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融 编辑
祝融,号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为五行神之一。历史文献中,祝融的相关记载纷繁复杂。在部分文献中,祝融指三皇时期的祝融氏; 又有文献记载祝融为炎帝之后;另有文献记载祝融为黄帝之后;而祝融也指火正、夏官的官职名称。
据《山海经》记载,祝融长着兽身人面,架乘着两条龙,直接听命于天帝。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 。据《广东新语》记载,农历二月十三为祝融生日 。广东民间又称祝融为“洪圣王” ,洪圣诞又称南海神诞、波罗诞,诞期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是广东民间为庆祝南海神祝融诞辰而举行的迎神赛会活动。
中文名:祝融
别名:赤帝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
形象特征:兽身人面,乘两龙
相关典故:共工怒触不周山
生日:农历二月十三
春秋时期,《管子·五行》记载祝融为黄帝六相之一,对应于南方:“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夔君不祭祀祝融和鬻熊,楚国人责备他。);《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祝融”为五行之官之火正:“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国语·郑语》记载“祝融”由重黎担任:“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并记载了祝融的后代八姓:“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祝融图
战国时期,《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又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山海经·大荒西经》补充:“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可见祝融又为炎帝之裔,又为黄帝之裔。袁珂认为黄炎本是同族,所以这些看似不同的描述,实则又并无不同;《墨子·非攻下》记载:“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上天命令火神祝融降火在夏都西北角,协助商伐。);《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乙篇记载了祝融拯救天地宇宙的传说:为经历千百年后,天地又发生混乱,日月不断产生,九州开始不平,山陵发生倾斜,以致“四时”不能按常规运作,上帝为此大动,赐给祝融等四神神力,炎帝下令祝融派四神从天而降,他们顺从天命,最终使日月运转正常,早晚有序,黑白分明,正因为天地出现“晨祎乱作”的局面,祝融才“绝地天通”,改变天地混乱局面;《吕氏春秋·审分览》记载:“祝融作市。”(祝融发明了贸易集市。);《吕氏春秋·孟夏纪》记载祝融是夏神、炎帝的辅佐神:“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此外,《仲夏纪》《季夏纪》也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祝融,帝喾火正吴回
西汉,《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南方之极由赤帝、祝融管辖,共一万二千里。);《史记·楚世家》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东汉,《汉书·扬雄传上》记载:“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越绝书》记载:“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潜夫论·五德志》认为祝融或为“三皇”之一:“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风俗通·祀典》引古《周礼》说祝融为灶神:“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两晋时期,《帝王世纪》记载:“祝诵氏,一曰祝和氏,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山海经图赞译注》注“南方祝融”云:“祝融火神,云驾龙骖。气御朱明,正阳是含。作配炎帝,位列于南。”
唐代,《晋书·宣帝纪》记载:“其(司马氏)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隋书·崔仲方列传》记载:“楚,祝融之后也,为火正。”;《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当其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祝融击败共工氏,共工氏愤怒不已,一头撞向不周山,造成“天柱折,地维绝”的局面。);《南海神庙碑》记载:“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宋代,祝融被描述成南岳衡山的神祇,被视作南岳神。《太平广记·仙传拾遗》记载:“祝融栖神于衡阜。”;《路史》记载:“祝融氏,号也;祝融,职也,本非人名。黎为祝融,回为祝融,皆职。”;“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清代,《广东新语》对祝融有详细的记载:“然今粤人出入,率不泛祀海神,以海神渺茫不可知。凡渡海自番禺者,率祀祝融、天妃,自徐闻者,祀二伏波。祝融者,南海之君也。虞翻云,祝,大也。融,明也。南海为太明之地,其神沐日浴月以开炎天,故曰祝融也。祠在扶胥江口,南控虎门,东溯汤谷,朝暾初出,辄见楼殿浮浮,如贝阙鲛宫,随潮下上。每当天地晦冥,鲸呿鳌掷,飓风起乎四方,雾雨迷其咫尺,舟中之人,涕泣呼号,皆愿少缓须臾之死以请于祝融。”;“南海之帝实祝融,祝融,火帝也,帝于南岳,又帝于南海者。”;“司火而兼司水,盖天地之道。火之本在水,水足于中,而后火生于外。火非水无以为命,水非火无以为性。水与火分而不分,故祝融兼为水火之帝也。其都南岳,故南岳主峰名祝融。其离宫在扶胥,故昌黎云,南海阴墟,祝融之宅,海在南而离宫在北,故曰阴墟也。体阴而用阳天之道,故以阴为宅也。四海以南为尊,以天之阳在焉,故祝融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帝、河伯之上。”;”岁二月十三,祝融生日。“
后裔
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
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
祝融峰
祝融峰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被称为“南岳四绝”之一。《路史》记载,祝融去世后葬在南岳衡山的南面,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衡山最高峰。祝融峰顶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始建为祠。殿中供奉祝融。
