周成王继位后,三监叛乱,周公东征三年,始得平定。周公代周成王辅政,于是成王将武王的计划付诸实施,使周召公复营都城洛邑。
召公在选勘洛邑新都地址时,充分考虑了周武王的遗愿。史书《尚书·召诰》载:周成王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体现划建都的地址。召公在途中走了半个月,三月初五到达新都洛邑。初七,召公指使殷民在洛水北岸规度城郭、宫空、宗庙、朝市的位置,到十一日成周城建规划完成。 第二天,周公到达洛邑,全面视察了新邑,并且进行了占卜,在涧水东、涧水西之间和瀍水东的洛水之滨营建新都洛邑,皆卜兆大吉。于是周公便把营建洛邑的地图和卜兆呈送给周成王,得到周成王的赞许批准后,于当月十四、十‘五日,杀牛、羊、猪等牺牲,在新都洛邑立庙祭地 。又过了七天,周公向各诸侯国氏和殷民颁布命令,之后命令人民开始大举动工,经过八九个月的兴建,年底新都成周城便宣告建成。
营建成周
周召公勘定新都成周洛邑位置后,周公随后视察,将九鼎放置在新都成周城中,寓意定鼎中原、华夏之都,并以地图及占卜结果报告周成王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四方朝拜入贡到这里都不远,于是命殷商遗民和诸侯共同兴建新都邑。
周公辅政后,开始了对成周洛邑新都进行大规模营建工作。由周公主持营建的洛邑被称为“成周”或“新邑”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述:“堀方千七百二丈,郛方七七里。以为天下之大凑”,“设丘兆于南郊,建大社于国中”。成周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太庙、宗庙(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明堂等“五宫”。
周公
对于周公营建都城洛邑的过程,在《尚书》中也有有简明扼要的描述:
《尚书·召诰》载:公元前1039年二月的一天,周成王派遣太保召公前往洛邑,勘察建都基地,名曰“相宅”。三月五日,召公到达洛邑,经“卜宅”得到吉兆后便正式奠基动工。
同年三月十二日,周公来到洛邑。二十一日,在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后,他向殷商贵族和各诸侯国的首领发布了营建都城洛邑的命令。自此,揭开了大规模营建“大邑周”的序幕。
周成王世
《何尊》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爯武王豊礼,祼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余其宅兹中国,自之(兹)辥(乂)民。”
《圉礵》、《圉卣》铭文曰:“王蘡于成周,王易(赐)圉贝”
周天子礼制“九鼎八簋”之“簋”
《叔夨方鼎》铭文:“隹(惟)十又亖(四)月,王叔夨方鼎铭文简释(祼),大叔夨方鼎铭文简释、(祓)才(在)成周。咸(祓),王乎(呼)殷氒(厥)士,齍(齎)叔夨(虞)厶(以)尚(裳)衣、车马、贝卅朋。敢对王休,用乍(作)宝叔夨方鼎铭文简释(尊)彝。其万年扬王光氒(厥)士。”周康王世
《静方鼎》:“八月初吉庚申至,告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才(在)成周大(太)室,令(命)静曰:“卑女才噩(俾汝司在曾鄂师)。”王曰:“静,易女(锡汝)、旂、巿(韍)、采。”曰:“用事。”静륽(扬)天子休,用乍(作)父丁宝(尊)彝。”
周昭王世
《师遽方彝》铭文:“隹正月既生霸丁酉,王才周康寝,飨醴,师遽蔑历,侑王,王呼宰利赐师遽□圭一、篆璋四。”
《令彝》铭文:”隹(唯)八月,辰才(在)甲申,王令(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亖(四)方,受卿事寮。……隹(唯)十月吉癸未,明公朝(早)至于成周。……甲申,明公用牲于京宫;乙酉,用牲于康宫;咸既,用牲于王。明公归自王(城)。“
周穆王世
《十三年□(兴)壶》铭文:“唯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王在成周司土淲宫,格大室,即位,囗父佑兴,王呼作册尹册赐兴画靳、牙僰、赤舄。”
《卫簋》铭文:“隹八月初吉丁亥,王客于康宫,荣伯佑卫入,即立,王增命卫,□赤韨、鋚勒。”
《辅师嫠簋》铭文:“隹王九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周康宫,即位,荣伯入佑辅师□,王乎乍册尹册命嫠,曰:更乃祖考司辅,哉赐汝缁韨,素衡、銮,今余增乃命,赐汝玄衣、黹纯、赤韨、朱衡、戈彤緌琱□、旗五日,用事。”
