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 编辑

湖北省辖地级市

荆门市荆门市

荆门市,为湖北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荆门市辖2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2023年末,荆门市常住人口为255.00万人,户籍人口282.71万人。

荆门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夏商时期,荆门地域属荆州,西周时分属权国、鄀国,汉代置当阳县,唐代立荆门县,宋代建荆门军,元代设荆门府,清代为荆门直隶州;1979年,分设荆门县、县级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县级荆门市合并为地级荆门市。

荆门市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具备“铁、水、公、空、管”五位一体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境内有焦柳、长荆、荆沙、蒙华等铁路,呼南高铁与沿江高铁于此交汇;汉江荆门组合港,通江达海;沪蓉、二广、随岳、枣潜高速,纵横交织;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明显陵、漳河风景区、玉珑温泉等。

2024年4月,初步核算,2023年荆门市地区生产总值2272.30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荆门市

外文名:Jing men

行政区划代码:4208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湖北省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部,汉江西岸

面积:12339.43 km²

下辖地区:2个市辖区,1个县,1个管理区,代管2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东宝区象山大道53号

电话区号:0724

邮政编码:448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82.71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白云楼、明显陵、绿林山风景区、黄仙洞、漳河风景区、岳飞城遗址、玉珑温泉

机场:荆门漳河机场

火车站:荆门站、荆门西站(在建)、钟祥站、京山站

车牌代码:鄂H

地区生产总值:2272.30 亿元(2023年)

著名特产:蟠龙菜

历史沿革

编辑
夏商时期,天下分为九州,荆门属荆州之域。

荆门城区夜景荆门城区夜景

公元前十二世纪,商王武丁后裔于汉江西岸(今沙洋县马良镇西)建立权国,为“古代第一县”;

西周时期,荆门地域分属权国、鄀国。

春秋战国时期,楚族势力渐大,楚人南移,约楚熊鄂至若敖时期,灭冉阝;楚武王时期,灭权,迁权于冉阝(即“那”)处;楚文王时期,定都郢(今江陵纪南城),现荆门成为郢都近郊,钟祥为郊郢,为楚国陪都。

秦昭王时,秦将白起拔郢(前278年),于楚郢都设南郡,领县十八,在今荆门南郊设当阳县,属南郡。

西汉初期,在荆门北设编县。后元年间,在今荆门城区南郊置当阳县,仍属南郡。

新朝,升编县为南顺郡。

东汉初年,复西汉旧制,县址仍在原处。

荆门市荆门市

三国时期,属

西晋时期,沿吴旧制。

东晋时期,于编县置武宁郡,后又于编县故城置长宁县,属武宁郡,于长宁县置长宁郡,治长宁县,不久又徙武宁郡至乐乡县,领长宁、乐乡二县;徙当阳县址于沮漳河西,治原境。

南北朝时期,宋齐沿晋制。南朝宋泰始初年,改长宁郡为永宁郡;后梁年间,废编县,并入长宁县,于内方山(今沙洋县境内)置基州,辖章山、上黄郡,分长林县置丰乡、绿麻二县,分属章山、上黄郡;北周年间,废当阳县置平州。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灭后梁,平州改玉州;开皇九年(589年),废玉州,复置当阳县,废永宁、武宁、章山、上黄四郡;开皇十一年(591年)废长林,并入长宁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长宁为长林县,属南郡。

唐代初年,长林县属荆州,改当阳县为基州,复置章山县为属县。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拆长林县立荆门县,废当阳县入荆门县,属南郡江陵府,荆门县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荆门县为长林县。

五代时期,荆门为荆南国所据。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设荆门军,领长林县,不久军废。后周废乐乡县,南境入长林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复置当阳县,复置荆门军,领当阳、长林二县,属荆湖北路。熙宁六年(1073年),废军,划长林、当阳二县属江陵府;元佑三年(1088年),复荆门军,仍领县长林、当阳。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属河南行省;天历时期,降府为州,属荆湖北道宣慰司,仍领长林、当阳二县。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荆门州为荆门县,属荆州府,改长林县入荆门县;洪武十年(1377年),拆当阳县入荆门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荆门县为荆门州,复置当阳县。明嘉靖十年(1531年),荆门州改属承天府(今钟祥县),领当阳县。

