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羌族 编辑
古羌族是中国古代民族中极其重要的群体,分布范围广,部落支系繁多,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发展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羌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成功驯养动物的族群,至少亚洲牛、羊、犬均由他们驯化而来。
中文名:古羌族
特点:分布范围广,部落支系繁多
东汉后,迁徙更加频繁,于是便有了“东羌”“西羌”之说。西羌仍是原来意义上居甘肃陇右地区、青海湟水河谷、河西走廊之南、洮岷二州之西广大地区的羌人,而东羌则指内迁到安定(今陕北榆林)、上郡(今宁夏固原)、北地(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的羌人。
两汉政府对边郡的羌民,虽不纳入编户,但设官置尉严加管理,官吏对待羌族豪酋和民众任意欺压榨取,大肆侵夺其耕地和牧场,甚至滥加屠杀,致使羌民起义连绵不断。东汉建初二年(公元77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羌人起义多达50余次,其中大规模起义有五次。
三国时,魏、蜀、吴为扩充地盘和势力,把羌人作为争夺和利用的对象,羌人亦不堪压迫奋起反抗。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豪帅拥众割据,羌人先后也建立了后秦国、宕昌国、邓至国等地方政权,显赫一时。
在两汉魏晋期间,羌族迅速分化,有名有号的族群达一百余种。主要有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当煎羌、罕羌等,遍及西北、西南、河套等地,内徙诸羌已经与汉族呈错居杂处之势,有些羌族部落开始逐步汉化。
隋唐后,聚居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白狗等部落,多数又被吐蕃融合。后来,党项羌人建立西夏国,其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与宋金对峙百余年。西夏灭亡后,其后裔或流落中原,或逃回故地,或战败被俘,或留守原地,有些还逃到中尼边境或移居中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