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三祖堂 编辑
矗立在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中华三祖堂,是在原黄帝祠的基础上,由海内外32万中华儿女捐资建成的,1998年7月25日正式开游。
中文名:中华三祖堂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中华三祖堂
中华三祖堂位于轩辕湖以东,黄帝泉北200米处,是中国黄帝城文化旅游区的中心景点。于1994年8月破土动工,1997年10月4日正式竣工。
全部工程占地104亩,分别由大门、平面祭坛、三祖堂组成,主体工程三祖堂仿照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唐朝建筑佛光寺建造,整个大殿开间七间,进深三间。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共用470方木料,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尺度和比例较大,柱子粗壮,门窗为板门和直棂窗,格调古朴庄重,雄伟壮观。殿内三位祖先的塑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居中的黄帝气宇轩昂,右侧的炎帝睿智儒雅,左侧的蚩尤勇武彪悍,塑像高6米全部由泥土塑成。大殿四壁绘着四幅大型壁画,分别是“涿鹿大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阪泉大战”。如今中华三祖堂已成为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理想之地。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和各族人民、海内外爱国人士拜祖敬香,祭祀怀古的圣地。
三祖堂是一座仿唐建筑,重檐飞角,恢弘壮阔,全部木质结构。全堂占地104亩,由平面祭坛、三祖堂、后殿组成。
黄帝城文化旅游区
三祖堂西侧,建有一座碑亭,黑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新加坡籍华人周颖南为三祖堂建设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的功德颂。三祖堂东侧,立着“港土归根碑”和三棵归根松。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吉林省三位青年,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千里迢迢奔赴香港采集泥土,在三祖堂东侧,用他们从香港采回的泥土,栽植了三棵回归松,在回归松前矗立起一块高达1997厘米的花岗石“港土归根碑”。如今,三棵苍郁葱茏的松树和三祖堂成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
精神文明贡献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贡献
轩辕黄帝雕像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炎帝
神农炎帝
·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三祖堂
炎帝还是我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炎帝神农氏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炎帝神农氏、神农文化、农业文明,文明依寄着人性化神明而发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文明支柱,不仅构成了世界文明史中绚烂多彩的重要组成,而且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蚩尤
蚩尤
当时,蚩尤统率的九黎部落联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一个面对海河而生长起来的部落,是当时三大部落联盟中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物质文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已经开始由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历史和文明的一大进步,是对古代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创制较精美的陶器,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也是对中国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华三祖堂
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同为华夏部落,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后人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是炎黄文明的奠基之战。
阪泉之战
中华三祖堂
中华三祖堂
定都逐鹿 合符之后,黄帝以“天子”身份居于涿鹿都城,涿鹿成为黄帝治理天下的根据地,结束了“迁徙往来无常处”游牧或半游牧生活的历史,社会进入“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峨”的定居农耕、驯养家畜的时代。传说黄帝创造指南车,其妻嫘祖创养蚕和缫丝之法。黄帝一统天下后,命仓颉造文字,让隶首发明算术,叫大挠研究甲子干支历法,派伶伦制订乐律。他还亲自与歧伯、雷公创造医学。这些都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黄帝缔造了中国上古时代文化的黄金时代,创造出古老的中华文明。
●1995年9月涿鹿全国首届炎黄蚩三祖文化研讨会。
●1998年7月第二次学术研讨。
●1997年6月30日“港土归根碑”揭碑仪式。
●1997年10月4日“中华三祖堂”竣工暨中华三祖塑像揭幕仪式。
●2000年9月23日涿鹿“澳土归根碑”揭碑仪式。
●2000年12月5日澳门“母子连亲碑”揭碑仪式。
●2003年11月20日北京奥运圣火与涿鹿·中华合符文化高层论坛。
●2004年8月27日黄帝城河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
从北京出发,走京张高速公路,到东花园出口下,沿野康公路过官厅后至矾山镇西行即到。
公交车
从北京西直门汽车站乘发往涿鹿县的班车直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岐阳三首
上一篇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