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匈奴中郎将 编辑

古代官制名

护匈奴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官名。东汉置,亦作“使匈奴中郎将”或“匈奴中郎将”。监护匈奴单于,参预司法事务。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向汉朝东汉称臣,东汉始置护匈奴中郎将,由段郴担任,将兵卫护南匈奴,治所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同年又迁往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

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东汉连番重创北匈奴,北匈奴退居伊吾,於除鞬单于到蒲类海请求归降东汉。于是,东汉又在伊吾地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设立护匈奴中郎将,领护北匈奴,“如南单于故事”。 自此,南、北匈奴一并归东汉领护,史称“并恩两护”。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护匈奴中郎将

性质:古代官名

朝代:汉朝东汉

品级:四品

品级

编辑
官名。东汉置,亦作使匈奴中郎将或匈奴中郎将。监护匈奴单于,参预司法事务,员一人,拥节,秩比二千石。设官府,官属不固定,随事而置,主要有副中郎将、副校尉、司马、从事、掾史等。东汉末罢。

三国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复置,仍监护南匈奴事务,多以并州刺史兼任,使持节或假节,四品。晋朝沿置,四品。十六国前秦、后秦亦置。南朝宋以授北统治者沮渠蒙逊。北魏初置,太武帝天兴四年(401)罢,后复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三品。北齐从三品。

职责

编辑
监护匈奴单于,参预司法事务。

下一篇 纪瞻

上一篇 车骑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