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况周颐 编辑
况周颐(1859年—1926年),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晚清官员、词人。
同治七年(1868年),况周颐补博士弟子员。光绪五年(1879年),以优贡生中乡试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任内阁中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入张之洞江督幕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江督端方幕。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十八日,况周颐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况周颐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为晚清四大家之一。早年词作或为艳语,或伤时事。辛亥革命后,多抒发眷恋清室之情。有《蕙风词》。在词学理论方面,主张词应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并于常州词派的主张有所发展。有《蕙风词话》。
(概述图参考资料 )
全名:况周颐
字:夔笙、揆孙
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蕙风词隐
所处时代:晚清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广西临桂(今桂林)
出生日期:1859年
逝世日期:1926年
主要成就:“清末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蕙风词》、《蕙风词话》
同治七年(1868年),补博士弟子员。
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学习填词。
光绪二年(1876年),充优贡生。
光绪五年(1879年),以优贡生中乡试举人。同年,开始沉顿于词。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四川游历,先后前往夔州、蓉城、万县。收集万县西南山石刻、留心川中风物掌故。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由四川入北京, 与王鹏运结识。
光绪十五年(1889年),应礼部试,未中,任内阁中书。与王鹏运、 端木埰、许玉琢唱和,时称四中书词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新莺词》成。约在春夏间,况周颐出京,首途苏州,纳桐娟。秋,前往上海。冬,客居广州,桐娟去世。
光绪十七年(1891年)夏秋间,由广州北行,暂客杭州,期间结识谭献。旋至苏州,结识郑文焯。
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在苏州,《玉梅词》成,号玉梅词人。二月初,离苏返京,首途上海。晚春,回京,娶卜娱(亦名清拟)。冬,结集二十岁以前词为《存悔词》。
光绪十九年(1893年),《锦钱词》成。
光绪二十年(1894年),感于甲午之役,作《摸鱼儿·咏虫》《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赋》词。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春,战事大败,作《水龙吟·大雪》《水龙吟·闻角》。同年夏,《惠风词》成。秋,离京南游,首途南京。同年,入张之洞江督幕府。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仍居南京。暮青、暮秋,两游扬州。年底,举家迁扬州。
光绪二十四年(1897年),元日,赋词怀王鹏运。夏秋间,《菱景词》成。九月,移居小牛录巷,撰《选巷丛谈》。
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晚春,由维扬至武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仍居武昌,主讲白岿书院,撰《万邑西南山石刻记》。
光绪三十年(1904年),居常州,掌教龙城书院。同年二月,游历苏、杭,成《玉梅后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居南京,撰《蕙风簃随笔》《蕙风簃二笔》。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江督端方幕。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仍居南京,《香东漫笔》撰成。
宣统元年(1909年),避溥仪讳,改名况周颐。约在这一年,至大通掌榷运局。
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况周颐由大通至上海。
民国元年(1912年),况周颐与朱祖谋游。
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撰写《二云词》,以赠傅彩云、朱素云二词为名。
民国三年(1914年)除夕前,《二云词》成。
民国四年(1915年),与朱祖谋咏樱花,寄托对日本侵华的忧思。同年底,《餐樱词》成。
民国五年(1916年),况周颐与朱祖谋为梅兰芳演剧赋词。
民国九年(1920年),有香南雅集,吴昌硕为绘《香南雅集图》,为图卷题词者有况周颐、朱祖谋、王国维等。
民国十二年(1923年),张勋去世,况周颐为其赋挽词《摸鱼儿》
民国十三年(1924年),《蕙风词话》五卷校刻完毕。
民国十四年(1925年)闰四月,删定《蕙风词》。腊月,应陈乃乾约,编次《蕙风丛书》。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十八日,况周颐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葬于湖州道场山。
词作特色
