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稽郢 编辑
诸稽郢(《史记》作“柘稽”),春秋末期越国五大夫之一,越国名臣。
诸稽郢文武双全,善言辞,晓军事。越王勾践时,诸稽郢先后担任司马、大夫之职。公元前496年,诸稽郢受命统军抵御吴王阖闾的伐越大军,与诸将大败吴王阖闾。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即位的第三年,吴王夫差为报先王阖闾槜李兵败之仇,倾兵伐越。诸稽郢又随勾践率师迎战夫椒,困守会稽山上,大夫文种献乞和之策,诸稽郢于是受命去吴军大营谈判求和,以能言成功说服夫差撤兵,解除越国困境。夫差北伐齐国时,勾践任命诸稽郢率军三千,助吴攻齐。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将要会盟黄池前夕,诸稽郢又受命出使吴国,其后事迹不详。
诸稽郢是越王勾践时期的重要大臣,为保存越国,辅佐越王勾践振兴越国有重大贡献。《国语·吴语·诸稽郢行成于吴》、《吴越春秋》、《左传》、《史记》等史料均载有其事迹。
本名:诸稽郢
别名:柘稽
所处时代:春秋末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越国
主要成就:官至越国五大夫;抵御吴军;赴吴营与夫差谈判议和;辅佐勾践兴越
官职:司马、大夫
历史典故:诸稽郢行成于吴
越王勾践三年(494年),吴王夫差为报先王阖闾携李兵败之仇,倾兵伐越。勾践率师迎战夫椒,大败,困守会稽山上,大夫文种献乞和之策。勾践遂派诸稽郢去吴营谈判求和。行成于吴而返。《国语·越语》有载。 《国语·越语》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诸稽郢墓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植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越王勾践五年(492年),诸稽郢再上书曰:"望敌设阵,飞矢扬兵,履腹涉尸,血流滂滂,贪进不退;二师相当,破敌攻众,威凌百邦:臣之事也。"
吴王夫差伐齐时,越王勾践使大夫诸稽郢帅兵三千,助吴攻齐。
越王勾践十五年(482年),吴王夫差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前夕。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