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游县 编辑
龙游县,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早秋短,夏冬长,县域总面积1143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龙游县辖2个街道、6个镇、7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龙洲街道太平西路28号。截至2023年末,龙游县常住人口为36.7万人,城镇化率54.7%。
龙游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姑蔑”古国建都于此,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太末县。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改称龙游。1983年9月,恢复龙游县建制,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境内荷花山遗址发现人类走出洞穴后最早的地面构筑物,青碓遗址发现全世界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拥有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姜席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朝历代走出了162位状元和进士,素有“儒风甲于一郡”美誉。龙游商帮是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被誉为浙商之源。龙游县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省示范文明县城、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园林城市。
2022年,龙游县地区生产总值29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65:43.9:51.5。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
中文名:龙游县
外文名:Longyou County
别名:姑蔑,龙城
行政区划代码:3308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浙江省衢州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
面积:1143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6个镇、7个乡
政府驻地:龙洲街道太平西路28号。
电话区号:0570
邮政编码:324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9.22 万(2023年户籍总人口)
火车站:龙游站、龙游南站
车牌代码:浙H
地区生产总值:318.94 亿元(2023年)
龙游历史悠久,商周时建有姑蔑古国。
龙城全景
唐贞观八年(634年),更名龙丘县。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王钱鏐以“丘”与“墓”近义不吉,又据县邑丘陵起伏如游龙状,遂改龙丘为龙游。
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有诏讳“龙”字,改名盈川县。绍兴元年(1131年),复称龙游。
元朝,隶属江浙行省衢州路。朱元璋攻占衢州后,改衢州路为龙游府,仍置县。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龙游府为衢州府,县如旧。
清朝,沿明制。
龙游县地图
民国三年至十五年(1914~1926年),属金华道。
民国十六年至二十一年(1927~1932年),直属于浙江省。
1949年5月12日,龙游县城解放,成立龙游市人民政府。同年6月8日,改为龙游县人民政府。
1959年12月底,龙游县撤销并入衢县。
1962年,龙游县复制。
1973年,龙游县撤县。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龙游县建制,属金华地区。
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分设金华、衢州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龙游县归属衢州市领辖。
截至2022年10月,龙游县辖2个街道、6个镇、7个乡:龙洲街道、东华街道、湖镇镇、横山镇、塔石镇、小南海镇、溪口镇、詹家镇、模环乡、石佛乡、社阳乡、罗家乡、庙下乡、沐尘畲族乡、大街乡。 县人民政府驻龙洲街道太平西路28号。
位置境域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辖区东连金华市,西交衢江区,北与东北界建德、兰溪两市,南接遂昌县,县境南北长61.5千米,东西宽29.37千米,总面积1143平方千米。
龙游县
地质地貌
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龙游县境内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兼具。南仙霞岭余脉,北千里岗余脉,中部金衢盆地,衢江自西往东横贯中部,流程28千米。地形南、北高,中部低,呈马鞍形。最高点是县西南茅山坑,海拔1442米。最低点是湖镇镇下童村,海拔33米。
气候
龙游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光照、气温、降雨、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都有明显的变化,其特点是: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旱涝明显。垂直差异明显,春早秋短,夏冬长。龙游县年平均气温17.1℃,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8.8℃,最冷月平均温度5.0℃,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为-11.4℃。全年无霜期为257天。≥10℃的活动积温5441℃。年平均降雨量1602.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数为1761.9小时,总辐射量110千卡/平方厘米。
水文
龙游县境内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静卧县城东西。
土壤
龙游县境内岩性复杂。地貌类型多种,加开发历史悠久,形成土壤类型多样。龙游县土壤以红壤为主,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其分布规律大体上是:海拔600~650米以上的低中山基本上是黄壤,600~6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大部分是红壤,海拔1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是潮土和水稻田。据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总面积982.74平方千米。分5土类,12亚类,43土属,106土种。其中红壤类530.93平方千米,占总土壤面积54.03%;黄壤类82.57平方千米,占8.40%;岩性土56.96平方千米,占5.80%;潮土25.99平方千米,占2.64%;水稻土286.29平方千米,占29.13%。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龙游县有耕地21727.90公顷(325918.50亩),园地10424.08公顷(156361.20亩),林地55217.61公顷(828264.15亩),草地509.84公顷(7647.60亩),湿地276.97公顷(4154.5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505.92公顷(172588.80亩),交通运输用地3062.00公顷(45930.0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609.03公顷(144135.45亩)。
生物资源
龙游县在森林植被分区上属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带。由于南北光热条件不同,又分为两个植被区。北部的浙皖山丘青岗、苦槠植被区,南部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植被区。天然阔叶林呈现次生状态,主要植被类型大体有9种。