《扬簋》铭文:“隹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才周康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司徒单白入佑扬,王乎内史史敖册命扬,王若曰:扬,作司工,官司量田佃、眔司位、眔司刍、眔司寇、眔司工事,赐汝赤□韨、銮旗,讯讼,取□五锊。”
周共王世
《望簋》铭文:“隹王十又三年六月初吉戊戌,王才周康宫新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宰倗父佑望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史年册命望:‘司毕王家,赐汝赤韨、銮,用事。’”
《士山盘》铭文:“隹王十又六年九月既生霸甲申,王才周新宫,王各大室,即位,士山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册命山,曰:于入□侯,出□、蠚、荆、□,服眔大虘、服履、服六孳服。□侯、蠚,□傧贝、金。”
《休盘》铭文:“隹廿年正月既朢甲戌,王才周康宫,旦,王各大室,即位,益公佑走马休,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立赐休:玄衣黹纯、赤韨、朱衡、戈琱□、彤苏、厚柲、銮旗。”
《伊簋》铭文:“隹王廿又七年正月既朢丁亥,王才周康宫,旦,王各穆大室,即位,申季入佑伊,立中廷,北向,王呼命尹封册命伊:□官司康宫王臣妾、百工,赐汝赤韨、幽衡、銮旗,鋚勒,用事。”
周懿王世
《曶鼎》:“隹王元年六月既朢乙亥,王才周穆王大,王若曰:曶,命汝更乃祖考司卜事,赐汝赤韨、囗,用事。王才,丼叔赐曶赤金。”
周孝王世
《申簋盖》铭文:“隹正月初吉丁卯,王才周康宫,各大室,即位,益公入佑申,中廷,王命尹册命申,更乃祖考胥太祝官司丰人暨九□祝,赐汝赤韨、萦衡、銮旗,用事。”
《楚簋》铭文:“隹正月初吉丁亥,王各于康宫,仲倗父入右楚,立中廷,内史尹氏册命楚赤□韨、銮旗,取□五锊,司□鄙馆、内师舟。”
《颂鼎、壶、簋》铭文:“隹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才周康昭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立中廷。尹氏授王命书,王呼史虢生册命颂。王曰:颂,命汝官司成周贮,监司新造贮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韨、朱衡、銮旗、鋚勒。用事。颂拜稽首。受命册,佩以出,返纳觐璋。”
周夷王世
《应侯见工钟》铭文:“隹正二月初吉,王归自成周,应侯见工遗王于周。辛未,王各于康,荣伯入佑应侯见工,赐彤弓一、彤矢百、马……”《即簋》铭文:“隹王三月初吉庚申,王才康官,各大室,定白入佑即。王呼:‘命汝赤韨、朱衡、玄衣、黹纯、銮旗’。曰:‘司琱宫人、□□,用事。’”
《康鼎》铭文:“唯三月初吉甲戌,王才康宫,荣伯入佑康,王命尸司王家,命汝幽衡、鋚勒。”
《十月敔簋》铭文:“隹王十又一月,王各于成周大庙,武公入佑敔,告擒馘百,讯□,王蔑敔历,使尹氏授赉敔:圭、瓒、贝五十朋,赐田于扲五十田,于早五十田。”
周厉王世
《元年师兑簋》铭文:“隹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才周,各康庙,即位,同仲佑师兑入门立中廷,王呼内史尹册命师兑:胥师龢父司左右走马、五邑走马,赐汝乃祖巾、五衡、赤舄。”
《【鼻阝】簋》铭文:“隹二年正月初吉,王才周昭宫,丁亥,王各于宣榭,毛白入门,立中廷,佑祝【鼻阝】,王呼内史册命【鼻阝】,王曰:【鼻阝】,昔先王既命汝作邑,□五邑祝,今余唯申□乃命,赐汝赤韨、絅緀衡、銮旗,用事。”
《元年师兑簋》铭文:“隹(唯)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才(在)周,各(格)康庙,即立(位),同中右(仲佑)师兑入门。”
《【走马】鼎》铭文:“隹十又九年四月既□辛卯,王才周康昭宫,各于大室,即位,宰讯佑【走马】入门,立中廷,北向。史籀授王命书,王呼内史□册赐□玄衣、纯黹、赤韨、朱衡、銮旗、鋚勒,用事。”
《㝨盘》铭文:“隹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康穆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宰頵佑?入门。立中廷,北向。史黹授王命书。王呼史淢册赐?:玄衣黹纯、赤韨、朱衡、銮旗、鋚勒。戈琱□、厚柲、彤苏。”
