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国 编辑
江国为殷商至春秋时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名又作“鸿国”、“邛国”,古读“gāng”音。这个国家以“鸿鸟”做为图腾。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周代江国国都则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1公里。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至汉代。
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在东周时,江国位于楚、齐、宋等大国之间,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扰,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晋国出兵为江国解围;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国势孤力弱,援军不继,终被楚灭。江国国君贞带领族人外逃,为纪念故国,国人以江为姓。从江济受封,到江贞国灭改姓,江国共存十七君近500年。
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后,一部分江人被楚国强迁于楚国内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为楚的臣民;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淮阳地区,后由淮阳为中心向四方散迁,其中一支向东北方迁移到齐鲁大地。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
中文名:江国
外文名:Jiangcountry
简称:江
所属洲:亚洲
首都:江国故城(今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朱店村)
官方语言:上古汉语
政治体制:君主制
主要民族:华夏、淮夷
灭亡时间:公元前623年
别名:鸿国、邛国
始祖:江元仲
亡于:楚国
建国时间:公元前1101年
江国
江国周代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证据是,这里发现了江国故城。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为东周至汉代时期修建。
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春秋时期,公元前623年,江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参考文献:《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世本》也说:“江、黄皆嬴姓国。”
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楚国国君楚穆王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江国所属人口,史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江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朱店村。南距淮河1000米,西距夏小庄约700米,东距朱小寨500米,北距姚庄100米,东距淮河北岸的潘店村即浉河入淮口800米。
黄叔度墓
临淮城遗址卫星图
《后汉书·刘表、袁术、吕布列传第十五》载:术,不得过,复走还,六月,至江亭。《后汉书·郡国二》载: 汝南郡,高帝置;安阳、候国,有江亭,故国,蠃。《水经注》:淮水又东经安阳县故城南,江国也,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灭江。
汉代石阙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伏羲氏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姓氏产生最为频繁的时代,当推周朝春秋时期。姓氏多以国名、封邑、谥号、官职、居住地或皇帝赐姓产生。江姓是以国名为姓氏。明末,由于自然灾害、战乱频繁,江国故地少有江氏后裔。清初,江梅、江榜二兄弟由湖北麻城返回,居住在江国都城遗址附近,今涂店以西3公里淮河湾岸边,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现名江湾),江氏兄弟以淮河摆渡,捕鱼为生,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不久江氏家族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成为当地望族,之后有三个支系迁往他乡。一支定居在今罗山县子路乡江老坟山;一支定居在正阳县兰青乡江店;一支定居江湾西北3.5公里远的大、小江庄。现今,居住在江湾的江氏有100余人,江店有700余人,大、小江庄有200余人,加之散住县境各地者,总计正阳县江姓人共近3000人。
相关信息
江国 | |
国君姓氏 | 嬴姓江氏 |
爵位 | 不详 |
国都 | 江 (河南正阳县涂店附近淮河北1公里江国古城) |
始封此国者 | - |
始祖 | - |
兴亡年代 | 至 前623年 |
灭亡原因 | 为楚国所灭 |
玄仲(始祖,伯益之子) | 赢惠 | 赢芝 | 赢期 |
赢洪 | 赢寰 | 赢食 | 赢通 |
赢宝 | 赢威 | 赢燖 | 赢伯昌 |
赢保 | 赢颜 | 赢汉 | 赢惠成 |
赢顺 | 赢元 | 赢孝宗 | 赢景 |
赢袭 | 赢诏明 | 赢怀 | 赢文达 |
赢迪 | 赢田 | 赢哲 | 赢补 |
赢普 | 赢扬 | 以上为夏商时期 |
2、国君世系
序号 | 国君姓名 | 在位时间 | 在位年数 | 备注 |
---|---|---|---|---|
1 | 嬴济 | 前1101年-前1078年 | 23 | 开国君主,伯益后代 |
2 | 嬴兴国 | 前1078年-前1052年 | 26 | - |
3 | 嬴重庚 | 前1052年-前1001年 | 51 | |
4 | 嬴圉 | 前1001年-前946年 | 55 | |
5 | 嬴励 | 前946年-前934年 | 32 | |
6 | 嬴垣 | 前934年-前907年 | 27 | |
7 | 嬴猷 | 前907年-前894年 | 13 | |
8 | 嬴烈 | 前894年-前841年 | 53 | |
9 | 嬴瑀 | 前841年-前827年 | 14 | |
10 | 嬴需 | 前827年-前781年 | 46 | |
11 | 嬴炳 | 前781年-前730年 | 51 | 进入东周时期 |
12 | 嬴炬 | 前730年-前719年 | 12 | - |
13 | 嬴施 | 前719年-前696年 | 23 | |
14 | 嬴疆 | 前696年-前681年 | 15 | |
15 | 嬴锱 | 前681年-前676年 | 5 | |
16 | 嬴豫 | 前676年-前657年 | 9 | |
17 | 嬴贞 | 前657年-前623年 | 34 | 前623年,楚穆王灭江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