1989年动物协会诸葛考察小组在龙游县考察记载,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主要有35种(兽类31种、禽类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老虎、黑麂、花山鸡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大小灵猫、獐、苏门羚、白乌6种,国家一般保护动物多种。
人口数量
2023年全县年末总户数17.01万户,户籍总人口39.22万人,平均每户人口数2.31人,户籍总人口数比2021年减少2461人,增长率为-0.6%。全年出生人口1822人(公安口径,下同),比上年减少1人,出生率为4.63‰,较上年增长0.03‰;死亡人口3341人,比上年增加526人,死亡率为8.51‰,较上年增长0.07‰;全年自然减少人口1518人,自然增长率为-3.88‰,较上年下降0.05‰。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总户数16.95万户,户籍总人口39.47万人,平均每户人口数2.33人,户籍总人口数比2021年减少2442人,增长率为-0.6%。其中男性人口19.89万人、女性人口19.5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和49.6%,性别比为101.6(女=1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26.48万人,占总人数的67.1%;城镇人口12.9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2.9%。全年出生人口1823人(公安口径,下同),比上年减少391人,出生率为5.59‰,较上年增长0.03‰;死亡人口3341人,比上年增加526人,死亡率为7.11‰,较上年增长0.05‰;全年自然减少人口1518人,自然增长率为-3.83‰,较上年下降2.3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的5‰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6.72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36.16万人相比,增加0.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9.60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8200余人,乡村人口为17.12万人,较上一年度减少2600余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为53.37%,与2021年相比,提升1.42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末,龙游县常住人口36.7万人,城镇化率为54.7%。
民族构成
2007年12月,龙游县少数民族23个,少数民族人口10700人。汉族最多,次畲族,尚有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满族、水族、彝族、土家族、黎族、土族、毛难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仡佬族。
综述
根据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 7.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6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70.54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3.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0∶42.5∶53.5。
2022年,龙游县地区生产总值29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31.09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53.90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0.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0%,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3.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65:43.9:51.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81937元,比上年增长1.9%。
2022年,龙游县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0亿元,增长2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21.25亿元,增长7.0%,其中增值税9.21亿元,增长0.2%;企业所得税3.14亿元,增长8.1%,个人所得税0.62亿元,增长3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17亿元,增长2.8%,民生支出合计47.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87.64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22年,龙游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国有投资增长12.5%,占44.7%;非国有投资增长15.9%,占55.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3.5%,占53.6%。“4+1”结构指标中,民间项目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5.3%、13.5%、34.8%、105.9%和52.2%。工业投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7.8%、-12.6%、21.4%和102.9%。
第一产业
2023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 7.5%。
2022年,龙游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0.46亿元,增长8.9%;林业产值1.86亿元,增长33.1%;牧业产值11.24亿元,增长3.1%;渔业产值2.62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6亿元,增长1.0%。
2022年,龙游县农粮食播种面积20246.5公顷,油料播种面积7552.9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615.63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2.32万吨,增长0.1%;油料产量1.54万吨,增长8.7%;水果产量7.86万吨,下降18.1%;蔬菜产量15.31万吨,增长2.4%。水果种植面积2975公顷,总产量78595吨,其中柑橘种植面积2595公顷、70691吨,梨118公顷、4179吨;
2022年,龙游县生猪存栏数29.62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2.88万头;生猪出栏48.00万头,增长1.2%;家禽存栏542.80万只,出栏1853.92万只,下降5.2%。肉类产量6.76万吨,下降7.2%,其中猪肉产量4.10万吨,下降5.9%;禽肉产量为2.49万吨,下降9.5%;禽蛋产量0.59万吨,下降12.4%;水产品总量2.31万吨,增长3.2%。
第二产业
2023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35.67亿元,增长4.9%。
2022年,龙游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0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77亿元,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78.57亿元,增长5.7%。
