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龙岗 编辑
南阳卧龙岗,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卧龙区,南濒白水,北障紫峰,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又称隆中。相传 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和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 ,也是“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和历代官方祭祀诸葛亮的地方。
卧龙岗上的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祠宇。始建于元代 ,(一说建建于魏晋时期,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监郡马哈马主持对其进行修葺, )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诗圣杜甫《武侯庙》云:“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现存碑刻400余块,元明清三代传承非常清晰,还有宋代、唐代的遗迹。
2007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南阳卧龙岗景区荣获“河南十佳旅游景区”。
中文名:卧龙岗
地理位置: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街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开放时间:08:00-18:00
门票价格:50元
占地面积:160000 m²
著名景点:诸葛草庐 飞龙潭 晴雨阁 龙角塔 武侯祠
历史:737年
名胜:汉碑亭 三顾堂 野云庵 古柏亭 大拜殿
千年汉碑亭 遗世而独立
南阳卧龙岗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又称隆中。 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南阳诸葛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曰其岗。
当地人传说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 ,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岗上武侯祠建于魏晋,投魏蜀汉故将黄权及其族人在此首次建庵祭祀,纪念武侯,时称“诸葛庵”。 并盛于唐宋。
《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元朝延祐四年(1317年),元仁宗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筑为武侯祠。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武侯祠,并且按照前人的“龙岗全图”重新兴建了卧龙岗十景和卧龙书院。
岗上保存着元、明及清时代的建筑物,以及汉代的碑刻、匾额及楹联等,其数量在全国各武侯祠中是最多的,其中收录有岳飞亲笔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有古树3株,其中大殿左侧2棵柏树,大殿前1棵楸树,树龄均超过300年 ,卧龙岗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排列。
南阳武侯祠是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文化古迹,为豫西南历史名胜之首。
2014年南阳卧龙岗景区荣获“河南十佳旅游景区”。
晋代永兴年间
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武侯祠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后额“南阳诸葛庐”为清光绪二十年抱膝石: 梁父岩之西,位于宁远楼前左侧,依古柏置石凳,为“抱膝石”。
伴月台
野云庵
野云庵: 诸葛亮会客之所,在草庐右侧东部。正面壁饰“松鹤延年”、“六合同春”图案,其树木、花卉、鸟兽皆为砖雕。门额“野云庵”及两侧楹联亦系青砖雕成。
诸葛亮躬耕地砖碑(清代)
诸葛井:入口右侧卧龙潭旁有井一眼,名曰诸葛井。井口为青石凿成,传为诸葛亮“躬耕”时汲水之处。
躬耕亭:入口左侧,清康熙中知府罗景重修祠宇时建于宁远楼之北。为一纪念性处所,后湮。光绪二十七年
小虹桥: 草庐之前,有一青砖独券小桥,精巧玲珑,酷似彩虹,故名。传为诸葛亮来往必经之地。唐·胡曾—《咏史诗·南阳》—“孔明方此乐耕锄,蜀主不自垂三顾 ,争得先生出草庐。”
唐·杜甫—《武侯庙》—“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唐·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唐·汪遵—《咏南阳》—“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唐·白居易—《咏史》—“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宋·王安石—《诸葛武侯》—“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宋·汪应晦—《次韵武侯庙》—“武侯遗庙自丹青,霸业销磨但故城。北魏中分盟血在,南阳三顾夙心明。君臣际会宜兴汉,吴蜀相资失借荆。独致瓣香思祀典,西山回首暮云生。”
元·王冕 —《秋晚即事》—“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明·唐寅 —《三顾草庐图》—“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春。 ”
明·于谦 —《过南阳挽孔明》—“三面英雄正角持,孤臣生死系安危。”
清·彭而述 —《卧龙怀古》—“忧时还抱膝,遇主起南阳....躬耕原此处,更莫向襄阳。”
清·左宗棠 —《题卧龙岗诸葛草庐》—“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出处动关天下计,草庐我也过来人。”
祠内有歌颂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对联:
南阳卧龙岗景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