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柟 编辑
吕柟(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西安府高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薛敬之的学生,明朝正德三年(1508)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
全名:吕柟
别名:泾野先生
字:仲木
号:泾野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西安府高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
出生日期:1479年4月21日
逝世日期:1542年7月1日
主要作品:《四书因问》《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春秋说志》《礼问内外篇》《泾野诗文集》《高陵志》《解州志》
最高官职:南京礼部右侍郎
弘治十四年(1501),乡试第十名,考中举人。
正德三年(1508),会试第六名,廷试第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刘瑾因吕柟是同乡,想要招揽他,吕柟他坚决拒绝。又因西夏事,上疏请求明武宗入宫亲政,潜消祸本。刘瑾厌恶他耿直,欲杀之,吕柟称病而去。
刘瑾被诛,复官。乾清宫受灾,应诏陈六事,其言除义子,遣番僧,取回镇守太监,都是无人敢言。同年秋,以父病归乡。
都御史盛应期,御史朱节、熊相、曹珪屡次上疏推荐。明世宗即位,第一个召回吕柟。吕柟上疏劝勤学以为新政之助,略曰:“克己慎独,上对天心;亲贤远谗,下通民志,庶太平之业可致。”大礼议兴起,吕柟与张璁、桂萼忤逆。以十三事自陈,中以大礼未定,谄言日进,引为己罪。明世宗大怒,打入诏狱,贬官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恤茕独,减丁役,劝农桑,兴水利,筑堤护盐池,行《吕氏乡约》及《文公家礼》,求子夏后,建司马温公祠。四方学者日至,御史为辟解梁书院以居之。三年后,御史卢焕等屡次推荐,升南京宗人府经历,历官尚宝司卿。吴、楚、闽、越士从者百余人。晋南京太仆寺少卿。太庙受灾,请求罢官,不允。选国子监祭酒,晋南京礼部右侍郎,署吏部事。明世宗准备亲自祭祀显陵,吕柟屡次上疏劝止,不报。值天变,致仕。
嘉靖二十一年(1542)去世,享年64岁。高陵人为他罢市三日。解梁及四方学者闻之,皆设位,持心丧。讣闻,明世宗辍朝一日,赐祭葬。
吕柟师从薛敬之,得到薛瑄的真传,学以穷理实践为主。在南京做官时,吕柟与湛若水、邹守益主讲。出仕三十余年,家无长物,终身未尝有惰容。
所著有《四书因问》、《易说翼》、《书说要》、《诗说序》、《春秋说志》、《礼问内外篇》、《史约》、《小学释》、《寒暑经图解》、《史馆献纳》、《宋四子抄释》、《南省奏藁》、《泾野诗文集》。
万历、崇祯年间,李祯、赵锦、周子义、王士性、蒋德璟先后请求让吕柟从祀孔庙,下部议,没有得到实施。吕柟的弟子有泾阳人吕潜(字时见,举人,官至工部司务)、张节(字介夫)、咸宁人李挺(字正五)。
《明史》: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独守程、朱不变者,惟柟与罗钦顺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