2022年,龙游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7.64亿元,增长7.6%,利税总额31.93亿元,增长5.5%,其中利润总额18.77亿元,下降4.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3%,较上一年度降低2.3个百分点。
2022年,龙游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全县在库建筑业企业105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5家,二级资质企业16家。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70.73亿元,增长16.4%,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68.94亿元,增长17.9%,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5家,较上一年度新增4家。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70.54亿元,增长9.3%。
房地产业
2022年,龙游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6.71万平方米,下降5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15万平方米,下降55.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2.31万平方米,下降32.6%。商品房销售额19.50亿元,下降53.9%,其中住宅销售额17.83亿元,下降54.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1.66亿元,下降39.3%。
国内贸易
2022年,龙游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网络零售额9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91亿元,增长3.1%。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社零总额11.48亿元,乡村零售额0.43亿元,分别增长3.4%和-6.7%。按行业分类统计,批发业零售额0.80亿元,增长10.2%;零售业零售额9.31亿元,增长4.2%;住宿业零售额0.60亿元,增长0.4%;餐饮业零售额1.21亿元,下降8.65%。限上贸易四大行业中,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39.46亿元,增长6.7%,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1.24亿元,增长10.4%,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51亿元,增长31.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33亿元,下降3.0%。
对外经济
2022年,龙游县实现进出口总额66.36亿元,其中,出口54.65亿元,进口11.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22.7%和15.7%,进出口总额、出口及进口占全市的份额分别为:10.8%、13.6%和5.6%,占比较同期分别下滑0.3、0.5和0.2个百分点。全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57家,比上年减少4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22家。出口额在100万元以上企业127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2家,较上年减少7家。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贸易市场分别出口12.5亿元、6.6亿元和2.6亿元,对东盟、拉丁美洲、印度等新兴市场分别出口7.1亿元、6.4亿元和2.6亿元,分别增长67.0%、54.0%和64.2%。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 1 家,合同利用外资为零;实际利用外资18万美元,下降91.13%。
旅游业
2022年,龙游县旅游总收入20.7亿元,下降3.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193.1万人次,下降0.3%。
金融业
2022年,龙游县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货币金融业增加值16.40亿元,增长11.7%、保险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2.4%。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02.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00.19亿元,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49.53亿元,增长25.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49.35亿元,增长25.3%。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318.62亿元,增长17.6%;住户本外币贷款余额248.11亿元,增长12.7%。
2022年,龙游县保费收入7.14亿元,比上年增长4.4%,支付各类保险赔付款3.22亿元,增长13.8%。
龙游县
2022年,龙游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69.87千米,增长1.1%;公路旅客运输量516.75万人,下降3.6%;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2563.12万人千米,下降16.7%;货物周转量363706.75万吨千米,增长13.4%;港口吞吐量352.89万吨,增长14.2%;快递业务量2432.4万件,增长81.3%;快递收入13825.8万元,增长39.3%。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351国道、杭金衢高速改扩建二期、灵山江沿江公路建成通车,杭衢铁路、衢丽铁路、龙游高铁北站、528国道等项目有序推进,龙游港区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有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5382人;普通初中10所,在校生941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4328人;小学31所,在校生18401人。全县拥有幼儿园56所,在园幼儿9155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16人,初中专任教师874人,小学专任教师146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671人。
2022年,龙游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8.8%,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7.6%。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全县专利授权量127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8件,同比增长13.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68件。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共有卫生机构361家,其中医院21家、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855张。卫生技术人员2540人,其中,执业医师853人,执业助理医师179人,注册护士1084人。2022年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225例,报告发病率为303.22/10万。
文化事业