荆门城区风光

清代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今钟祥县),荆门州仍领当阳县,属安陆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荆门州为直隶州,属湖北布政使,领当阳、远安二县。

民国元年(1912年),降荆门直隶州为荆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荆门县属湖北省。

1949年2月4日,江汉军区部队解放荆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荆门设县,属湖北省荆州行政区专员公署;1960年,设立沙洋市与荆门县同属荆州行政区专员公署。

1961年,撤沙洋市,仍属荆门县。

1979年11月,将原荆门县划为荆门市和荆门县,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撤销荆门县,将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

荆门市荆门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5年,设立荆门市东宝区、沙洋区。

荆门市荆门市

1992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撤销钟祥县,设立钟祥市。

1996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1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荆门市沙洋区,设立沙洋县。

2001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荆门市掇刀区,将荆门市东宝区的何场乡、麻城镇、团林铺镇、掇刀石街道和白庙街道划归掇刀区管辖。经湖北省民政厅批准:京山县撤销杨锋镇划归永隆镇管辖,撤销马店镇划归罗店镇管辖。沙洋县撤销草场乡划归五里镇管辖,撤销蛟尾镇划归后港镇管辖,撤销蔡庙乡划归曾集镇管辖,烟垢镇改名为高阳镇。钟祥市撤销中山镇划归洋梓镇管辖,撤销潞市镇划归丰乐镇管辖,撤销贺集乡划归石牌镇管辖,撤销罗集镇划归旧口镇管辖,撤销磷矿街办设立磷矿镇,撤销转斗镇和胡集街办设立胡集镇。东宝区撤销安团乡,划归漳河镇管辖,撤销姚河乡划归栗溪镇管辖,撤销何场乡,将原从烟墩镇划入的9个村划归漳河镇管辖,原从团林铺镇划入的15个村划归团林铺镇管辖。

荆门市荆门市

2001年11月,屈家岭管理区成立。

2011年9月,漳河新区成立,托管原东宝区漳河镇、原掇刀区双喜街道办事处。

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京山县,设立县级京山市。

荆门市地图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荆门市共辖2个区、1个县、1个管理区,代管2个县级市:东宝区、掇刀区、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钟祥市、京山市;市人民政府驻东宝区象山大道53号。

荆门市行政区划

县、市、区

面积(平方千米)

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东宝区

1645

泉口街道

泉口街道、龙泉街道、栗溪镇、子陵铺镇、漳河镇、马河镇、石桥驿镇、牌楼镇、仙居乡

掇刀区

639

掇刀石街道

掇刀石街道、白庙街道、兴隆街道、双喜街道、团林铺镇、麻城镇

钟祥市

4488

郢中街道

郢中街道、皇庄街道、洋梓镇、长寿镇、丰乐镇、胡集镇、双河镇、磷矿镇、文集镇、冷水镇、石牌镇、旧口镇、柴湖镇、长滩镇、东桥镇、客店镇、张集镇、九里乡

京山市

3520

新市街道

新市街道、永兴街道、温泉街道、曹武镇、罗店镇、宋河镇、坪坝镇、三阳镇、绿林镇、杨集镇、孙桥镇、石龙镇、永隆镇、雁门口镇、钱场镇

沙洋县

2044

沙洋镇

沙洋镇、五里铺镇、十里铺镇、纪山镇、拾回桥镇、后港镇、毛李镇、官垱镇、李市镇、马良镇、高阳镇、沈集镇、曾集镇

屈家岭管理区

223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为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其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屈家岭遗址遗存的蛋壳彩陶与彩陶纺轮和陶塑的红陶小动物,为中国原始文化中所仅有,罕见于其他原始文化,农耕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对于研究中国原始人类聚落的起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88年,屈家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艺术

音乐

1.山歌

山歌流行于荆门市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农民上山砍柴或牧童放牛时遥相对歌,一唱一和,平腔为主,高腔次之,歌词内容与形式不拘。成年人一般唱情歌,如《我爱姐姐的好劳动》、《太阳一出往上升》等,牧童赛歌方式为一群对一群,一山对一山,歌多占上风,歌少拜下风。

