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吐哺 编辑
周公吐哺(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因采邑在周故称;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指周公吃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接待贤士,形容求贤心切。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中文名:周公吐哺
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傲世轻才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
注音字母:ㄓㄡ ㄍㄨㄙ ㄊㄨˇ ㄅㄨˇ
语法结构:主谓式
语法属性:作宾语、定语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周公吐哺”。
周武王得天下后,为了巩固周朝的基业,便开始分封同姓宗族、功臣和亲戚到各地去做诸侯。在建国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公被封到鲁国。但是由于周朝刚刚建立,礼乐等制度也不完备,武王还需要周公的帮助,所以周公就没有去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了首都镐京。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去世而背叛朝廷,就辅佐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兄弟在国中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告诉太公望、召公爽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周公命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去封地鲁国,虽然伯禽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但周公还是不太放心。在伯禽临行前,周公语重心长地对伯禽说:“伯禽,虽然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我仍然不敢因为这个原因而骄傲。如果听说贤人来了,即使我正在洗头发,我都要把头发握起来;如果正在吃饭,我会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但即使我这样做,我都担心失掉天下的贤人。所以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对臣民傲慢,要做到处事谨慎,生活俭朴,礼贤下士。”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退归臣位。
成文用法
“周公吐哺”指周公吃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接待贤士,形容求贤心切。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东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楔子:”却正是粪土之墙不可构,也曾记周公吐哺书。”
姚雪垠《李自成》八卷一五章:“北京为天下视听所系,亦是人才荟萃之地,陛下到北京后首先急务应是招贤纳上,正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