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庶 编辑
士庶,汉语词语,拼音是shì shù,意思是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中文名:士庶
拼音:shì shù
释义:士人和普通百姓
注音:ㄕㄧˋ ㄕㄨˋ
2、士族和庶族。
《司马法·天子之义》:“天子之义必纯取灋天地,而观於先圣;士庶之义必奉於父母,而正於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
《宋书·王弘传》:“诸议云士庶缅绝,不相参知,则士人犯法,庶民得不知。若庶民不许不知,何许士人不知。”
唐 白居易《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安禄山陷覆洛京,以伪职淫刑胁劫士庶,公与同官 范阳卢巽潜遁於陆浑山,食木实、饮泉水者二年,讫不为逆命所污。”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我实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畴;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安禄山 陷 洛阳 ,士庶奔迸。”
明·钱谦益《 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记》曰:‘士庶有人善,本诸父母。子之成,其亲也。’”
清 方苞《读》:“学者循诵《易》、《诗》、《书》、《春秋》之文,而虚言其义,有得有失,一如记所称。而《礼》则湮沉残缺,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闾阎士庶,丧祭宾婚,荡然一无所守,而竞於淫侈。”
《宋书·恩幸传论》:“ 周 汉 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 魏 晋 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风闻 东海 王源 ,嫁女与 富阳 满氏 ……窃寻 璋之 ( 满璋之 )姓族,士庶莫辨。”
《南史·王球传》:“时中书舍人 徐爰 有宠於上,上尝命 球 及 殷景仁 与之相知。 球 辞曰:‘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诏。’上改容谢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