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挚 编辑
梅挚(994-1059)字公仪,北宋成都府新繁县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并先后出任蓝田上元知县,苏州通判,开封府判官,陕西都转运使,昭州、滑州、杭州知州,江宁府、河中府知府等地方官,死于河中府任上。
中文名:梅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殿中侍御史
梅挚出任地方官,更能体察百姓疾苦,在滑州时,每年治河工程浩大,原先全都是征调百姓,梅挚来后,便抽调驻守滑州的兵丁代替百姓治河,有次河水大涨,梅挚率领部下日夜督修堤岸,防止了水患。为此,宋仁宗特下启嘉奖他的功劳。
景祐年间,梅挚到昭州作官,他热爱昭州的人情风土,美酒佳果等,写下了《十爱诗》五律十首;他憎恨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横征暴敛、腐化堕落,又写了著名文章《五瘴说》。后来,昭州人民为感谢梅挚为地方革除弊政,为百姓办好事,特建了一座梅公亭,并把《十爱诗》和《五瘴说》刻在石壁上,以表达对梅挚的崇敬与怀念。
嘉祐二年(1057),梅挚到杭州作官,宋仁宗特别赐诗为他送行,诗中勉励梅挚到杭州后,要分担皇帝的忧愁,获取百姓的颂扬。梅挚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便根据此诗第一句"地有湖山美"的意思,在杭州吴山修了一座有美堂。《有美堂记》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文、著名书法家蔡襄书写,并刻石于堂上。梅挚与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荔也有密切的交往。
南宋建炎年间,新繁知县沈居中在东湖之南建三贤堂、绘三贤像纪念乡人梅挚和有功绩于新繁的唐、宋县官李德裕和王益。清代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三贤堂又进行了重修和培修。今三贤堂虽不存,但刻有梅挚《五瘴说》的石碑仍屹立于新繁东湖之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