2.田歌

田歌盛行于荆门市平原与丘陵地区,主要有栽秧歌、栽秧锣鼓、扯草歌、扯草锣鼓、薅草锣鼓五种形式。农历四月间的栽秧时节唱栽秧歌,荆门城南郊的“花闹叶”是栽秧歌中的主要唱腔之一。栽秧锣鼓由一对歌师组成,一人敲锣,一人击鼓,唱腔停歇时,用锣鼓点填过门,歌师先在田埂上打唱,等栽秧人到田中间后,便下田面对栽秧人打唱。农历五、六月扯草时节唱扯草歌,团林、五里镇一带的扯草歌很有代表性。扯草锣鼓一般是三人(一锣两鼓)一组,常见的锣鼓点有“起鼓”“双龙抢鞋”“将军打猎”“观音坐莲”等等,上午大多唱长篇历史故事,称为正本,下午多唱“花号子”、“嗬悠悠”等风趣的小段子。薅草锣鼓是指薅早草的锣鼓,由一对歌师分持锣、鼓演唱,每段唱词四句,每句结束时以锣鼓点填过门。

3.灯歌

灯歌属民间小调类,常在春节期间踩高跷、打莲湘、划采莲船时演唱,一领众和,锣鼓伴奏。唱词有上下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曲调欢快热烈,节日气氛较浓,如盐池镇的《闹元宵》《四季忙》《十绣腰带》等等。

舞蹈

1.推故事

推故事一般以一女子坐车上,老汉在后推车为表演形式,一般以两部车为一组,表演时队形不断变换,形式活泼;舞蹈兴起时,仅为表示对神灵的祈求,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后演变为欢庆春节的一种娱乐活动。

2.踩茶

踩茶流行于荆门市沙洋县马良镇小江湖一带的大湖、杨脑、花篱等村,表演形式与劳动生产紧密相关。小江湖一带盛产"三匹罐"(茶叶),其育苗方法是通过压条、踩土,所以表演时中间人手擎一棵扎有纸花的茶树,边转边跳,四周由五个扮演角色的人围着树转,主要动作是走步,人们称为踩茶。

戏剧

1.梁山剧

梁山剧又名梁山调,俗称“花鼓子”,为荆门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四川省梁山(今梁平县),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后,由荆门直隶州周家咀(今属钟祥县双河镇)名师王大化率其“二绷子剧团”,传入荆门。梁山剧表演分生、旦、丑三行;服装、化妆与京、汉、楚剧基本相同;伴奏用四胡和二胡,打击乐器是苏锣和大钱,唱腔约60多种。

2.花鼓戏

花鼓戏花鼓戏

花鼓戏即荆州花鼓戏,历史悠久,荆门属旱期流行区域之一。城东南流传广泛,乡班甚多。传统剧目多为“对子戏”(一生一旦),后来向姊妹剧种学习,增加了折子戏和大本戏,道白融汇地方口音,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具有乡土特色和民间生活气息。唱腔60多种,以高腔、打锣、圻水、四平四大唱腔为主,辅以民歌小调40余种。

3.汉剧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荆门兴起围鼓堂班,有手抄剧本和自备戏箱。平时清唱,逢年过节或迎神赛会即挂衣(化装)演出,以唱大戏(汉调)闻名。其剧目源于清戏脚本,表演历代演义及民间传说故事。唱腔以高腔为主(传说出自古时翰林文人的吟诵调),讲究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和平仄音韵。

非遗项目

截至2015年6月,荆门市共有1项国家级“非遗”,14项省级非遗,44项市级非遗,13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0名市级传承人。

荆门市部分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国家级

夏氏丹药制作技艺

省级

梁山调

莫愁女传说

蟠龙菜制作技艺

京山田歌

京山民歌

夏氏炼丹术及其祖传秘方

熊门拳

孙桥婚俗

善歌锣鼓

沙洋十番锣鼓

汉江硪歌

东宝坐丧鼓

参考资料:

方言文化

荆门方言属西南官话,北经襄沙古道直达南阳,北方官话对荆门话有着深远的影响,南下沙市经水路到湖南又与湘方言有一定的联系,荆门话实际上是北方官话、西南官话、湘方言三大方言区过渡带上的次方言。