2022年,龙游县“两江化一龙”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完善(即以红木小镇为“龙头”,以衢江、灵山江两江沿线为“龙身”,以六春湖为“龙尾”,串联3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30余个特色村的“龙”形精品线。),红木小镇入选全省第二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六春湖入围山区26县“造月工程”名单。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与省财通资本签订山区26县首支农文旅共富基金,隆重举行龙游石窟发现30周年庆暨“基因解码工程”活动,龙游县连续4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人民生活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固定电话用户数4.41万户,比上年减少11.1%;移动电话用户数38.26万户,增长2.4%。
2022年,龙游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846元,比上年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9811元和32037元,增长5.4%和6.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297元,比上年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4562元和17366元,增长7.1%和8.6%。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步缩小,2028年缩小至1.87,较2021年度缩小0.02。
社会保障
2022年,龙游县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应保人数394327人,实际参保人数394253人,参保率达99.98%,参保人数较上年无明显变化。
截至2022年末,龙游县各类养老机构有15家,床位数2270张,年末在院人数906人,年末特困人员有349人,其中集中供养305人,分散供养44人。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261人和8701人,其中城镇低保资金支出278.03万元,同比增长7.9%,农村低保资金支出8806.21万元,增长10.02%。
龙游婺剧
龙游婺剧是流传于龙游、金华、衢州一带的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剧种的总称。其渊源于远古时代的“稻作文化”、“傩祭文化”,1950年,在华东戏曲改革工作会议上,正式定名为婺剧。龙游婺剧在地方文献也有着完整的记载,如《龙游县志》等,龙游婺剧和明代中期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徐渭等人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龙游婺剧是研究婺剧文化和昆曲南移后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畲族文化
沐尘畲族乡是浙西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畲族的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16%。畲族人口的相对聚居,使他们保持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
畲族婚趣:畲族青年举行婚礼时,都要请本村最出色的歌手做“行郎”。婚嫁迎娶那天,新郎带领“行郎”到新娘家“叫亲”。一到新娘家,新娘好的姐妹和嫂子们就拿着板凳和杉树刺,拦着他们不让进门,这时媒人燃响爆竹,拿出一双红包,交给女方亲友,才让新郎进门。入座后,男方“行郎”唱着《接亲歌》,并把礼品清点给女方。女方主人送上茶和洗脚水,唱起山歌招待男方亲人。当女方家里摆酒宴款待新郎时,还要举行“调新郎”活动。酒宴开始,席上不摆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而歌。如要筷子,则唱“筷歌”。每物都有歌。新郎唱之,司厨者和之,其物应声而来。
畲族“三碗茶”:畲家爱茶,畲歌颂茶,畲俗重茶,是畲族的民俗与风情之一。所谓“三碗茶”,即主家端茶敬茶后,客人不能搁着不喝,或只喝一碗,因为畲族中有“喝一碗是无情茶”之说,一般要喝两碗,第三碗冲后,可以不喝。对“三碗茶”,畲族尚有“一碗苦,二碗补,三碗洗洗肚”的说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级别 | 名称 |
---|---|
国家级 | 龙游皮纸制作技艺 |
省级 | 龙游发糕制作技艺 |
省级 | 硬头狮子 |
省级 | 龙游莲子酒酿造技艺 |
省级 | 龙游小辣椒制作技艺 |
省级 | 龙游传统旗袍制作技艺 |
省级 | 龙游印泥制作技艺 |
省级 | 龙游观音素麻饼制作技艺 |
省级 | 酥饼制作技艺 |
市级 | 龙游剪纸 |
市级 | 龙游木雕 |
参考资料来源 |
方言
龙游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金衢片。龙游各地方言大体以衢江为界,主要分为北乡话、南乡话,还有少数民族语言和移民方言。比如“我”这个词,龙游话是“努能”,南乡溪口话是“额能”,北乡塔石一带又成了“啊能”。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
龙游民居苑
龙游民居苑
舍利塔
舍利塔在县城东11千米湖镇下街,始建无考,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重建。六面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6.4米,基座砖砌,每面宽2.30米,须弥座高1.60米。每层每面有倚柱、佛龛呈壶门状,内置玉佛,底下四层玉佛已盗失。倚柱间用阑额相连,上有砖砌扶壁栱二朵,为四铺作出单杪。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组成,檐头挂风铃,顶部塔刹完整。造型精致,为省内宋塔中少见。1981年,列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山塔
横山塔
湖岩塔
湖岩塔
鸡鸣塔
鸡鸣塔
龙洲塔
龙洲塔
浮杯塔
浮杯塔
刹下塔
刹下塔
沐尘塔
沐尘塔
南朝,徐伯珍,箬叶学书,淹通经史。
唐,徐安贞,诗人,官至中书侍郎。
宋,刘章、汪应辰,状元,相余端礼。马天骏,端明殿学士。
宋末元初,赵友钦,天文学家,著有《革象新书》传世。
明,胡荣、童现,藏书家,佛教大东传灯。
现代,何之泰,创立河流泥沙学领域“何氏公式”。
当代,两院院士三名,分别为汪燮卿、郑树森、杨小牛。
龙游县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十大商帮投资推荐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中小城市等称号。
2020年,龙游县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7月,龙游县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7月29日,龙游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7月,龙游县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7月,龙游县入选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名单。
2021年9月8日,龙游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龙游县入选“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15日,龙游县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1月25日,龙游县入选2021年拟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地区公示名单。
2022年2月,龙游县被评为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市、区)。
2022年3月,龙游县被命名为2021年度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2022年4月,龙游县入选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县(市、区)。
2022年7月,龙游县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