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田马上闻莺 编辑
《白田马上闻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在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以及羁旅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作品名称:白田马上闻莺
作者:李白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黄鹂啄紫椹⑵,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⑶,白田已缫丝⑷。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⑸。
词句注释
⑴白田:地名,今江苏宝应县有白田渡,当是此处。
⑵黄鹂:鸟名,即黄莺。椹:桑树的果实。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紫色。
⑶蚕(cán)老:相传蚕足于桑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老。
⑷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⑸扪心:手抚胸口,有反省思味之意。
白话译文
黄鸥鸟啄食着柴色的桑椹,五月里鸣叫在桑树枝。走啊走,我已不记得是什么时日,误以为现在还是阳春。桑蚕已老,游子尚未还归,白田这地方已开始缫丝。趋马继续前行,抚胸长叹空自悲叹。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又把三者巧妙串连在一起,上承下启,前呼后应,构成一个严谨有序的艺术整体。就在这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中,诗人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所谓“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言下之意是阳春已过,初夏来临,而自己大业未就,虚掷光阴,空度岁月。
正是桑间黄莺的啼鸣惊醒了诗人,时临收获的季节,应当珍惜年华,不能再作无目的漫游了。但是,驱马向前,扪心自问,前途是如此渺茫,令诗人倍感悲凉,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而表达的情感正是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其中也含有羁旅的愁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名家评价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曲而有直,体深得乐府之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