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国 编辑
芮国(芮,汉语拼音ruì,同瑞),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芮城有古魏镇。经专家考古发现,确定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乡墓地为芮公墓,为芮国故地。另外在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梁代村为芮国墓地。
周成王在位时建立芮国,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职务。
春秋时期,秦穆公灭亡了芮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二十年(即公元前640年)灭芮国。而《路史》记录了秦穆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灭芮国的说法。亡国后,芮国君主宗室以国为氏。
芮国 | |
国君姓氏 | 姬姓 |
爵位 | 伯爵 |
国都 | 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南芮国) 陕西省韩城市西北(北芮国) |
始封此国者 | 周武王 |
始祖 | 芮良夫 |
兴亡年代 | 西周初期 至 前640年或前658年 |
灭亡原因 | 被秦穆公所灭 |
史书记载 | 《左传·桓公三年》 《史记·秦本纪》 |
国君 | 在位时间 | 出处 |
---|---|---|
芮伯良父(芮良夫) | 周厉王时 | 见于《史记·周本纪》 |
芮伯多父 | - | 见于《芮伯多父簋》 |
芮伯万 | 前709年左右 | 见于《左传·桓公三年》 |
此后世系不明。前640年(一说前658年)秦灭芮 |
芮伯良夫(周武王、成王时)
芮伯良夫(周厉王时)
芮伯多父(《芮伯多父簋》)
芮伯万(见《左传》桓公三年)
芮国 | 备注 |
---|---|
周朝诸侯国 | |
爵位 | 伯 |
国都 | 一说山西省芮城县 另说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 |
始封此国者 | 周武王 |
创始年 | 西周初期 |
始祖 | 芮良夫 |
灭亡年 | 前640年或前658年 |
亡国之君 | 不详 |
灭亡原因 | 秦穆公灭芮 |
史书记载 | 《春秋左氏传》始见于桓公三年 《史记·秦本纪》 |
芮国是从商代晚期便已见诸于史籍并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一个小国,《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早期芮国的一起长达八年的政治动乱事件。《左传·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左传》疏引《世本》:“芮、魏皆姬姓。”当是芮伯姬万的母亲将其逐走,姬万便出奔到同姓的魏国。《左传·桓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为芮所败,故以芮伯归,将欲纳之。”同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水经注·河水》引《纪年》:“晋武公八年(公元前七0八年即鲁桓公四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路史·国名纪》:“桓王十二年冬(即桓四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显然,发生于桓三年的“逐君”是一起恶性的政治事件,姬万被逐后“芮更立君”。幕后的操作者显然系太后芮姜,故事与“郑伯克段于鄢”的背景似乎如出一辄,所不同者,芮国正式的国君与郑国不同,他失败了。
芮国的动乱又受到了国际政治势力的重视。次年,秦国便与芮国政变后的新政权发生了战争,只是因为轻视这个小国而战败。同年的冬天,在周王室的主持下由周王朝、秦国、虢国三股势力包围了姬万出奔所居的魏国(今山西芮城)。显然是为了扶立姬万和消灭芮的叛乱势力。
王于善暨,执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正义》谓芮良夫即“芮伯也”。《大雅·桑柔》,《小序》:“芮伯刺厉王也。”明刘伯温《郁离子·献马》:“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从武王到厉王几乎整个西周时代,芮伯都活跃于中央王朝政坛之上并对最高王政表达赞扬、警训或批评,还受王命征伐。与文王时诉争田地的姜姓小国芮呈现出很不同的面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