《卌二年逨鼎》铭文:“隹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王才周康宫穆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司工散佑吴逨,入门,立中廷,北向,尹氏授王□书。王呼史淢册□逨,王若曰:‘逨,……□汝秬鬯一卣,田于□卅田,于□廿田。’逨□□(拜稽)首,受册□以出。”
《卌三年逨鼎》铭文:“隹卌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王才周康宫穆宫,旦,王各周庙即位,司马寿佑吴逨,入门,立中廷,北向,史淢授王命书。王呼尹氏册命逨,王若曰:‘逨,……昔余既命汝疋荣兑□司四方虞林,用宫御。今余唯经乃先祖考,有勲于周邦,申□乃命,……’王曰:‘逨,赐汝秬鬯一卣、玄衮衣、趩舄、驹车、贲较、朱虢□、虎羃熏里、画□画□,金甬、马四匹、鋚勒,敬夙夕弗废朕命。’逨拜稽首,受册,佩以出,反纳瑾圭。”
《南宫柳鼎》铭文:“唯五月初吉甲寅,王在康庙,武公佑南宫柳即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册命柳:司六师牧场大友,司羲夷场佃事,赐汝赤韨、幽衡、攸□勒。”
《鬲攸从鼎》铭文:“隹(唯)卅又二年三月初吉壬辰,王才(在)周康宫大(太)室,比(以)攸卫牧告于王,曰:女(汝)觅我田,牧弗能许。”
周王城
据考证,成周宫城面积约1.56平方公里,郭城约12.45平方公里,跨瀍河两岸,西南角部分被压于洛阳老城之下。
据《周礼·考工记》所载之成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背市。”表明该城平面系对称布局之正方形,由通过城门可容九车并行的纵横道路,将王城划为相等的九区。宫殿居中,宫前左置祖庙,右建社稷。周王面南临朝而背北为市肆。上述布局反映了“王者居中”、“为数崇九”等王权思想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对后世封建王朝帝都建设的影响极大 。
何尊铭文中的“成周”、“中国”字样
夷王时代的敌簋铭文曰:“唯王十又一月,王格于成周太庙,武公人右敔告禽(擒)馘百、汛四十。”
敔簋铭文证明成周确实建有西周王室的太庙。
成王时代的何尊铭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亩斌(武)王丰(礼),福白天。在四月丙戌,王弁(诰)宗小于于京室。”
康王时代的令彝铭文曰:“唯八月辰在甲申,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察。丁亥,命矢告于周公宫。公命造同卿事察。唯十月初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造令舍三事命众卿事察、众诸尹、众里君、众百工、众诸侯侯甸男,舍四方命。既咸命,甲申,明公用牲于京宫。乙酉,用牲于康宫。咸既,用牲于王。明公归自王。”
《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何尊铭文的“京室”即令彝铭文的“京宫”。《尔雅·释宫》说:“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涛·大雅·下武》云:“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下武》为成王时代的作品,成王时代配于“京宫”的“三后”为太王、王季、文王。“京宫”既然是太庙,那么“康宫”也应该是庙。敔簋铭文的“成周太庙”当指“京宫”。
成周之名始见于何尊铭文,何尊铭文于1965年出土。 该铭文共12行122字,记载了周武王克商和周成王尊武王遗志命周公营建都城成周的历史史实内容:“隹(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丰(丰)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宗室,曰:肆文王受兹命,隹(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先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治)民……隹(惟)王五祀。” 这段话的大意是:成王为营建新都成周,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四月丙戌这一天,成王将宗小子叫来训诫:……宗小子的先父公氏跟随文王,文王受到上天授予的统治天下的大命。武王在消灭大邑商之后,则告祭于天说:我要以这里为中心---“中国”作为都城,在这个地方来统治人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