祝融峰
南海神庙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南海神庙的大殿正中安放了连座3.8米高的南海神祝融的雕像 。每年的“波罗诞”正诞日(农历二月十三日,祝融寿诞),人们会从四面八方向南海神庙进发,给祝融贺寿 。
祝融观星
在武汉东湖磨山风景区内有一座“祝融观星”雕像,该雕像于2010年2月获得“新中国城市建设成就奖” 。
祝融号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全称“祝融号”,英文名称为“Zhu Rong” 。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成功到达火星表面 。
祝融奖
祝融奖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的中国照明应用设计大赛总决赛的奖项,于2015年正式更名 。
文学形象
相关诗词
作者(朝代) | 相关诗/词句 | 出处 |
---|---|---|
屈原(战国) | 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 《远游》 |
王褒(西汉) | 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 《九怀》 |
王逸(东汉) |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 《伤时》 |
元稹(唐) | 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 | 《哭吕衡州六首》 |
王昌龄(唐) |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 | 《奉赠张荆州》 |
韩愈(唐) | 祝融告休酌卑尊,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 |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
陈与义(宋) |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 《雨》 |
范成大(宋) | 祝融峰下两逢春,雨宿风餐老病身。 | 《四明人董峄久居岳市乞诗》 |
陆游(宋) | 窣堵招提俱昨梦,祝融回禄尚余威。 | 《予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後今始见之》 |
刘克庄(宋) | 扶胥黄木水连空,曾读韩碑访祝融。 | 《旧游》 |
晁说之(宋) | 南极祝融炎剑戟,东方太皞却旌旄。 | 《谒岳庙》 |
洪咨夔(宋) | 太皞明朝禅祝融,杖藜能送东风。 | 《三月晦东山》 |
吴存(元) | 想祝融指挥,涛奔浪捲,来赴世、间端午。 | 《水龙吟·督军湖观竞渡》 |
叶剑英(现代) | 《登祝融峰》 |
参考资料
影视形象
年份 | 名字 | 演员 | 作品 | 相关图片 |
---|---|---|---|---|
1994年 | 《炎帝传奇》 | 电影 |
| |
1995年 | 《阎罗传奇》 | 杨添福 | 电视剧 | |
1995年 | 《炎黄始祖》 | 何国斌 | 电视剧 | |
2005年 | 《精卫填海》 | 电视剧 | ||
2009年 | 《牛郎织女》 | 程五 | 电视剧 | |
2010年 | 《远古的传说》 | 宋洋 | 电视剧 | |
2010年 | 《天地传奇》 | 郭金非(配音) | 电视剧 | |
2016年 | 《大鱼海棠》 | 马正阳(配音) | 动画电影 | |
TBA | 《中华创世诸神纪之女娲补天录》 | TBA | 动画电影 |
参考资料
游戏形象
祝融在《山海长歌》《山海镜花》《曙光英雄》等游戏中以各种形象登场 。
关系 | 关系者 | 备注 |
---|---|---|
祖辈 | 炎帝、听訞、炎居、节并 |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山海经·海内经》) |
父 | 戏器 | |
子 | 共工 |
关系 | 关系者 | 备注 |
---|---|---|
祖辈 | 黄帝、雷祖、昌意、若水、韩流、颛顼 |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山海经·海内经》)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山海经·大荒西经》) |
父 | 老童 |
作者和朝代 | 史料 |
---|---|
姜子牙(西周) | 《太公金匮》 |
管仲(春秋) | 《管子·五行》 |
左丘明(春秋)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国语·郑语》 |
不详(战国) | 《山海经·海外南经》《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大荒西经》 |
墨子(战国) | 《墨子·非攻下》 |
不详(战国) |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
吕不韦(战国) | 《吕氏春秋·审分览》《吕氏春秋·孟夏纪》《吕氏春秋·仲夏纪》《吕氏春秋·季夏纪》 |
刘安及其门客(西汉) | 《淮南子·时则训》 |
司马迁(西汉) | 《史记·楚世家》 |
班固(东汉) | 《汉书·扬雄传上》 |
袁康、吴平(东汉) | 《越绝书》 |
王符(东汉) | 《潜夫论·五德志》 |
应劭(东汉) | 《风俗通·祀典》 |
皇甫谧(西晋) | 《帝王世纪》 |
郭璞(东晋) | 《山海经图赞译注》 |
房玄龄(唐) | 《晋书·宣帝纪》 |
魏征(唐) | 《隋书·崔仲方列传》 |
司马贞(唐) | 《三皇本纪》 |
韩愈(唐) | 《南海神庙碑》 |
杜光庭(北宋) | 《太平广记·仙传拾遗》 |
罗泌(南宋) | 《路史》 |
屈大均(清) | 《广东新语》 |
参考资料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人民网评)
祝融作为神话传说中著名的火神,在春秋战国时被一些诸侯、氏族追认为先祖,从而又与一些祖先故事纠缠在一起,但其代表火的基本属性,仍然保留了下来,只是改成了更像是人间的官职——火正(火师)。作为中国先民火崇拜的代表神,祝融留给后世开天辟地、战胜水神、制市作歌、后嗣兴旺等事迹,更多以正面形象出现 。(《北京日报》评)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谱系中的火神,传火人间,光照四海。祝融的形象虽有神话色彩,在历史记载中却是真实的族群。祝融氏族的昭昭功业,是华夏先民走出荒蛮、走向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证 。(《中国青年报》评)
新时代背景下,“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激励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融合国内、国际,融合历史、现代和未来,旨在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航天贡献 。(新华社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