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 编辑

汉语词汇

河朔河朔

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见《宋史·地理志》:“河朔幅员二千里,地平夷无险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河朔 

外文名:northern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拼音:hé shuò

注音:ㄏㄜˊ ㄕㄨㄛˋ

基本解释

编辑
1、河朔,汉武帝在此建立城池,名为朔方。位于阴山贺兰山脚下的肥沃黄河草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大草原。

2、河朔,紧靠帝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为帝都周围的主要防御屏障。寓意是“战略要地” 。

3、河朔,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引证解释

编辑
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孔传:“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於河之北。”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袁绍﹞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英父 《思刘改之》:生来不带封侯骨,老去从深活国谋。旦暮风尘起河朔,未容埋没委山丘。

清 李寅《书邺侯传》诗:“但清河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四》:“ 河朔淮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成兵。”

2.见“ 河朔饮 ”。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许 ,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 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朔饮,对此洛阳才。”

下一篇 郄鉴

上一篇 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