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 编辑

长江三峡第二峡

巫峡巫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对它真实的写照。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巫峡两岸群峰,它们各具特色。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巫峡

外文名:Wuxia Gorge

地理位置:重庆市巫山县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神女峰、孔明石碑、陆游古洞、大授书台、神女庙遗址、秋风亭、楚阳台、斩龙台、秀峰禅刹、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松恋峰、集仙峰、飞凤峰、翠屏峰、净坛峰、聚鹤峰、起云峰、上升峰

地位:与西陵峡 瞿塘峡 并列称为三峡

适宜游玩季节:3月--5月、9月--11月

建议游玩时长:5-6小时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重庆市

长度:46 km

基本简介

编辑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峡峡长千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千奇百怪的画廊。

巫峡

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巫峡又如一条迂回曲折的过道。巫峡两岸群峰,它们各具特色。“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古往今来的游人没有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吸引、陶醉的。

巫山十二峰 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6峰,各距县城10-30公里不等。江北六峰有:登龙、圣泉、朝云、望霞

巫峡风景

巫峡古址

编辑
■总括区内有不少古址,游人容易见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两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峰下有一长方形白色岩壁,上刻「重崖叠嶂巫峡」六个大字,相传为诸葛亮所书。此外还有一些题刻,饱受风雨侵蚀,字迹模糊。

■秋风亭

巫峡秋风亭一览

来到巴东,不可不登临秋风亭。伫立亭中,观四面风景,只见山峦迭翠,大江横流,山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站在寇准曾经站过的地方,似可领略到这位贤臣良相忧乐天下,济世济民的情怀。在巴东,最出名的风景应该是神农溪,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试试神农溪漂流。所没有时间就还是继续上行,去领略巫山的幽深秀丽。

■神女峰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据唐广成《墉城集仙录》载,西王母幼女瑶姬携狂章、虞余诸神出游东海,过巫山,见洪水肆虐,于是“助禹斩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瑶姬为助民永祈丰年,行船平安立山头日久天长,便化为神女峰。

■三台八景十二峰

巫峡主要景观有三台(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的楚阳台,瑶姬授书大禹的授书台,大禹斩孽龙的斩龙台)、八景(南陵山顶“南陵春晓”,杨柳坪“夕阳返照”,大宁河口“宁河晚渡”,清溪河上“清溪鱼钓”,宁河渡口“澄潭秋月”,五凤山上“秀峰禅刹”,城西望夫“女观贞石”,高塘观“朝云暮雨”)和十二峰(即江北岸的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南岸的飞凤、翠屏、聚鹤、净坛、起云、上升六峰)。

相关诗句

编辑

唐代·刘禹锡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巫山案十二,合沓隐昭同“。

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

巴东之所以出名,除了那二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诗句外,还与一位名人有关。这位名人就是北宋名相寇准。寇准原籍山西,19岁时被派往巴东做县令。他在巴东任期三年内,写下了上百首诗文。他在距巴东县城约40公里的旧县城内建了一座“秋风亭”,常在此观景吟诗,饮酒作赋。后来寇准当了宰相,秋风亭因此名声大振。此后历任的巴东县令,也就认为秋风亭是个有助官运的吉祥之地,走马上任之前,必先至秋风亭饮酒赋诗,并留宿一夜,以求日后仕图通达。来巴东游历的文人墨客们也极看重秋风亭,常常在此吟诗弈棋作画。至于巴东的百姓,因缅怀寇公政绩,更是把秋风亭视为珍迹。

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令人神驰。北岸六峰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蚩并不临江。如欲游览,须从飞凤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兰厂登岸,才可领略三案的雄姿。因此陆游在《三峡歌》说:“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巫峡巫峡

巫峡巫峡

诗句

编辑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郑世翼:

巫峡巫峡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

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

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

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李端

航拍巫峡航拍巫峡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文学作品

编辑

《江行记》:自巫峡东至西陵峡,皆连山无断处,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风无南北,惟有上下。

《图经》:巫山抗峰岷峨,偕岭衡岳,其群峰凝结翼附,并出青云。世传巫山十二峰,曰望霞、曰翠屏、曰朝云、曰松峦、曰集仙、曰聚鹤、曰净坛、曰上升、曰起云、曰飞凤亦作栖凤、曰登龙、曰圣泉,是也。下有神女庙。

范成大船录》云:下巫山峡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前滩尤汹怒,十二峰俱在北岸,前后映带,不能足其数。十二峰各有名,俱不甚切。

陆游《入蜀记》:神女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说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

苏辙《巫山赋》:峰连蜀以十二,其九可见,而三不知,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巫峡之名,盖因山以名峡也。蜀人以其在蜀东境,亦谓之东峡云。

历史典故

编辑
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前文王张骏欲通使建康(今江苏南京),取道于成汉武帝李雄,李雄欲使人杀掉前凉使者张淳于巫峡(巫峡又称东峡,因为在蜀地之东),不果。

交通信息

编辑
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坐三峡游轮,可畅游三峡。

在巫山县长江渡船码头乘船,可游览巫峡。

下一篇 镇北将军

上一篇 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