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封崇福宫 编辑
登封崇福宫,原名万岁观,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是清朝时期的建筑。
登封崇福宫创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是历史上嵩山著名景点之一,与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齐名,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是北宋皇室夏季避暑的离宫。登封崇福宫现存近万平方米,古建筑30余间,古树50余株。登封崇福宫,清代时尚有山门、老君殿、玉皇殿三进院落,现存泰山殿、玉皇殿、三元殿、龙王庙等古建筑,泛觞亭、弈棋亭、樗蒲亭、芝和亭、甘泉亭等早已废毁无存。登封崇福宫是嵩山重要的文化地标,记录了天地之中在政治、宗教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9年10月7日,登封崇福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登封崇福宫
地理位置: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74-3-17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唐高宗时期(650~683年),在万岁观内建太乙祠。
宋真宗时(998~1022年),把观提升为宫,更名崇福宫。宋时崇福宫规模宏大,不但是道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名儒著书讲学之地。其中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崇福宫完成的。
元朝建立后,崇福宫演化为纯正的道教场所,建有七真堂等,成为全真教道场。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攻下东京汴梁城,崇福宫焚于兵火。
明成化九年(1473年),进行修复。次年,太监郑同、顾恒、宁瑾、中官蓝安游中岳时,又捐资重修了崇福宫,使之恢复汉、唐、宋之盛况。
登封崇福宫
登封崇福宫
登封崇福宫是历史上嵩山著名景点之一,与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齐名。其位于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是北宋皇室夏季避暑的离宫。登封崇福宫现存近万平方米,古建筑30余间,古树50余株。登封崇福宫,清代时尚有山门、老君殿、玉皇殿三进院落,现存泰山殿、玉皇殿、三元殿、龙王庙等古建筑,泛觞亭、弈棋亭、樗蒲亭、芝和亭、甘泉亭等早已废毁无存。
玉皇殿为崇福宫最后一进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三间,为砖、石券拱而成的无木建筑,灰色筒瓦硬山房,墙厚1米有余,内供玉皇大帝。
三元殿
三元殿为玉皇殿东配殿,面阔三间,灰色筒瓦歇山房,四角施有四大组转角斗栱,后檐和两山各施五组斗栱,前檐有八组斗栱。这些斗栱都是用砖磨制雕刻而成,古朴坚固、美观。
泰山殿
泰山殿为原老君殿前西配殿,面阔五间,出前檐硬山建筑。
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玉皇殿东北200米处,面阔三间,亦为出前檐硬山建筑,太乙泉水从龙王殿下汩汩流出。
泛觞亭遗址
泛觞亭遗址
石碑
“(崇福)离宫掖东,殿阁千楹,累朝于兹避暑……真宗以方士符瑞,大兴土木……丁谓(宰相)为修宫使,役工日至三四万,辇四方难致之物,遣所在官取以给用。宫成,总二千六百一十区(单元)。”这是清朝康熙进士,做过广东高要县令,仕至礼部尚书的河南登封人景日昣著的《说嵩》一书对崇福宫的描述。
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陆游撰《洞霄宫碑记》,称它在宋时“与嵩山崇福宫独为天下宫观之首……其地望之重,殆与昭应、景灵、醴泉、万寿、太一、神霄宝箓为比,他莫敢望。”
相关人物
历史上,主管登封崇福宫的官员名儒先后有: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颢、程颐等百余名人。
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登封崇福宫内无梁殿建筑对研究嵩山地区拱券式建筑及河南地区的无梁殿建筑提供了实物素材。作为名道主持道场传业授徒的地方和北宋时期保守派的“政治避难所”,对研究中国道教史(北天师道、全真教)和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政治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地理位置
登封崇福宫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
崇福宫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崇福宫,路程约4.2千米,用时约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