地方特产

编辑

名称

简介

图片

蟠龙菜

蟠龙菜选用精瘦肉、肥膘肉、精鱼肉,调以鸡蛋、葱白、生姜、豆粉、食盐、味精等配制而成,色泽洁白,滑爽,吃肉不见肉,吃鱼不见鱼。

蟠龙菜蟠龙菜

米茶

米茶的作法是将大米放在锅里炒至大半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清水淘洗滤出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成。米茶水色淡黄,略温而不苦。

米茶米茶

葛粉

葛粉主要产自钟祥市,富含丰富的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以及20多种氨基酸和中药有效成份葛根素、葛根黄酮等。可用其制作葛粉汤、羹、饼、包、饺、面条、粉丝等制品。

葛粉葛粉

京山桥米

京山桥米,京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湖北省首个食品类中国名牌,还是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因原产于京山市孙桥镇而得名,其颗粒细长、晶莹剔透,在明嘉靖年间被御定为“贡米”。

京山桥米京山桥米

京山乌龟

京山市是“中国生态龟鳖第一市”,京山乌龟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钙含量31~53mg/kg,水分含量≤80%、蛋白质含量15.3%~20.1%、氨基酸含量10.5%~21.6%、脂肪含量1%~1.5%。肉质鲜香,汤汁醇厚,柔韧绵长。现已建成全国唯一国家级乌龟原种场和唯一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乌龟生产基地。

京山乌龟京山乌龟

京山白花菜

京山白花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赞其质优、味美,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2011年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菜,授予金奖产品称号。制品口感脆爽,回味无穷,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所需的钙、锌、铁、镁等微量元素。

京山白花菜京山白花菜

纪山龙米

纪山龙米产于沙洋县纪山镇纪山村附近。米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其它微量元素。1998年获得中国国际第四届食品博览会“中国市场名牌产品”称号,1999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鉴定为纯天然优质绿色食品。

纪山龙米纪山龙米

长湖鱼糕

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鱼为主料,掺合淀粉、蛋清、生姜等佐料等,摊成餠形,放进蒸笼,大火蒸制而成。

长湖鱼糕长湖鱼糕

参考资料: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截至2021年,荆门市拥有5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

荆门人文地图荆门人文地图

主要景点

荆门市主要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明显陵

明显陵,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钟祥市城东北5千米的纯德山上。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国中南地区最大的一座帝陵。显陵围陵面积181.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罗城周长3.6千米。

明显陵明显陵

绿林山风景区

绿林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京山市绿林镇,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绿林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绿林起义”的发源地,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发祥地,史称“光武中兴,兆于绿林”,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绿林好汉”一词正是起源于此。景区先后获得“建国60周年最佳生态旅游景区”、“外国人最向往旅游目的地”、“湖北最美景区”等荣誉称号。

绿林山风景区绿林山风景区

玉珑温泉

玉珑温泉位于京山市岭尚山河内,是合院式与古典园林秘林式相结合的温泉。玉珑温泉水来自“京山温泉地质公园”深层地下矿物质原汤水源,属国内罕见的中高温性含氟硫酸钙型弱放射性氡温泉,井口出水温度高达74度。景区建有“植物花卉养生”、“中药养身”、“自然式泡池”、“日式泡池”、“室内生态木桶浴”等多样汤池。

玉珑温泉

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

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京山城西25公里,公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象景观之精华,融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洞溪瀑布、文物古迹于一体。有万松林海、千顷杉竹、十里银杏、五岭栎林、三山红叶等景观。

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

茶花源风景区

茶花源风景区位于京山市新市街道水峡口村,风景区以茶花文化为主体,致力于经营茶花旅游、茶花文化交流、茶花养生三大板块;是一个集游园赏花、摄影写生、户外拓展、自然科考、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学术交流、会议会务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园区引进300多种来自欧美地区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世界知名茶花品种,数量已达55000棵。花色百余类,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培育品系最多,盛花期最长的茶花繁衍、观赏基地。

