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 编辑
封建,汉语词语,拼音:fēng jiàn。 封建,源于西周分封制的封邦建国。
1.一种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中国周代开始有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中国古代封建相似,中国也把它叫做封建。
2.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
3.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
中文名:封建
拼音: fēng jiàn
2.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如“反对封建”“封建剥削”。
3.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如“头脑封建”。
大立
《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毛传:“封,大也。”郑玄笺:“则命之于小国,以为天子,大立其福。谓命汤使由七十里王天下也。”
封邦建国
古代帝王将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孔颖达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秦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汉自景帝平七国之乱后,虽行封王侯建邦国之制,但集权于中央。
《史记·三王世家》:“昔五帝异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皆因时而序尊卑。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司马贞索隐:“谓王与列侯。”
《吕氏春秋通诠·慎势》:“众封建,非以私贤也,所以便势全威,所以博义。”
唐·柳宗元《封建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宋·陆游《元日读〈易〉》诗:“孟轲才能道封建,孙子已不言鸿荒。”
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秦并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废封建而置郡县,黜儒术而任名法。”
封建主义社会形态
①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风起潮涌的自由战激励他们驱逐地主,打倒封建遗毒的偶像。”
②谢觉哉《团结、谦虚、进步》:“在封建和私有制的社会里,这个美德的发展受到限制。”
③一八四〇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