况周颐词话五种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时,愤于外敌入侵,写下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越的篇什,如《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赋》《苏武慢·寒夜闻角》《水龙吟·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摸鱼儿·咏虫》《水龙吟·声声只在街南》等,反映“嘶骑还骄,栖鸦难稳”的现实和“壮怀空付,龙沙万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则是对清室的兴衰、君臣的酣嬉、深致忧思,如〔三姝媚〕的“红楼依然,玉容歌舞”、〔莺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泪”等。
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祖谋唱和,受朱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遗老情绪。如《倾杯·丙辰自寿》,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调歌头·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中,更明显地表露出“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的复辟幻想。
词学主张
况周颐《蕙风词话》
光绪十四年(1888)入京后,与当时词坛名家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请益,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变。稍尚体格,词情也较沉郁,如〔齐天乐〕《秋雨》等作品。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词律、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蕙风词,小令似叔原(晏几道),长调亦在清真(周邦彦)、梅溪(史达祖)间,而沈痛过之。彊村(朱祖谋)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人间词话》下)
中国近现代书画家叶恭绰:夔笙先生与幼遐翁(王鹏运)崛起天南,各树旗鼓。半塘气势宏阔,笼罩一切,蔚为词宗;蕙风则寄兴渊微,沉思独往,足称巨匠;各有真价,固无庸为之轩轾也。(《广箧中词》卷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钱基博:盖周颐之词,细腻熨贴,典丽风华,阔大不及祖谋,而绵密则过之焉。然周颐之词学,实得助於祖谋者不鲜,尝语人曰:“余之为词,二十八岁以后,格调一变,得力於半塘;比岁守律綦严,得力於沤尹。人不可无良师友也。”(《现代中国文学史》)
清末民国词学家蔡桢:蕙风词,才情藻丽,思致渊深。小令得淮海、小山之神,慢词出入片玉、梅溪、白石、玉田间。吐嘱隽妙,为晚清诸家所仅有。(《柯亭词论》)
中国近现代词学家赵尊岳:临桂况周颐先生,词学渊粹,为世宗尚,无俟赘述。
中国近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龙榆生:(其词)多偏于凄艳一路,而少苍凉激壮之音。(《清季四大词人》)
中国近现代文艺理论家祖保泉:况周颐,生于一八五九年(农历九月初一),卒于一九二六(七月十八)。这时期,在政治上、思想上,有改良维新和封建保守的斗争,有国民革命和保皇复辟以及封建军阀的斗争,“五四”后更有无产阶级革命和一切反动思想、反动势力的斗争。况氏生当这个激烈的斗争时代,作为一个敏感的词人,在作品中不可能不从某一角度对时代作出反映。况在清末曾官内阁中书,又曾入张之洞的湖广总督府和端方的两江总督府为幕僚,过了几年诗酒放荡的生活。辛亥革命后,他一心恋着前朝,以遗民自居。他坚决地自外于前进的时代,前进的时代自然也抛弃了他。
收藏家韦力:总体而言,况周颐早期的词作,年轻阅历少,是作者最为春风得意的一个阶段;而入京之后,词风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到晚年,饱经风霜之后,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与认识。
况周颐像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先祖 | 况钟 | (1383-1443年),明代官员,曾任苏州知府。原是江西靖安县龙岗洲人。 |
七世祖 | 况一几 | 由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迁广西桂林,为迁桂后的一世祖。 |
太高祖 | 况成武 | - |
高祖 | 况宏刚 | 任广西抚标右营把总,升千总,恩荫一子,应授忠显校尉,敕赠奋武郎、桂林营把总。 |
曾祖 | 况世荣 | 字缨传,荫七品太学生,赐赠中宪大夫。 |
祖父 | 况祥麟 | (1769年—1848年),字皆知,号花矼。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封通议大夫。晚年潜心研究六书。 |
祖母 | 朱镇 | 字静媛,名门闺秀,敕封太孺人,诰封太恭人。能诗能词,号称“临桂女史”,著有《澹如轩诗草》。 |
大伯 | 况澍 | (1796年—1865年),字雨人。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官员,官至福建司员外郎。 |
二伯 | 况澄 | (1799年—1866年),字少吴。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后受牵连罢官。 |
三伯 | 况洤 | (1799年—1866年),原名清,又名嵩年,字怡卿,廪贡生,候选训导。 |
父亲 | 况洵 | (1802年—1882年),原名凖,又名步情,字云衢,邑廪贡生,候选训导,历署河池州学学正,西林县学训导。 |
母亲 | 许氏 | 敕封孺人,赐封正七品太孺人,诰封太宜人。生母氏李,诰封太宜人。 |
哥哥 | 况吉生 | - |
姐姐 | 况氏 | 长姐适灵川周廷揆,诰封正一品夫人 |
况氏 | 二姐适同邑黄俊熙,例赠正七品孺人。 | |
况氏 | 三姐适同邑周德溥,例封宜人。 | |
妻子 | 赵氏 | 通晓声律,擅雅乐,与况周颐伉俪甚笃。与况周颐共同生活不过四五年就去世了。 |
周氏 | 没几年即殁。 | |
桐娟 | 不久即殁。 | |
卜娱 | 通晓词曲,况周颐撰写、刊印的许多著作都是她校对的。 | |
儿子 | 况维琦 | 况周颐长子,字又韩,画家。 |
小羊 | 早夭。 | |
女儿 | 况维琚 | 况周颐长女,字锦初,嫁篆刻名家陈巨来。 |
(注:况周颐共有四子四女,其中两子两女幼殇,以上参考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