茶花源风景区茶花源风景区

王莽洞风景区

王莽洞景区地处京山市西南部,是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3A级景区,总面积约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开发有溶洞探险、石林探险、林中休闲、林下采摘等特色旅游产品,主要建设有王莽洞、石仓雨林、藏佛洞、蝴蝶镜潭、游步道、樱花园、灵芝园等景点。

王莽洞风景区王莽洞风景区

漳河风景区

漳河风景区,国家3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荆门市西郊,距中心城区约19千米,是大型人工湖泊型风景区。漳河风景区总面积4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面积100余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04平方千米,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是中国八大人工水库之一。库中有200多个岛屿托水而出。

漳河风景区漳河风景区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洪山南麓山脉,距钟祥市区郢中镇30千米,是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公园面积159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3%,平均海拔350米,最高海拔565.4米。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纪山楚文化旅游区

纪山楚文化旅游区位于沙洋县西南端,紧邻古城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纪山境内古墓众多,据考证,楚国第一王—楚庄王墓地在纪山境内,“中国第一古湿尸”和“郭店楚简”均出土于此。园区包括纪山寺旅游景区、楚王陵景区、白龙滩度假区、楚国城旅游景区、郭店楚简、战国女湿尸出土地和纪山田园风光景区。

纪山楚文化旅游区纪山楚文化旅游区

美人谷

美人谷,位于京山市绿林山风景区东南方向的万福河峡谷。与绿林古寨遥遥相望,与鸳鸯溪一水相连,全长2千米。它由一系列的深潭、瀑布、奇石、幽洞组成。是一个以水为主的峡谷型探秘寻芳的生态休闲游览区。

美人谷美人谷

白云楼

白云楼位于荆门市中心城区,是为纪念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而修建。白云楼所在地最初有一洞,名太平洞,始创年代可上溯到东汉末期。后随着道教的发展,唐宋期间更名为卧云洞,俗称白云洞,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辟洞建台,拆庙建楼,形成大规模的建筑群体。

白云楼白云楼

元佑宫

元佑宫位于钟祥市郢中南隅、镜月湖畔,系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璁御敕所建,有450余年的历史。元佑宫坐北朝南,布局中轴对称,是典型的道教宫观群落。

元佑宫元佑宫

东宝塔

东宝塔是荆门今存的唯一一处具有千年历史的地面文物,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宝塔通高33.3米,底部周长30.6米,七层四面八角,隔面设窗,攒尖式塔顶。塔基座周长31.2米,高0.76米。基座之上都有石须弥座,须弥座八角各雕一尊托塔金刚。底层门楣有石刻“长林头角”四字,自底层有螺旋状青石阶梯上塔顶(海拔260米)。

东宝塔东宝塔

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

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荆门市区中心,因境内有千佛禅寺和千佛洞而得名,以城市森林景观和人文资源特色著称,2005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规划面积689.1公顷,由东宝山、将军山、大台山、何家山、庙山、罗汉山、青山等山体组成,主峰东宝山海拔高235.4米,面积6.89平方千米,森林蓄积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3%。

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

参考资料:

著名人物

编辑
朱厚熜,今钟祥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后世称嘉靖帝。

老莱子,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道学家,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文学家,今钟祥胡集人。

莫愁女,姓卢,名莫愁,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民间歌舞艺术家,今钟祥人。

聂绀弩,京山县城关人,中国现代老一辈多才作家,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诗人。

(仅列部分,参考来源: )

友好城市

编辑
1981年,荆门市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自此荆门市广泛开展了与国外城市的友好交往活动。相继与澳大利亚图文巴市、日本大分县日田市、新西兰陶泊市、立陶宛克莱佩达市、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巴特市、美国新墨西哥州里奥兰曹市、美国俄亥俄州兰卡斯特市进行了友好交往,并于1997年10月与美国里奥兰曹市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书。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国外开展友好城市交往工作,先后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市、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卡塞塔市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北格兰盖瑞市签订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并以此为平台,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与国外开展实质性交往。

荣誉称号

编辑

荆门市主要荣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森林城市

全国农机化示范区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国际候鸟养生之都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

湖北省双拥模范城市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

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参考资料:

下一篇 地堑

上一篇 青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